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向前
[摘要]我國在臨床生物醫學的教學改革中面臨新的問題,試驗教學課程與日常課程理論咬合不緊,導致學生在觀察能力與動手能等方面不能緊隨社會發展的需求。為滿足現代社會的復合型人才培養,應對原有的教學制度進行全面改革,創建更加完善的創新教學路徑,通過制度的更替改進,實現對試驗教學的創新路徑創建。
[關鍵詞]醫學教育;生物化學;創新路徑
在醫學教育教學中,生物化學是一本最基本的醫學必修課程,其內容涉及到了人體的生物化學作用,以及各疾病的生物化學反應相關問題。其相關聯性,對于理性相互聯系方面,都產生了較大的影響,而為滿足生物化學實驗技術的滲透作用,并依據生物化學學科的應用規范進行改良,就成為其教育改革中的重要目的。在實施教學路徑創新過程中,應從以下幾點來進行改革:
一、試驗內容應與社會前沿相聯系
在現代醫學教育教學中,生物化學試驗課程是專門針對于醫學院所設置的專業類基礎實驗課。但是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這一課程的教學中,課時短、動手操作少、與社會前沿醫學掛鉤少等問題,是導致其學生無法掌握優秀操作技術的根本因素。因此在進行教學路徑的革新創建過程中,應當結合社會醫學前沿,并增加學期內的學習課時,讓學生能夠多動手進行實踐操作,從而加強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創建。
在進行現代的課程教育模式創新改革上,其創新策略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對教學實驗課程的有效性,為醫學生物化學教學的人才培養提供了有力的幫助。在人員的高素質培訓上,通過技術上的時間能力操作創新,從而更好地保障了實踐性人才的培養。
二、強化實驗室設備管理制度的落實
在醫學教學中,試驗動手能力是教學的根本所在。動手試驗需要設備材料,如學校設備不充足,就可能導致教學無法進展。因此,我們在進行教學制度的改良中,需要加強對試驗室設備的管理制度的落實。
在進行設備管理過程中,要根據實際試驗需求進行管理,并對實際操作的管理以及使用行為進行有效的設施管理落實。如在顯微鏡、離心機等儀器設備的存放管理上,對整體設施的存取上都要有制度落實,以確保在實際調用試驗時,能夠在保證試驗需求的同時,也能夠保護好設備的性能安全。
根據學校的試驗發展狀況進行分析,試驗室空間得到了擴展,極大地促進了原有資料系統的合理籌建,依據不同面積環境下的預備管理,也極大地提升了學生在試驗技術平臺的科學化建設。在進行試驗課程的教學中,應當注意課程的推廣性及實用性,同時通過有效的教育模式,使學生學習到更優質的應用技能。
三、落實考核評分制度
根據實際的課程需求進行生物試驗目的的科研,并通過生物化學成績的有效探究,從而實現對試驗考查效果的判斷。通過實驗報告、日常總結報告、試驗操作效果等多個方面進行成績匯總,從而完成對學生成績上的最終考核。
為滿足現代生物化學教學的改革創新,應加強對試驗操作上的應用管理,通過強化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定教育建設,從而完善對學生潛力開發措施的應用建設。在教育路徑的創新過程中,應了解教育的核心是什么,并通過對情感態度策略的方向調整上,完成對學生學習熱情的激勵。教學制度的核心反饋中,通過相應的信息測驗,從而實現對考試內容的有效創建,與此同時,通過全面進度的有效創建,實現對試驗室檔案記錄制度的創建。
于此同時,考核制度應以試驗操作考核作為最終的應用目的,并在教師的帶領下完成對整體成績的合理考核。考核中,應讓學生明白考核制度的整體管理特征,以實現教師對教學內容的全面認識進行帶動,從而完善學生的個人能力培養。
通過實踐證明,在應用新教學機制進行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教學機制環境下的升華教學實驗課程,其重要性在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依照試驗的基本操作要求進行科學性的思維教育,讓學生更具備有效的發散性思維,并以此來強化個體的操作能力。
四、以考核制度結果作為創新路徑改造的依據
在進行教育路徑的創新領域內,應以考核制度的結果來作為最終的調節機制。課程調節以及試驗的制備設置,都應以考核結果以及社會現行教育環境下的各層次問題進行調整。為滿足實踐工作的應用,就教學質量的提升問題上,通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并以通過洞察觀察能力實現對理論學習能力的實際操作應用,從而完善對整體教學制度的改革落實。
在教學制度的改進中,應以發揮學生個人實踐能力為主,并通過實驗課考查結果進行成績評論。如在課堂上,教師進行理論與試驗操作步驟的詳細講解。當實驗時,學生應一邊試驗一邊記錄,以確保在操作中的各個步驟符合試驗要求。從現有的教育模式來看,我國在考核制度上,醫學界還沒有一套有效的改良策略,而實踐操作在醫療體系的實際操作作用,都明顯高于其它職業。
對于創新路徑的改造行為,應做好詳細的分類,并通過實驗提醒以確保學生對思路的明確。在這一行為的教育建設中,我們通過對課程教育制度的改良應用,從而實現對整體教學制度的有效改良,并以此作為創作教育模式的改革動力,從根本上成為路徑改革的最終行為準則。
如在進行透析手術的穿刺治療中,由于此操作屬于技術性的具體操作,如不能夠具有相應的實踐熟練度,那么即便理論知識再精通,那么在實際的操作上,也難以得到良好的表現。做好實踐考核,既是為學生提供優秀的技術指導,同時也是為醫療體系做出相應的貢獻,為后續的就業提供優良的技能保障,也為就診患者提供更好的醫療資源。
五、教學路徑創新的展望
從現代教學模式的形式來看,應用全新的教學理念進行制度改革,在于創新的思維與科學研究能力上的培養。從我國經濟發展的模式來看,這一領域的發展,還存在較大的不足,這也是導致我國現行醫學成績發展緩慢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為學生提供了相應的科研環境以后,即可極大地促進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并通過這一形式改良過去學生只懂理論知識,而不懂課程實踐的困境。學校從教育上完成對操作技術上的改良,同時通過實驗教學的改革策略進行創新模式上的有效調整,并通過教學策略上的完善深化,為我國的醫療體系提供更加全面的醫學經營人才。
從我國現代醫療改革以及醫學教育模式的改革形式來看,在不久的將來,我國在醫學方面的研究將得到更深遠的推廣,其成績也將滿足我國的社會需求,同時也能夠得到世界的認可。
通過對近年來的生物化學教育情況調研可以得知,新的教學機制管理,是確保學生能夠充分認識到生物化學實用性的根本所在。在試驗中,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的同時,實現對教學傳統內容上改革。在實施新教學路徑改善的過程中,結合社會實際需求進行課程調整,通過激發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促進其對技能熟練的掌握,以實際的操作能力作為主要的改革目標,從而達到對學生動手能力上的培養。
參考文獻:
[1]李曉林,李曉梅,陸艷娟等.獨立開設八年制醫學生物化學實驗技能課[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2,16(8):1534-1535.
[2]曲成剛,李曉梅,陸艷娟等.多站式考試在生物化學實驗課考試中的應用[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3,17(8):1526-1527.
[3]張利芳,韓麗紅,邢少姬等.臨床生物化學與檢驗實驗教學改革初探[J].科教導刊,2012,(11):42-43.
[4]歐陽文英,郭音.淺談醫學教育生物化學教學實驗改革[J].時代教育,2013,(23):205-205.
[5]張燕,蒲丹,吳立玲等.基礎醫學教育階段本科生創新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與實踐[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13,33(1):29-32.
(責任編輯 史玉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