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拴偉
在中國經濟發展進入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換的新常態下,中央政府賦予陜西建設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的使命,并先后確定陜西省為國家創新型省份試點、西安為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西安高新區為自主創新示范區。
3月24日,在2016博鰲亞洲論壇陜西省主題推介活動上,陜西省省長婁勤儉就“新陜西 新愿景 新機遇”做主題演講。
婁勤儉指出,經過多年發展,陜西已站在新的起點上。過去五年,陜西省保持了年均11.1%的增長,經濟實力大幅提升。同時,基礎設施、生態環境都得到了顯著改善,民生工程效果良好。
“未來五年,陜西經濟將繼續保持中高速增長,預計生產總值達到3萬億元、人均超過1萬美元。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進一步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年均增長11%左右。生態環境更加良好,文化繁榮、人民富裕、社會和諧、生態美好的局面基本形成。”婁勤儉表示。
眾所周知,陜西省油氣當量和原煤產量分別為全國第一和第三,盡管2015年國際能源價格斷崖式下跌,但陜西省的經濟依然保持8%的增速。問及原因,婁勤儉坦言,這主要得益于陜西省及早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培育新的發展動能,初步構建起了多點支撐、多元帶動產業格局。
據了解,近年來,陜西省加快能源化工產業向高端化邁進。同時,陜西省的電子信息產業進入快速增長期、新能源汽車產業處于全國領先地位、航空航天產業快速發展、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步伐加快。
在中國經濟發展進入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換的新常態下,中央政府賦予陜西建設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的使命,并先后確定陜西省為國家創新型省份試點、西安為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西安高新區為自主創新示范區。
對此,婁勤儉指出,陜西有條件、有能力為建設創新型國家探索新路徑。“首先,陜西科教實力比較雄厚;其次,陜西擁有大量的自主技術,去年全省技術交易額超過720億元、專利授權量3.34萬件;再次,陜西創新環境優越,目前已形成有利于創新創業的市場環境和政策體系。”婁勤儉說。
西安是古絲綢之路的起點,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承東啟西,是歐亞大陸橋上最重要的交通樞紐。近兩年來,在陜西舉辦的重大經貿和外事活動越來越多。
對此,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周文重指出,近年來,陜西省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大格局,從內陸腹地躍升為向西開放的前沿,從國家“大后方”躍升為東西雙向開放的重要承接地,在經濟社會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發展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