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ie Sneed
顯然,每家企業都希望擁有一支強大的員工團隊。為了團隊建設,我們被迫忍受各種尷尬的小組活動,比如辦公室派對、員工出游和戶外拓展訓練等等。但這些活動大多不是工作日的自然組成部分,參與其中需要花費精力(甚至有浪費時間的感覺)。
另一個你肯定已經觀察到的現象是:硅谷技術公司的員工待遇簡直好到離譜——其中最棒的是他們的美食餐廳。谷歌、蘋果、Facebook等企業均設有食堂,供員工們一同用餐。這個小舉動其實大有文章,康奈爾大學研究發現,讓員工們同坐同吃可能會產生很大的價值——提高團隊協作能力。
康奈爾大學應用行為科學助理教授凱文·克里芬想了解吃飯這件每個人每天都會做的事情能否用于提升團隊績效。“不少企業都能直觀理解在辦公場所就餐的好處。”他說道,“我們正在嘗試量化這些無形效益。”
為了探討這個問題,克里芬及其團隊研究了一個員工每天都會一同進餐的工作場所:消防隊。在15個月的時間里,他們調查了美國某大城市消防員的用餐文化。研究員首先在13座消防站進行實地訪談,采訪了244名消防警官關于消防站用餐習慣的問題,以及該消防分隊的團隊表現。同時,他們還詢問了其他潛在的影響因素,比如消防站規模和每天接收的警報數量。
分析消防警官的回答后,研究人員發現,每日共餐的消防隊與偶爾或從不共餐的消防隊之間存在差異,經常一起用餐的團隊通常表現更佳。克里芬指出,他的研究僅表明兩者存在關聯,不過研究員確實控制了其他變量,比如警報數量。“他們的研究結果引人深思。”喬治梅森大學工業與組織心理學副教授塞斯·卡普蘭說道,“但我們還不能斷言共餐一定能夠提高團隊表現。”
假如未來研究證實了這一效益,研究人員還必須摸索出背后的原理。克里芬的研究并未涉及這一點,但對于共餐改善團隊協作的原因,他已經有了一些概念。“比起共同完成一份文檔或Excel表格,一起用餐更為親密。”他解釋道,“這種親密感會蔓延到其他活動中,比如工作。如此推測,正面積極的團隊融合就是最終的結果。”
克里芬也承認,消防隊和一般辦公室截然不同,而他的研究結果是否適用于人人端坐電腦前,而非共赴火海的工作場所,也尚不明確。但他相信,這一效益可以延伸到其他工作環境,且未來研究應當著眼于不同行業。
卡普蘭認為,在一般工作場所,員工共餐的好處或許比消防站更顯著。“消防員時時刻刻一起訓練,他們之間早已建立了信任。”他說道,“如果在員工較少一同訓練的企業或團隊,效果可能會大大強化。”
這并不意味著辦公室派對和員工出游毫無用處,但員工餐廳或許比其他團建活動更具優勢。克里芬和卡普蘭皆指出,其他活動往往給人一種造作和被迫的感覺,而午餐卻是每個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研究發現,當你要求員工做更多事——比如參加假日派對——大家的反應通常是消極的。”卡普蘭說道,“在日常生活中創造機會是很重要的。”
雖然在普通企業眼里,谷歌和蘋果的員工餐廳似乎是奢侈品,實際上卻是實用簡便的團建方法。這可能也是它們獲得巨大成就的原因之一。誰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