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素軍,李宇陽,駱侃佼,楊海玲,劉文靜
(1.杭州師范大學醫學院,浙江 杭州 310036;2.浙江省衛生監督所,浙江 杭州 310009)
浙江省14家縣級衛生監督機構2007-2012年衛生監督隊伍建設情況研究
朱素軍1,李宇陽1,駱侃佼2,楊海玲2,劉文靜1
(1.杭州師范大學醫學院,浙江 杭州 310036;2.浙江省衛生監督所,浙江 杭州 310009)
[目的]了解浙江省縣級衛生監督機構2007-2012年隊伍建設情況。[方法]隨機抽取浙江省14家縣級地區衛生監督機構進行基線調查,采用描述性分析對資料進行統計學分析。[結果]2012年浙江省14家縣級衛生機構監督費總額為6520.12萬元,比2007年(3179.6萬元)增長92.51%;2012年樣本地區衛生監督機構共有編制408人,機構在崗人數390人,派出機構48個,派出人數192人,衛生監督員共519人,衛生監督員數為0.74名/萬人口;年齡以40~59歲為主(51.0%),20~29歲、30~39歲、50~59歲分別占17.2%、31.4%、19.1%。本科及以上學歷占55.9%、專科學歷占30.4%;高級、中級、初級職稱分別占3.1%、30.1%、16.7%;醫學專業、法律專業及其它專業分別占50.2%、20.6%、26.7%。[結論]浙江省14家縣級衛生監督機構經費總額投入有所增長、衛生監督隊伍建設初具規模;但仍存在著隊伍年齡偏大、結構不合理、培訓內容不能滿足工作需要及人員流失等一系列問題。
縣級衛生監督機構;衛生監督;隊伍建設
衛生監督是政府管理衛生事物的重要形式之一,在保障人民健康、維護社會穩定和促進國民經濟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2003年以來,國家總結非典防治經驗,提出了加強包括衛生監督在內的三大體系建設的目標和要求[1]。衛生監督隊伍的整體素質是影響衛生監督綜合執法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水平、高素質的衛生監督人才是衛生監督隊伍的核心[2]。為了解浙江省區縣級衛生監督隊伍建設整體水平,發現存在的問題及相關影響因素,完善縣級衛生監督隊伍的建設工作,現對浙江省14家縣級衛生監督機構隊伍建設情況進行調查。
1.1 對象與方法
采取系統抽樣的方法隨機抽取浙江省14家縣級衛生監督機構為調查對象,通過現有文獻及常規記錄如統計年鑒、統計公報等收集樣本地區地域環境、經濟情況等;依托衛生部衛生監督局《衛生監督效能評價研究》課題,以衛生監督機構人力情況調查表為主體,由浙江省衛生局衛生監督所提供衛生監督相關問卷信息。
1.2 調查內容
本研究主要內容包括:①衛生監督機構經費投入、機構性質、人員編制及管理性質;②衛生監督派出及人員情況;③2012年年底機構在崗人員基本情況;④機構人員科室分布情況;⑤2007-2012機構職工變(流)動情況;⑥2007-2012年衛生監督機構培訓情況等。
1.3 分析方法
用Epidta軟件包進行調查表及數據的錄入,數據匯總后使用SPSS 19.0進行相關數據處理與分析。
2.1 衛生監督事業費及單位性質
從相關統計年鑒及報表可知,政府對衛生監督事業的投入增加額度較顯著。2012年樣本地區衛生監督費總額為6520.12萬元,比2007年(3179.6萬元)增長105.06%,增長了2.05倍;但從各地區政府投入的衛生監督事業費占衛生事業費比重來看,2012年,樣本地區衛生監督事業費占衛生事業費平均比重為3.92%,該比重值比2007年(5.13%)降低了23.59%,降低了1.30倍。以上數據提示,雖然2012年比2007年衛生監督費的投入在不斷的增高,但衛生監督費占衛生事業費的比重卻在下降。樣本地區衛生監督機構中大部分衛生機構為全額事業單位,人員參照公務員管理。只有少數按事業單位或公務員單位進行管理。
2.2 人員編制情況
樣本地區14家衛生監督機構所在地土地面積17402.2km2常住人口共690.94萬人,樣本地區中,2012年各縣級衛生監督機構共有編制人員數408人,機構在崗人數390人,派出機構48個,派出人數192人,衛生監督員總數為519人。根據2006年我國衛生監督體系建設與發展課題組提出的省、市、區縣級衛生監督衛生監督員配置參考標準[3],計算得出樣本地區衛生監督員標準配置人數應為470-660人,樣本機構實際衛生監督員總數符合配置參考標準人數[3],但從地區來看,仍有7個地區衛生監督員人數低于配置標準人數。
2.3 2012年衛生監督人員基本情況
對樣本地區14家縣級衛生監督機構進行調查,了解和掌握其衛生監督隊伍人員的年齡、性別、職稱、學歷分布對于構建全方位、結構合理、內部協調的衛生監督隊伍至關最重要。樣本地區2012年衛生監督人員分布年齡、職稱情況見表1,學歷及所學專業分布見表2。

表1 樣本地區2012年衛生監督人員年齡、職稱情況

表2 樣本地區2012年衛生監督人員學歷、所學專業情況
2.4 職稱情況
衛生監督人員職稱構成情況中,有25人無相關記錄,高級職稱共有13人,占3.1%;中級職稱有123人,占30.1%;初級職稱有68人,占16.7%;士級職稱的有12人,占2.9%;其他無職稱共167人,占40.9%,見表1。
2.5 人員變(流)動情況
人員變動是反映員工對衛生監督事業或機構管理滿意度衡量指標之一。其中2007-2012年調查地區衛生監督機構人員流動總人次為166人次,其中調進人員為73人,調往其他機構的為77人,其他(出國/離退休/死亡)16人。在人員調動與學歷構成中,研究生學歷層面:調進人員為2人(2.7%),調出為2人(2.6%);大學本科層面:調進人員為58人(79.5%);調往其他機構的為57人(74%),見表3。

表3 樣本地區2007-2012年人員變(流)動學歷情況
在人員流動與職稱構成中,高級職稱方面:調入人數為0人,調出或其他方向的有6人;中級職稱層面:調入人員9人,調出或其他為31人;初級職稱層面:調入人員為9人,調出或其他有24人,士級職稱層面:調入人員有2人,調出人員有1人,見表4。

表4 樣本地區2007-2012年人員變(流)動職稱情況
2.6 人員培訓情況
2012年,各監督機構開展監督隊伍內部培訓班次數共149次,參加培訓2084人次,對下級督導次數150次(因數據缺失,不包含寧波市寧海縣和溫州市甌海區數據)。與2007年相比,監督隊伍內部舉辦培訓班次數增長96.05%,參加培訓增加819人次,對下級督導次數增長68.54%(杭州市下城區數據未上報,故未列入計算),見表5。

表5 樣本地區2007-2012年衛生監督人員培訓情況表
3.1 衛生監督隊伍年齡結構偏大,編制問題突出
調查樣本地區衛生監督機構人員年齡偏大,結構不合理。雖然機構職工年齡以青壯年為主(20~40歲占48.6%),但40~50歲年齡段職工占總人數的31.9%,50歲以上年齡段職工高達19.5%。職工年齡分布“青黃不接”問題突出。本次抽樣調查樣本地區衛生監督人員總數為519人,從地區層面上講,實際衛生監督員總數符合2006年我國衛生監督體系建設與發展課題組的研究結果,但與衛生部監督體系實施意見中每萬人配備1.5名衛生監督員的要求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4];調查地區總人口為690.94萬人,平均每萬人配備0.74名衛生監督人員,與國家標準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此外,衛生監督人員實際總人數為519人,而編制人數只有408人,很多機構反映因編制問題導致職工內部不穩定加大,加之工作繁忙,重要技術人才不斷流失,適當增加編制對于機構的穩定和進一步發展至關重要[5]。因此,在區縣級衛生監督機構進一步發展過程中,一方面要加強機構人員年齡的優化,吸引年輕型人才,做好機構招聘的準入、培訓和管理工作[6];另一方面要根據衛生機構所在地經濟及社會發展水平,適當靈活的調整其編制數量。
3.2 衛生監督人員高學歷、高職稱人才較少
本次調查地區機構衛生監督人員醫學專業、法律專業、其他專業背景的人員分別為50.2%、20.6%、26.7%,衛生監督人員專業背景多樣化且較為均衡,為機構衛生監督職能的有序開展提供了支持。在衛生監督機構人員學歷及職稱方面,14家衛生監督機構人員中大專及以上學歷占86.6%,與衛生部要求的衛生監督員全部要是大專及以上學歷仍存在著一定差距[7]。目前全市區衛生監督人員學歷仍以大專和本科為主,研究生學歷僅占2.7%(2/408);職稱方面中級職稱占30.1%,而高級職稱人員(正高級職稱和副高級職稱)僅占3.1%,高學歷、高職稱人才急缺。衛生監督工作繁重、責任重大,衛生監督員的高素質是實施強有力衛生監督執法的關鍵環節,不僅要求衛生監督人員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同時還要求他們必須掌握行政管理知識和法律知識[8]。
3.3 培訓內容過于陳舊
本研究發現,機構開展的培訓次數較多,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衛生監督人員的執法能力。但長期以來培訓的師資缺乏、培訓的形式單一、培訓的效果缺乏考評等一系列問題使機構培訓未發揮到其應有的作用[9,10]。因此,在人員培訓方面要著重解決師資缺乏及培訓內容更新慢的問題,使培訓內容更貼近衛生監督人員的日常工作,增強機構的衛生監督執法能力。
3.4 工作壓力大,人才流失現象突出
本研究發現,衛生監督人員承擔監督工作較重,工作壓力較大。機構編制有限,切實履行日常衛生監督工作的人員較少,工作任務十分繁重,很多人員表示工作壓力過大以至于產生換行業的想法。與此現象相對應,衛生監督機構人才,特別是高素質、高職稱人才流失現象嚴重。從學歷層面來講,研究生學歷人才在2007-2012年調入2人,調出2人,人才保留率為0;從職稱層面來講,高級職稱人才調入衛生監督機構的人數為0人,調往其他機構的為4人,其他原因離職(出國/退休/死亡)的2人,高素質人才流失現狀令人擔憂。
引進高素質人員短期內無法解決其編制問題,機構參照公務員管理致使員工待遇過低,外在橫向對比差異過大導致工作滿意度進一步降低。人才流失現象的凸顯是編制過少、工作壓力過大、待遇相對不足等各方面綜合原因造成的結果。因此,在衛生監督機構隊伍建設過程中,要進一步做好員工工作壓力的疏導與待遇的合理調整。一方面增強衛生監督人員的職業歸屬感和工作滿意度[6];另一方面也要做好高素質人才的引進、培訓、開發及管理工作,為衛生監督職能的進一步開展提供人力及技術保障。
[1] 郝 模,陳 剛,孫 梅,等.我國衛生監督體系三年建設情況評價課題概述[J].中國衛生監督雜志,2008,(6):406-409.
[2] 于建新,韋光武,王 斌.崇左市在職衛生監督員現狀調查[J].職業與健康,2008,24(15):1581-1584.
[3] 陳 剛,陳 文,孫 梅,等.《我國衛生監督體系建設與發展研究》研究結果簡介[J].中國衛生監督雜志,2007,(2):149-153.
[4]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衛生部關于印發《關于衛生監督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的通知[J].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公報,2006,(7):53-54.
[5] 劉 蕊,賈宏亮,陳 剛,等.9省77縣衛生監督機構人力資源配置現況研究[J].中國衛生監督雜志,2008,(3):171-173.
[6] 趙同剛.加強衛生監督執法 規范執法行為 努力做好衛生監督稽查工作—2006年在全國衛生監督稽查工作會議上的講話[J].中國衛生監督雜志,2007,(2):84-87.
[7]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衛生部關于印發《關于衛生監督體制改革實施的若干意見》和《關于疾病預防控制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的通知[EB/OL].(2014-10-27).http://www.gov.cn/gzdt/2006-06/28/content_321693.htm.
[8] 劉 亞.縣級衛生監督機構建設評價指標體系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09.
[9] 邱鳳清,袁兆康,方 曉,等.江西省縣級衛生監督機構衛生人力資源建設效果的調查分析[J].南昌大學學報(醫學版),2011,(8):15-20.
[10] 詹曉波.縣級衛生監督機構面臨的問題及其對策[J].中國衛生監督雜志,2011,(3):288-291.
(本文編輯:鄒 鈺)
Study on health supervision team construction in 14 health supervision institutions in Zhejiang province from 2007 to 2012
ZHU Su-jun1,LI Yu-yang1,LUO Kan-jiao2,YANG Hai-ling2,LIU Wen-jing1
(1.MedicineSchoolofHangzhouNormalUniversity,HangzhouZhejiang310036,China2.ZhejiangHealthSupervisionInstitution,HangzhouZhejiang310009,China)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team construction of health supervision institutions at the county level in Zhejiang province from 2007 to 2012.Methods Random drawing baseline surveyed 14 health supervision institutions at the county level,statistical analyzed the data by descriptive analysis.Results The total amount of supervision fee was 6.52012 million yuan RMB in 14 county(district)health institutions,92.51% higher than in 2007(3.1796 million yuan).The total authorized strength was 408 in the sample district,390 staffs were on duty,sending agency was 48 and sending staffs were 192.The total health supervisors were 519,0.74/10000 population.Mainly age was from 40 to 59 years old,20~29,30~39,50~59 yeas old were up 17.2%,31.4%,19.1% respectively.Bachelor degree or above accounted for 55.9%.Junior college degree was 30.4%.Senior,middle and primary title of professional was 3.1%、30.1%、16.7% respectively.Medical,law and other major was 50.2%,20.6%,26.7%.Conclusions The total funds invested had been increased in 14 district health supervision institutions in Zhejiang province.But it still has problem like the staffs’ age is older,unreasonable structure,the training content can’t meet the needs of the work and personnel loss.
health supervision organizations at county level,health supervision,team construction
2016-02-03
10.3969/j.issn.1003-2800.2016.04.002
國家衛生與計劃生育委員會衛生監督局課題《衛生監督效能評價研究》子課題“衛生監督效能外部反應性評價研究”
朱素軍(1989-),女,河南鄢陵人,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衛生事業管理、健康管理方面的研究。
李宇陽(1966-),女,浙江杭州人,碩士研究生,副教授,主要從事政策與管理、衛生監督與食品安全方面的研究。
R192;R194
A
1003-2800(2016)04-019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