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善春
摘 要:從現階段語文朗讀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分析、蘇教版語文朗讀教學的意義、語文朗讀教學在課堂上的實施三方面研究,指出語文朗讀教學應培養學生的語感,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語文;朗讀教學;問題;措施;思考
中圖分類號:G623.23;G42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09-0093-01
語文朗讀教學是以培養學生的興趣為主,一篇優美且易于朗誦的文章,能夠讓學生較為輕松愉悅地感受知識的魅力。因此,掌握好朗讀的技巧與方法,對增強學生的語感是十分重要的。
一、現階段語文朗讀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分析
(1)未引起足夠的重視。一直以來的傳統教育主要是以試卷成績來衡量學生的學習質量,而朗讀教學在應試教育中體現不明顯,因此,不論是教育者還是受教人對于朗讀能力的培養都表現不出多大的耐心,從而教師在課堂上只是以自己念一句學生跟著讀一遍、又或者是學生自行朗讀等簡單形式來進行朗讀訓練,因而難以達到培養學生能力的目的。
(2)教師自身素質不高以及教學經驗和方法的缺乏。現階段,大多數教師在指導學生課文朗讀課文時,過于注重文中的詞句是否準確地讀出來,而未能重視朗讀中的語氣、語調及文中話語所表達情感等方面的準確把握,因而沒有對此進行專項輔導,從而導致學生的朗讀能力停滯不前。同時,少數教師由于自身素質不佳、語言表達能力不強、朗讀訓練能力有限造成朗讀教學難以開展。
(3)缺乏朗讀環境。因為朗讀教學在學校并未受到足夠重視,學校的朗讀學習環境與氛圍并不好。
二、蘇教版語文朗讀教學的意義
(1)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規范語言運用。語文朗讀是提高學生語言能力的一種方法,也是推廣普通話的一種形式。對于大多數地方來說,平時交流很少說普通話,一般都是以口語、方言居多,特別是蘇版教材適用區和普通話差別很大,語言、語調等有很大區別,因而朗讀教學的意義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
(2)有利于培養學生發散思維,感受美的能力。在實際教學中,對教材的選擇是十分重要的,一般用詞豐富且句子優美的文章更能讓學生容易接受,使學生朗讀起來比較順口,同時在朗讀過程中能更準確地領悟到作者的所思所感。因此,語文朗讀教學不僅僅停留在簡單的知識傳授上面,更應該培養學生感受、體驗美的能力。
三、語文朗讀教學在課堂上的實施
(1)增加學生朗讀時間,保證對文章的理解。朗讀不是簡單地將文章讀出來,也不是像復讀機那樣將文字復讀出來,因為這樣的朗讀不僅學生自身感到無趣,聽者也覺得毫無意義。真正的朗讀不僅需要學生理解文章、體會其中所含情感,還需要學生利用足夠的時間將文章吃透,深入領會作者所表達的中心內涵,從而在朗讀課文中和作者共鳴。同時,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可正確運用語言并且帶有情感的朗誦文章。
(2)不一樣的理解,不一樣的朗讀。在小學階段,由于學生年齡小,學習能力有限,加上他們之間的個體差異,導致在對文章的理解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同時,由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朗讀方式,因而在教學中教師不能用統一的標準來衡量學生的課文朗讀情況,應該給予他們正確的引導,鼓勵他們發揮個性,按照自身的理解進行朗讀,以調動他們的朗讀興趣,從而提高他們的朗讀能力。
(3)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通過運用圖片、音頻、視頻等多手段輔助教學,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朗讀視野,更能提高他們的朗讀能力。而教師通過播放名家朗讀文章音頻以及通過播放相關的視頻,可以提高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從簡單的模仿到創新朗讀,從而使學生釋放自己,提高閱讀、朗誦能力。
(4)教學具體表現形式。1)文章朗讀比賽的設置。朗讀比賽的設置是一個有效提高學生朗讀興趣與能力的方法之一。教師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選取合適文章,將課堂分成不同小組進行朗讀比賽,并且根據學生的表現進行獎勵與表揚,既達到了教學要求,又能豐富課堂教學內容。2)分角色朗讀。教師通過創造合適的情景模式,讓學生演繹文章中的不同角色開展朗讀,通過這樣的一種情景再現的方式進行朗讀,既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記憶,又提高了他們的朗讀能力。3)獨立的朗讀時間。要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就應該在教師不干預的前提下給予學生單獨的閱讀、朗誦、思考時間,讓學生可以利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鍛煉學生的獨立閱讀與朗讀的能力。4)朗讀環境的創立。好的學習環境與氛圍有助于學生學習的提高,這就需要學校、家長、教師以及學生共同建立一個朗讀環境。如學校可以通過開展各種朗讀比賽以及朗讀角的設立創造良好的校園朗讀文化,家長平時和孩子交流運用普通話鍛煉他們的語言能力,教師通過課堂以及課后傳授學生正確的朗讀方法等,都可以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逐步提高朗讀能力,進而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要求之下,教師只有通過不斷地改善朗讀教學方式,加強學生平時朗讀技巧的培養,才能提高學生朗讀能力和綜合素質。同時,教師應該緊跟課改要求,平時多注意豐富自身知識儲備以及轉變傳統觀念,在語文教學中運用多種方法與手段引導學生進行朗讀訓練,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積蓄足夠的力量去應對步入社會后的各種困難和挑戰,從而可以更好地實現自己的社會價值。
參考文獻:
[1]臧艷紅.提高小學語文朗讀教學效果的方法[J].江西教育,2015(12).
[2]黃健.讓感情朗讀走出誤區[J].教書育人,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