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商業大學經濟學院 天津 300000)
?
我國自主品牌汽車對外直接投資風險SWOT分析
——以吉利汽車為例
白步宇
(天津商業大學經濟學院天津300000)
我國汽車產業歷經半個多世紀的發展,經歷初創階段、合資模式主導的發展時期、自主品牌涌現及競爭發展時期、產業相對成熟及對外投資起步階段四個階段之后,中國汽車工業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09、2010年連續兩年產銷量世界第一,中國已然成為世界汽車生產大國和汽車消費大國。但與國際汽車巨頭相比,在長度、深度和寬度上還是有著巨大的鴻溝。隨著國際汽車巨頭不斷滲透中國汽車市場,國內市場競爭如火如荼;潛在的國內市場雖然給了自主品牌汽車巨大的空間發展,但市場份額的瓶頸最終會成為我國自主品牌汽車發展道路上的一道坎。我國自主品牌汽車想要謀取長遠的發展;就只能響應“走出去”戰略,在國際市場上摸爬滾打,尋求新的增長點。
自主品牌;SWOT分析;風險分析
我國政府積極推動“走出去”政策,鼓勵中國企業進入國際市場。目前,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全球經濟低迷、資產貶值、人民幣強勢國家化的大背景下,以吉利為代表的中國自主品牌汽車企業正積極開拓國際市場。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1997年進入汽車行業,2015年吉利控股集團總營業收入228.86億元。連續五年進入世界500強,連續十二年進入中國企業500強,連續九年進入中國汽車行業十強,是國家“創新型企業”和“國家汽車整車出口基地企業”。
吉利汽車近年來,響應國家“走出去”發展戰略,2006年10月控股英國錳銅,2009年3月全資收購全球第二大的澳大利亞自動變速器公司和對沃爾沃的收購,以及發展戰略方面的調整,使得吉利汽車在國內外市場上都取得了一致的好評,同時在汽車的性能、外觀方面立下了好口碑。
目前吉利汽車正逐步實施深化轉型戰略,計劃在不久的將來完成從國際化戰略向全球化戰略轉型,以實現“讓世界充滿吉利”的美好愿景。
2013年,吉利汽車將現有的俄羅斯、烏克蘭、伊拉克和沙特四大重點市場升級為七大市場,積極對埃及、伊朗、阿爾及利亞等市場進行一系列的開發深度,占據一定市場份額。接下來,吉利汽車仍將繼續加快海外市場深入的步驟,借著收購沃爾沃帶來的品牌效應和技術改革效應,盡快實現產品當地化和全球化戰略。
(一)吉利汽車的自身優勢(Strengths)分析
1.國家政策支持。我國實行“走出去”戰略,鼓勵汽車生產企業引進國外先進的技術和經驗,同時給予財政支持,國家在進行外交的同時也不斷為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牽線搭橋,盡可能把中國汽車的特色介紹出去,這就為中國汽車生產企業進一步與國外較為先進的汽車生產企業聯系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2.并購沃爾沃的品牌效應。被譽為“蛇吞象”的吉利汽車并購沃爾沃已然成為事實,但并購背后的艱難是巨大的;如今吉利汽車借著收購沃爾沃帶來的品牌效應和技術溢出效應,快速提升了品牌影響力;以引進高端國際化人才來實現技術與管理的突破,過渡到系統地學習國際成熟汽車企業的體系化運作能力,幫助吉利汽車在技術研發、品牌建設、質量管理、生產管理、供應商控制與售后服務等一整套體系上實現提升。
(二)吉利汽車的自身劣勢(Weaknesses)分析
1.太過于依賴政策支持、規模不經濟。我國實行“走出去”戰略已有數年,吉利并購沃爾沃之所以能夠成功是依賴國家政策扶持,而目前吉利汽車還未形成規模經濟效益,這樣無形中難以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和生產效應的最大化。
2.國際競爭力方面弱。現如今世界各大汽車大頭都在強調高品質、高舒適度、節能省油這三大指標,而吉利汽車在這方面做的不足,如若不及時調整將汽車產品的各大指標搞上去,吉利汽車定將失去原有的市場份額,而并購帶來的品牌效應和溢出效應也將不復存在。
(三)吉利汽車的外部機遇(Opportunities)分析
1.世界汽車格局“大洗牌”。世界范圍內金融危機爆發,現如今進入了后危機時代,2013年12月美國汽車城底特律破產;這對我國自主品牌汽車意味著出現了契機,可能會有更多的較為成熟的技術和管理經驗流入我國,這對我國自主品牌汽車是機遇與挑戰并存的雙刃劍,作為我國自主品牌汽車,想要永遠屹立于世界之林,就要不斷學習吸收再創新,要能夠與時俱進。
2.廣袤的市場前景。吉利現在所面臨的不僅僅是中國市場,還有俄羅斯、烏克蘭、伊拉克和沙特等北非、中亞、東歐市場,而當地的汽車市場還處于萌芽階段,市場大多還處于空白階段;吉利可以迅速產品本地化占領市場。
近年來,我國制造業得到了眾多國際大品牌的青睞,重要原因是物美價廉的原拆料和低價勞動力優勢,吉利汽車借著這股東風也得到了迅猛的發展,管理和技術也逐步走向了成熟,產品品種日漸多樣,這樣,吉利汽車才得以走出國門。但與眾多汽車大頭還有很大的差距,產品的各項優化指標還不夠好,難以滿足不發達國家國民的多樣化的需求。所以吉利汽車未來的路還是任重而道遠。
(一)品牌建設,進而形成品牌效應
冰凍一尺非一日之寒,品牌建設就跟企業文化一樣,是逐步形成的。這需要長期的技術研發投入、加強產品本地化的程度、產品品質的提升,繼而獲得消費者的信任,在消費者心目中獲得好評,這也是企業對消費者的品質保證,所以我國自主品牌汽車更應該關注如何提升品牌品質,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二)繼續加強技術研發,培養核心競爭力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先進的管理經驗和管理技術并不能一味的通過并購、市場換技術等方式來獲得。汽車產品的設計研發是一個汽車企業的靈魂,我國自主品牌汽車想要“走出國門”逐步國際化,就必然加強產品技術研發,加大技術研發投入,但我國自主品牌汽車起步晚,目前還自主品牌的產品還處于低端產品領域的競爭,而有些品牌一直比較之中技術的研發,如長城、奇瑞等還是建立了一些品牌效應,其產品的品質、舒適度、節能環保等方面也獲得市場的認可。
(三)積極尋求國際市場合作,逐步實現國際化戰略
目前我國自主品牌汽車在國際市場上還是單槍匹馬打天下,未來想要逐步融入到國際市場,當下在自身謀求發展的同時,還需要通過與一部分國際汽車大頭建立戰略聯盟,進而可以實現資源、市場、信息的共享,獲得資金、技術的支持,可以先低后高的階段性、循序漸進的發展。同時吸收先進人才開發自主新品牌,結合國際品牌的銷售渠道,不斷發展壯大。
[1]陳江.我國汽車企業對外直接投資與技術創新—奇瑞成功案例分析[J].銅陵學院學報,2009(6):50-52.
[2]薛求知,宋麗麗.中國汽車制造企業國際化的現狀、問題與路徑選擇研究[J].江淮論壇,2007(4):31-37.
[3]王今,劉斌.對中國汽車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的思考.汽車工業研究,2009(2):9-13.
白步宇(1988.06-),男,碩士研究生,天津商業大學,經濟學院,跨國公司與國際直接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