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連杰
網絡視頻的發展相對于互聯網發展是非常緩慢的,直到2005年突然進入了一個飛速發展的階段。在視頻網站的用戶規模和影響范圍不斷擴大的同時,不良內容的傳播帶來的負面影響也在持續擴大,這些不良內容主要涉及暴力、侵權、與色情這三個方面。為了阻止上述不良內容的傳播,我國各相關部門采取了許多措施,頒布了許多法規,例如:“2007年我國信息與產業部聯合國家廣播電視電影總局發布的《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管理規定》” 等等。這些措施起到了一定的管制效果,但網絡視頻中依然存在許多不良內容,故對我國視頻網站內容管制問題進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一、 我國網絡視頻的發展現狀
自二零零八年以來,我國視頻網站用戶的規模一直呈增長趨勢,截至二零一四年十二月,網絡視頻用戶規模達43300萬人次,網絡視頻的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同時也須看到,網絡視頻中也混雜了許多不良內容,這些不適宜公開傳播的的內容主要涉及色情,暴力,及侵犯版權的內容。傳播色情視頻是一些視頻網站為提高點擊率的手段,例如,2012年,臺灣李宗瑞案的迷奸視頻被上傳到網上,并被大量點擊;被禁播的情色電影《五十度灰》,也被上傳至許多視頻網站上,并被大量點擊下載。暴力視頻在視頻網站上也是隨處可見,如:“實拍昆明砍人事件視頻”、“上海踩踏事件視頻”、“廈門女生圍毆事件”等。有心理學專家提出:暴力視頻會引起觀看者對社會的不安全感,這其中對未成人的影響尤為顯著,并且可能引起青少年對暴力行為的效仿,帶來各類社會問題及心理問題。
視頻網站內容所涉及的侵權問題大多為:侵犯隱私權、肖像權以及版權。這其中關于版權的糾紛最多。
二、 中國視頻網站內容監管分析
互聯網貫穿著社會發展的每個角落,它的出現提高了信息傳播的速度,提高了傳播效率,所以,合理控制互聯網信息的傳播是國家發展社會經濟的必要任務。
(一)管制機構
目前,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有二十一個監管部門參與互聯網行業的監管。目前,我國參與互聯網監管的部門較多。其中,直接參與管制的機構有: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和對外宣傳辦公室,其他機構在自身的職能范圍內參與互聯網內容監管工作。而在網絡視頻內容的監管方面,廣播電視總局是最主要的監管部門,其他部門如: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安全部、文化部等機構也在一定程度上的參與其中。同時,我國民間設立了也各種行業組織,這些行業組織在視頻網站內容監管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如:中國互聯網協會以及各省市的互聯網協會,中國網絡視頻反盜版聯盟等等。
(二)管制手段
1.行政手段
目前,網絡視頻內容的監管主要涉及公安部、工信部、文化部、信息產業部、新聞出版總署、廣播電視電影總局等機構。行政監管手段,主要的監管方式為:相關行政部門對視頻網站的工作進行監管,例如:公安部門對視頻網站中傳播的內容進行定期檢查,以及開展專項治理活動,或由相關政府部門對視頻網站下達文件,安排網站進行相關管制工作等等。如“2010年劍網行動中,中國國家版權局,中國各級公安部門,以及中國工信部門聯合成立了全國打擊網絡侵權盜版專項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在領導小組的指揮下,對網絡傳播中的侵權現象展開打擊,這項打擊行動取得很好治理成果?!?行政手段具有靈活性,這是其對比于其他手段而言的優勢所在。它能夠根據網絡視頻傳播的現狀,及時的、合理的做出調整,以保證管制措施的及時有效,并取得較好的管制效果。
2.技術手段
我國技術手段管制主要有以下方式:一,通過建立防火墻,排除非法網站或不良網站;二,通過計算機語言編寫信息過濾代碼,建立過濾軟件,讓不適宜傳播的敏感信息被直接過濾掉,這是技術手段中最常用的方式;三,安排人員對視頻網站內容進行監督控制,篩選出積極的,健康的信息以供受眾使用,人工篩選信息的方式雖然直接有效,但是人工篩選無法處理大批量的網絡視頻,效率較低,僅僅以此來杜絕不良內容的傳播是遠遠不夠的。
三、國內視頻網站內容監管的建議
網絡視頻作為高速發展的行業,對其進行管制十分必要,也十分困難,綜合上文的分析認為,我國視頻網站內容監管過程中存在監管模式效率不高,監管技術手段較發達國家相對落后,以及各項法律法規不健全的問題,針對這些不足之處,論文提出了四點建議。
1.完善法制體系
國內關于網絡安全的法律法規制度雛形已定,但是還不健全。國家相關部門已經對當今所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法制性的規范,對于目前法律制度能夠解決的問題,則不需要再重新設立新的法律;當今法律制度無法解決的問題,或者是對這個問題沒有明確規定的,則可以使用國家的司法進行解決。如果使用司法都無法解決這類問題,就可以修改相關法律條例或者另立新法,但是立法的時候必須考慮到互聯網快速發展的特性,從而創建具有遠瞻性的制度。利用這些手段,進一步完善國內的法律制度,優化法治環境,使法律法規在管制互聯網內容上發揮更大作用。
2.提高技術管制能力
盡管互聯網內容的管制不能單靠技術,但是技術手段在網絡管理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比起國際中的發達國家來說,我國的互聯網管制技術比較落后。我國可以學習借鑒美國先進的監管技術與監管標準,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開發出更適合我國國情的網絡視頻內容監管技術和標準。除了分級和過濾這兩個國際上常用的技術手段,網絡實名制也受到越來越多的推崇。我國在2012年既已開始實施網絡實名制,然而并未取得預期效果,分析其失效的主要原因,一是沒有規范網民注冊信息的方式以及注冊通道,二是實踐中也缺乏有效的監管技術和行政手段來保證用戶注冊信息的可靠性,以至于用戶注冊信息的真實性得有效不到保證。因此,在技術方面我國需要大力提高科技軟實力,自主研發相關軟件,解決網絡實名制實施的技術問題。
我國對視頻網站內容的監管在監管模式,監管技術、立法方面仍存在不足之處。隨著無線通信技術的進步,網絡終端設備的更新,網絡視頻將會擁有更加繁榮的未來,而對視頻網站內容的管理則愈加重要也愈加困難,學習先進國家的管制方式也愈加必要。同時,對網站視頻內容的管制,遏制不良內容的傳播,也將促進我國網絡視頻行業更加繁榮發展。
(編輯/穆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