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李承明
創新財政管理 服務發展大局
文/本刊記者 李承明
“十二五”時期,是漢中財政收支增幅大、民生投入多、保障能力強、公共財政特色彰顯的五年,財政工作以服務漢中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為中心,大力實施科學化、精細化管理和“兩基”建設,財政工作實現了新跨越,財政改革邁上了新臺階。
“十二五”期間,漢中全市財政總收入累計完成415.36億元,是“十一五”的2.6倍,由2010年的45.2億元增加到2015年的100.2億元,年均增幅達17.3%。其中:地方財政收入累計完成175.02億元,是“十一五”的2.77倍,由2010年的18.62億元增加到2015年的44.66億元,年均增幅達19.1%。
“十二五”期間,全市財政支出累計完成1,062.13億元,是“十一五”的2.64倍,由2010年的126.8億元增加到2015年的258.6億元,年均增幅達15.3%。
“十二五”期間,累計爭取均衡性轉移支付補助199.5億元,爭取中省專項補助432.3億元,爭取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補助39.5億元,爭取新增政府債券資金23.1億元,分別是“十一五”的2.7倍、2.5倍、2.6倍和5.5倍。

漢中市“十二五”財政支出情況圖
漢中將財源建設目標和政策措施細化到縣區、主要納稅行業、重點工業園區;五年間共爭取和籌措生產建設類資金192.5億元,爭取中省新增和置換債券資金68.4億元,有力地支持了重點基礎設施建設;市縣財政累計安排專項資金16.6億元,重點支持了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裝備制造等優勢產業發展;認真落實稅費優惠政策,五年來累計為全市納稅戶減免稅費50億元,支持了實體經濟做大做強。
“十二五”期間,漢中全市民生支出累計達870.6億元,是“十一五”的3.6倍,年均增幅達23.15%,其中教育科學文化支出累計達247.6億元,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累計達104.9億元,醫療衛生和計劃生育支出累計達116.5億元,農林水支出累計達153.4億元。城鄉義務教育階段免費教育、城鎮職工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實現全覆蓋,農業基礎設施和農村生產生活條件不斷改善,保障性住房和移民搬遷安置點建設步伐進一步加快,有力推動了民生福祉的持續增進。

漢中市“十二五”爭取中省財政補助情況圖
一是深化預算編制改革。漢中完整編制了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和社會保險基金預算,穩步推進零基預算、專項資金項目庫和績效評價管理,市縣兩級政府預決算、部門預決算和“三公經費”全部公開。二是全面推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財政資金撥付效率、執行進度和安全監管得到有效加強,市縣本級預算單位已全部實施公務卡改革。三是加強預算執行工作。積極盤活存量資金,加快財政支出進度,確保了市委、市政府各項決策部署得到及時落實。四是電子化政府采購、惠民補貼資金“一卡通”以及財政運行質量、財政資金使用效益、財政工作信息化、財政制度建設都有了明顯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