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姍姍
初春的巴黎寒風凜冽。在一堆大明星中,素人張超率領著一眾美女模特登上巴黎時裝周的秀場。他們并不是什么國際大牌,看上去有些違和,但都有非常鮮明的認知度——萌帽子、少女心、輕性感。這是潮牌PR誕生后的第一次公開亮相。
暗黑、街頭和個性,潮牌文化一直都以男性主導。張超企圖顛覆人們對潮牌的刻板印象,嘗試深度挖掘年輕女性的特征,賦予潮牌以新的意義。
他找到同班同學葉藝——一位同在法國MOD’ART學院念EMBA的網紅淘寶店主,共同醞釀了“PR”。兩人分工明確,葉藝用網紅電商的思路負責設計、貨品和推廣,張超則依托近十年的團隊管理經驗負責運營。
不過,在他們看來,“PR”并不是一個服裝品牌,而是要以服裝為載體,圍繞IP搭建一個90后群體泛娛樂輕潮牌文化平臺。
尋找品牌DNA:萌系+IP
張超認為,品牌一定要有自己的DNA。像無印良品化品牌于無形的風格、LV的大Logo,這些強標志性、強設計感的內容,都在加強品牌認知度。
從NICE App發布的《90后生活方式報告》中,張超收集了一組數據:19.37%的90后喜歡曬新衣服,58%的90后會對著鏡子拍照;對于品牌的喜好,潮牌是奢侈品的3倍,增長率是2.5倍,平均消費能力是100~500元,并且通常情況下一件衣服只穿一季。
基于女性的這些特性,張超想到了“萌帽”的概念。一方面,萌帽可以在任何材質、面料中進行各種風格的切換;另一方面年輕人愛自拍、露臉、賣萌,帽子是一個很好的道具。
因此,張超對PR的定位就是“少女心+萌系”的運動休閑風,目標是占領女生衣柜中的一件。
受眾相對垂直,如何提高復購率?不同于其他服裝按季迭代的生產周期,PR根據一個IP做產品迭代,并保持IP的延續性和精致性,以此持續吸引粉絲。
以一個取名為“狐貍小野”的IP為例,設計師在狐貍的原型基礎上設計服裝款式,并加持性感、顏值和運氣等屬性,以此傳達“守護精靈”和“自拍滿意指數”等文化概念。之后,PR會陸續按代次升級該IP,逐漸衍生出更多款式,比如親子款、運動款、跑步款等。
在張超的設想中,服裝僅是一個文化載體,PR希望圍繞IP完成系列升級,形成一種文化現象。
目前,類似“狐貍小野”“鹿角貓”這樣的原創IP,PR已經開發了十幾個,接下來還將與騰訊游戲、網易游戲等進行IP合作,將游戲中的角色結合到周邊產品當中。
有了“萌系+IP”的品牌定位,PR的產銷依托網紅模式。
不同的是,一般的網紅是一個前臺獨立的IP,PR則是聚合網紅的意見領袖平臺。目前,PR活躍粉絲達到50 000人,包括葉藝在內的網紅模特約有10人。
在PR員工們的眼里,兩位創始人就是網紅。葉藝獨立經營一家女裝淘寶店,微博粉絲近十萬,被中歐創業營列為“互聯網思維”課堂學習案例;張超是阿里校友,在創業圈內頗有人脈。
此外,PR的另兩位聯合創始人也來頭不小。馬曉征是香港天星娛樂CEO,亞洲演藝集團合伙人,公司培養的藝人包括張學友、梅艷芳、張國榮、鄧麗君等;包一峰則是公認的時尚公關一哥,ACTIVATION LIQUID的CEO。
明星資源的背書讓品牌傳播具備天然優勢。PR公司正中間的公共區域是開放的攝影棚,一整面兩層樓高的涂鴉墻為背景,右邊設計生產部門則掛滿了各式樣衣,充當試衣間。每天都會有不少網紅、粉絲過來試穿衣服,并將圖片分享至各個社交媒體。
須知,PR成立一年來并未在推廣上投入成本,全憑自然流量,借助明星、網紅、粉絲的自媒體曝光來推動傳播。
聯名設計是PR商業模式中核心的一環,每一款產品都是插畫師、設計師和粉絲們合力下的結果。這個流程大致為,插畫師負責圖案設計,設計師團隊則將此落地成樣衣,粉絲根據喜好加入設計元素。
比如聯名的插畫師有金龍獎年度最佳繪本得主、中國插畫50強李歡,與PR合作創作了中國娘系列。針對粉絲,PR會隨商品贈送一本粉紅設計冊,粉絲根據模版添加設計元素,并寄還給PR,設計師就會挑選其中優質的草根設計,以眾籌形式公布并投入生產、銷售——粉絲不但可能穿到自己設計的衣服,還可以與設計投稿人分成。
在生產環節,七、八人的團隊完成服裝款式設計、審稿、打板、制作樣衣、投放生產全部流程。其中,一個樣衣工一天負責一件樣衣的制作,每周審一次樣衣,在模特試穿之后對細節和版型進行調整,綜合各方面因素,最終確定下單款式,投入量產。目前,PR與數家擁有近百名車工規模的工廠合作,足夠在一周內完成整套生產流程。
至于生產量,PR會提前通過社交平臺及線下活動將衣服部分劇透給粉絲,隨后依據反饋判斷。一般情況下,標準是20%支持率。不過,PR最終并不以銷量為導向,而是對各個IP進行迭代,每一代至少2~3款,單款生產300~500件起。
小產量勢必讓成本增大,對此PR會圍繞IP開發周邊其他商品,以此分攤部分成本。這樣算下來,單品平均客單價約為50美元,月成交量有幾百單。
目前,PR在淘寶系、D2C、明星衣櫥、蘑菇街、微信等在線全渠道銷售,另有一家線下體驗店。
在張超看來,初期的PR以萌帽女裝為主要盈利載體,但在完成從0到1的積累之后,也會逐步將女裝模式復制到其他品類。比如情侶裝、電競、二次元、動漫、音樂甚至影視和虛擬偶像,從而達到多維度、長鏈條盈利。
其中,張超看好電競和二次元市場。以電競為例,PR此前為多家女子戰隊提供戰服,并成為一些女子電競比賽的唯一合作方,后期還將結合電競角色設計出更多的產品。而與一般的二次元平臺不同,PR本身具備設計、生產與銷售能力,并不缺少變現路徑。在這一邏輯之下更需要依托載體建設底層文化,以此形成文化集群效應。

在張超的構想中,網紅是IP中的一部分,通過插入故事、插畫等其他內容形式,成為品牌中的一個重要元素,“網紅與IP形成相應的角色捆綁,通過擬人的方法與粉絲進行互動,才能跟品牌保持延續性。”
此前,PR天使輪最大的股東森馬占了15%的股份,以保證在訂單量超出現有供應鏈體系時,完成產業鏈的升級。而在最近,張超正在忙著新一輪融資,據悉Pre-A輪數百萬元融資即將完成,本輪資本也將專注用于人才和促進產品與商業模式爆發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