任心怡
摘 要:理想和現實的矛盾是實實在在存在于大學生群體之中的,但正是這對矛盾的本身卻又反映著事物內部和事物之間對立統一的關系。大學生理想與現實的矛盾體現了矛盾的斗爭性與矛盾的同一性,矛盾雙方既斗爭又吸引,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發展。在解決這些矛盾的過程中,教師要以法律法規為準繩,善于運用內外因分析法,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讓學生真正理解優勝劣汰這一自然界的規律,最終樹立起遠大的理想,去開辟和探索人生新的航程。
關鍵詞:高校;大學生;理想與現實;矛盾;核心價值觀;成長
中圖分類號:G414;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09-0024-01
關于“矛盾”一詞,唯物辯證法指事物內部或事物之間既統一又斗爭的雙方的關系。仔細品味便可發現,就是依法治國的今天,矛盾也是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它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貫穿于一切事物發展的全過程,當舊的矛盾解決了,新的矛盾依舊會產生,事物始終是在矛盾運動中發展的,進而形成了五彩繽紛的社會現實。理想與現實就是這樣一對矛盾,它困擾著當代的大學生。本文主要研究高校大學生理想與現實的矛盾。
一、高校大學生理想與現實的矛盾
大學時代,正是人生風華正茂揚帆起航之際,作為一個書生意氣揮斥方遒的當代年輕人,面對思想觀念兼容并蓄、社會環境復雜多變的社會現實,在實現理想的過程中難免被重重困難種種矛盾所困。那么,面臨這樣的矛盾,我們該何去何從?毋庸諱言,理想和現實的矛盾是實實在在存在于大學生群體之中的。當我們擺脫高考題海戰術,信心滿滿地正準備以優異的成績步入國家高等學府,實現自己夢想時,豐滿的理想遇到的第一個殘酷現實就是因一個選填題的失誤,就必須使自己無條件地退出被某所學校的選擇,或無條件地服從被專業的自愿調配。但是,當我們一旦選擇了某所大學的某個專業后,我們是自暴自棄、消極怠工,還是重整旗鼓,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努力學好所學課程,正確的答案肯定是后者。只要我們不言放棄,通過四年或更長時間的努力學習,我們同樣也會迎來更加燦爛的明天。絕對的斗爭性與有條件的相對的同一性相結合,構成事物的矛盾運動,推動著事物的發展。
在依法治國的今天,華電的大學環境處于法制平安校園。盡管這樣,大學生理想與現實的矛盾是依然存在的,而且是不容否認的。一方面體現了矛盾的斗爭性。每年一批又一批懷著滿腔抱負與遠大理想的大學畢業生走出象牙塔,走向社會,然而等待著這些“高學歷”的大多是嚴峻的就業形勢與競爭壓力。正是因為這種不易,才使我們努力奔跑急速前行,不懈不怠超越自我。在現實的壓力下,這樣的斗爭又何嘗不是一種激勵我們奮進的動力呢?大學生理想與現實的矛盾另一方面體現了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使得矛盾雙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發展。如眾所周知的百度老總李彥宏不正是我們當代大學生學習的很好榜樣嗎?他發揮聰明才智,實現自我價值,通過自主創業,把自己的興趣與職業緊密結合,既做了自己最感興趣、最愿意做和自己認為最值得做也能夠做的事情,也在色彩斑斕的社會舞臺中大顯身手,實現著自己的人生價值。
二、依照法律準繩,運用所學的知識來處理好解決好矛盾
那么,在當今法制社會里,面對過熱的理想與較冷的現實夾縫中生長的大學生該怎么做呢?
首先,要遵紀守法,善于運用內外因分析法。對立統一規律認為,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是由內因決定的,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本源泉。就拿大學生就業難來說,固然有目前經濟下行壓力大、就業的結構性矛盾造成的供求錯位等,但根本的原因還是在學生本人。很多大學畢業生專業知識不夠扎實,實踐能力不強,綜合素質不高,沒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難以勝任更高層次的職位。所以,破解這一矛盾最有力的武器就是苦練“內功”,大學生不僅要善于利用學校的資源環境,從各種渠道吸收知識和方法,還要利用好圖書館和互聯網,培養獨立學習和研究的本領。
其次,要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是唯物辯證法關于矛盾分析的一個重要方法,在研究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辯證關系時,在堅持兩點論的前提下,要堅持重點論。比如,大學生大學期間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其讀書要有幾個目標,應根據不同的目標讀不同的書。如為了拓寬專業知識,必須深入系統閱讀課外專業書籍;為了培養自己的文化底蘊,可以選學中外名著、地理歷史、古代詩詞方面的書籍;為了樹立法治理念,可以學習一些法律方面的書籍;為了培養自己的邏輯思維、應變能力,可以涉獵科幻類雜志、奇幻小說等。
三、結束語
總之,優勝劣汰,這是自然界的規律。不想被淘汰,就必須更盡力地拼搏。現實的殘酷也許正是為了磨煉我們的意志,鍛煉我們的能力。有很多理想在現實中會像希望的肥皂泡那樣一個一個地迸裂變成空想,同樣,也有很多的理想在現實中通過我們的勤奮努力會像燈塔那樣一層一層地建立。在依法治國的今天,大學生理想與現實的矛盾性是絕對存在,但又是相對統一的。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應掌握矛盾分析法,學會用唯物辯證法看問題,樹立遠大理想,把握現實趨勢,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新時代德才兼備的合格人才。
參考文獻:
[1]李利輝.當代大學生人生價值觀的思考[J].遼寧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01).
[2]陳開亮.當代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切入點與路徑淺探[J].溫州醫學院學報,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