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蕓
摘要:經濟的發展,社會環境的改變等內外部因素,致使財政審計監督工作被賦予了更多的社會經濟責任。加強財政審計監督的落實,一方面對財政預算及資金使用有不可或缺的監督作用,另一方面也能加強新時期的廉政建設,將權利限制在牢籠中。因此,政府要結合目前的內外部環境,逐漸幫助我國的財政審計監督工作走向現代化、法制化和制度化。
關鍵詞:財政 審計監督 對策
科學合理的財政審計監督不僅對政府政策的落實,改革發展的進步,法治社會的進程等有巨大的助推力,還通過規范化的制度嚴格限制了權利的蔓延、堵塞了管理層面上的漏洞。故而,與時俱進地加大審計監督力度,擴大審計監督的范圍對新時期的反腐倡廉、經濟建設等層面都有無可替代的基礎作用。當前,國家新出臺了宏觀經濟政策,要求確保經濟穩定增長,創新財政支出方式,整合財政支出結構等,這更要求財政審計監督工作要立足當前、有針對性地改進,確保我國經濟在新的一年保持穩定并持續健康發展。
一、新時期財政審計監督工作的現狀及問題
在互聯網+的審計監督環境下,全樣本數據也隨之出現,財政審計監督面臨著完全不同于過去的形式和環境。雖然審計監督工作在逐漸的改進中,但目前仍存在一些問題。
首先,關于財政審計監督工作的有些法律法規還不夠完善。例如,關于財政審計的準則和標準、財政審計人員的責任以及財政審計的風險防范這些方面,相關法律都沒有做出正式規定。還有一些法律法規過于陳舊,無法適應大數據時代的具體需求。更有一些法律法規不夠嚴密謹慎,給財政審計監督工作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煩;第二,現行的財政審計監督工作手段落后,大多仍采用傳統的簡單的手工方式,只采用低效的事后審計,運用科學的大數據查賬方法卻少之又少;第三,自動監督與自主監督的落實情況也有所欠缺,參與財政審計監督也未達到預期的效果,甚至更有違法違紀的問題發生;第四,在實際工作中,有的財政審計監督人員能力不足,專業知識匱乏,對財政審計工作的的專業知識了解匱乏。有的甚至利用裙帶關系,對于個別單位的財政進行有意庇護。這一系列的問題都亟待得到改善和解決。
二、新時期完善財政審計監督工作的五點對策
(一)推動財政審計監督工作的制度化
政府需將財政審計監督工作以制度化的形式嚴格落實下來。尤其要關注預算編報情況、預算執行情況、財政投資項目、財政專項資金、財政存量資金管理情況。加強對財政資金的政策性、效益性審計,揭示財政資金分配不符合政策規定、財政管理不到位等問題。具體要做到:一,健全財政審計監督工作的相關法律法規。明確財政審計監督的職責和權限,加大法律法規的處罰和執行力度。二要完善財政審計監督機制。通過提升績效理念,構建科學規范的財政審計監督機制,來更加鞏固財政審計監督機制的預警、監控、糾察、制裁和反饋職能的實現。
(二)強化財政審計監督工作的互聯網觀念
互聯網+時代,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已經作為規范性的政策得到了政府的廣泛提倡和大力推廣。尤其是作為國家治理基石的審計工作,更要具備互聯網觀念及大數據方式。審計工作的網絡化和統一化,首先能夠確保數據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傳統的審計管理中工作單位缺乏完善的數據錄入和保存系統,故而獲取的數據在真實性方面有所欠缺。另外,網絡化的審計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貪污浪費的可能性。因為有些審計項目的資金量大,數據多,如果利用傳統的財政審計工作統計,則可能會出現相關人員侵吞財務等貪污現象。
(三)充分利用大數據推進計算機審計工作
在大數據的環境下,首先我們要建立健全審計數據系統,將所有的數據納入統一規范的管理中,這樣就從形式上防止了數據被篡改等問題,確保了數據的真實有效性。另外,對于不正確、不可靠的數據要大力摒除,對于系統存在的漏洞要及時修復。其次,要財政審計計算機監督的控制范圍,這樣可以更加及時的發現財政審計監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監督人員的工作效率也能利用計算機得到跨越性地提升。
(四)優化并完善財政審計監督指標體系
財政審計監督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指標體系的可靠性。審計部門不僅履行著最簡單的監督權,還對財政監督、稅務監督等其他經濟監督負有再監督的權利。通過嚴密的監督體系,保證各地乃至全國的有效運行。因此作為最后一道經濟把關門,審計監督必須完善其指標體系。將審計對象的時間、范圍、內容等具體資料以嚴格的指標形式記載,更加突出過程監督和流程控制。
(五)重視對審計監督隊伍的引進及培養
財政審計監督的事先預防和事后管理作用,需要通過政策監督員及審計監督隊伍的工作實現。第一,完善對監督人員的引進。對財政審計監督人員的引進一定要采取公正、公平的方法。采取提高薪酬的方法,加強財政審計監督崗位對專業人員的吸引,使監督崗位有更多高素質高水平的隊伍組建。第二,提高審計監督人員的素質。通過積極的培訓機制和學習系統,幫助財政審計人員形成長效學習機制,從而提高其互聯網觀念和大數據審計方式。
三、結束語
審計監督工作關乎我國經濟發展的效率,與人們群眾的切身利益休戚相關。在互聯網+蓬勃發展的大環境下,我國的經濟政策也發生了轉變,審計監督工作面臨著諸多限制。因此我國的審計部門要具備互聯網思維,構建網絡化的審計系統,提高每位員工的審計監督素養,才能保證財政資金安全及經濟活動健康運行,從而使得財政審計監督工作真正做到法制化和規范化。
參考文獻:
[1]顧小岳.完善我國國家審計監督的法律思考[D].蘭州大學,2014
[2]韓冰.審計權力運行監控機制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4
[3]張韻.政府問責制建設中的經濟責任審計問題探討[D].江西財經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