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穎
【摘 要】特色成長輔導室旨在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引導高校強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建設,提升隊伍的整體素質和專業水平,調動隊伍育人的積極性。是高職院校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特色;輔導室;建設;探索
1 高等學校特色成長輔導室項目簡介
“十二五”期間,湖南省教育工委為貫徹落實國家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和湖南省建設教育強省以及全面深化教育綜合改革的安排部署,進一步提升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在全省普通高等學校實施了湖南省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提升工程。特色成長輔導室作為該工程的重要組成,旨在鼓勵高校在各院系建設環境友好的師生交流輔導空間,讓學生能夠在熟悉的環境中,及時與輔導老師交流所遇到的問題。切實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引導高校強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建設,提升隊伍的整體素質和專業水平,調動隊伍育人的積極性。
2 高職院校建設特色成長輔導室必要性
2.1 是實現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的需要
高職院校的學生教育管理工作是學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包含了學生日常管理、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學生良好行為培養等多個方面。學生教育管理水平直接關系到學校教學秩序的正常運行,對于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和促進學生的成長成才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相較于普通高等院校,高等職業院校的生源質量較差。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能力、學習生活習慣、學習態度和積極性等各方面較普通高等院校均有較大差距,有效的學生教育管理工作是促使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重要途徑。另一方面,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要求較高。《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14]19號)明確提出職業教育要培養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教育部關于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教職成[2015]6號)指出,要立德樹人放在首位,深入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大力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通過特色成長輔導室建設,實施有效的學生教育管理和服務,能保證正常的教學秩序,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為實現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奠定堅實的基礎。
2.2 是高職院校教育教學改革的需要
目前,我國高等職業教育正將以規模擴張為目的的外延型發展模式轉變為以提升質量為核心的內涵型發展模式。為了適應這種變化,高職院校通過堅持開放辦學,不斷深化校企合作,諸如現代學徒制、工學交替制等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應運而生,豐富了校企合作內涵,深化了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為職業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人才培養模式的選擇和定位,打破了高職院校傳統的行政班級建制、教學模式和學習模式,這就要求高職院校內部組織、管理、規范形式等的進行轉變。靈活的教學、學習模式同時也給高職院校的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通過特色成長輔導室建設,能實現與學生的良性互動與溝通,符合新的人才培養模式的要求,是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的需要。
2.3 是高職院校大學生實現人生價值的客觀要求
當前高職教育的主要任務就是培養高層次技能型人才,這種人才既能動腦,更能動手,經過實踐的鍛煉,能不斷加強自身承受各種壓力和處理各種危機的能力,并能不斷發展和完善自己,迅速成長為高技能人才,成為國家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實現人生價值。堅持立德樹人,創新德育形式,豐富德育內容,不斷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扎實推進高職院校大學生素質教育是當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工作。相較于傳統的學生教育管理模式,加強通過特色成長輔導室建設,能拓寬思想政治教育路徑,實現對高職院校大學生的教育管理和引導,是做好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措施,也是高職院校大學生實現人生價值的客觀要求。
3 高職院校特色成長輔導室建設方案
根據《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特色成長輔導室建設標準(試行)》的要求,科學確定特色成長輔導室項目建設方案,及時、有效地幫助和解決大學生面臨的各種成長問題和實際困難,防止問題沉積而演變為心理障礙,確保大學生身心健康和全面成長成才。項目的建設應主要包含以下內容:一是,打造一個集思想教育和心理輔導為一體的大學生健康成長平臺;二是,探索一種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成長的培育模式;三是,建設一支專業化、職業化的心理輔導師資隊伍。
3.1 建設原則
特色成長輔導室必須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建設原則,目的是進一步提高同學們的自律意識,通過師生之間、各年級各專業同學們之間的互動交流,提升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和人際交流能力,促進同學們心理健康成長。引導大學生積極參與成長輔導室的建設和主導日常管理,充分發揮大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3.2 硬件建設
高職院校特色成長輔導是開展心理輔導、思想提升和就業、創業指導的主要場所,同時也是朋輩輔導者的培訓基地,還是師生互動交流的重要平臺。由于特色成長輔導工作的專業性,其選址要嚴格按照安全、便捷的原則進行選擇,能讓輔導員與來訪的學生直接面對面進行交流和溝通。輔導室面積應有一定要求,并進行功能分區,一個是來訪者接待區和閱覽區,另一個是輔導區。接待區和閱覽區既是輔導老師辦公場地、也是學生預約接待區,同時還是學生心理檔案存放區和圖書閱覽區。輔導區是工作室的主要工作場地,內部分為個體輔導區和團體輔導區。
3.3 機制建設與日常運行
特色成長輔導室的建設要重視運行機制的建設。首先,制定科學、健全的輔導工作制度,包括輔導室管理制度、輔導人員工作職責、輔導室值班制度、輔導預約制度、輔導反饋制度和輔導對象檔案建立、使用及保管制度等。二是,科學合理規劃開放時間與頻次,成長輔導室原則上每天對學生開放,個別輔導則是周一到周五開放,其它功能室根據需要開放。三是,豐富輔導模式,按輔導數量分為個別輔導和團體輔導;按輔導途徑分為面對面輔導、電話輔導和網絡社交平臺輔導等。四是,創新約談方式,成長輔導室宜采取靈活便捷的“網絡+微信”預約方式,將學生預約、老師約談、即時輔導等方式。
在日常運行中,首先,實行輔導登記制,成長輔導室采取受訪登記制度,輔導者須詳細記錄輔導過程。其次,是根據輔導內容需求調查,分項目開展思想提升輔導、學業發展輔導、生活適應輔導、職業生涯規劃輔導、心理危機應對輔導、就業創業輔導和特殊群體的輔導。此外,還應注重加強朋輩輔導員的工作和培訓。朋輩輔導團定期在成長輔導室召開會議,商討工作,進行活動策劃;定期在成長輔導室要求目標群體開展小講壇活動。最后,要做好成長輔導室的宣傳工作,鼓勵師生廣泛參與輔導室建設與管理。
3.4 隊伍建設
成長輔導室的隊伍由教師輔導團和朋輩輔導團組成。教師輔導團由學工部和學院領導、學生輔導員、專業教師等組成;朋輩輔導團由品學兼優的學生干部組成。高職院校應通過專題會議、培訓、交流等多種途徑,不斷加強輔導室輔導團隊的能力建設。首先,輔導團隊的建設要強調人本管理意識。對高職院校來說,學生是 “消費者”,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及時了解學生的合理訴求,以便捷、高效為宗旨科學設計相關管理系統與辦事流程。其次,著力團隊成員的管理、服務能力提升建設。重點加強學生教育管理業務工作的能力和溝通能力的提升。第三,加強團隊學生教育管理的研究與實踐。一是,結合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開展專題研究;二是,以特色成長輔導室建設為切入點,結合工作實踐開展研究。
3.5 功能建設
特色成長輔導室根據工作需要,建立專門的QQ群和微信平臺,采取靈活機動的約談方式,將學生預約、老師約談、即時輔導等方式有機結合,體現按需使用、隨機使用的特點。學生預約,由學生根據需要主動跟輔導老師聯系確定輔導時間和內容;老師約談,由老師根據工作實際確定是否要對學生進行輔導,并與學生商定時間;即時輔導,在師生互動的教育活動中,需要及時進行個別輔導的緊急情況,可以立即進行輔導。在成長輔導室的具體使用過程中,原則上實施預約使用,在沒有預約的時段可以即時使用;原則上來訪的學生由值班的輔導老師接待,但可根據學生要求和實際工作環境由其他在崗輔導老師接待學生。通過多樣化的功能設計與靈活的輔導模式,力爭將特色成長輔導室建成日常心理輔導與重大心理危機處理平臺、思想提升輔導平臺和是職業、就業、創業輔導平臺。
綜上所述,建設特色成長輔導室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和教育教學改革的需要,是高職院校學生實現人生價值的客觀要求。特色成長輔導室的建成為高職院校大學生提供了更主動、更方便、更及時和更有效的成長輔導服務,為培養素質全面的高技能人才發揮了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金桂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網絡管理的思考與建議[J].毛澤東思想研究,2004, 5.
[2]侯虹霞.全省中小學心理輔導室建設工作會議在長治召開[J].山西教育(教育管理),2009(7).
[3]劉月紅.中學心理輔導室建設情況的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J].山西教育(管理),2011(12).
[4]任志宏,趙平.高校學生社團管理工作研究[Z].2011.
[5]李同果.發達國家大學生社團建設的經驗及啟示[Z].2011.
[責任編輯:楊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