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華麗
摘要:在當前內、外部環境和競爭形勢都較為嚴峻的情況下,為積極響應國資委管理提升工作的要求,中廣核財務有限責任公司在增收節支、降本增效方面下功夫、挖潛力。以價值管理為核心,結合公司自身實際,積極探索成本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提出了新的成本管控的基本思路和原則,并通過一系列創新舉措,進一步促進了公司資本成本、稅務成本、經營費用的降低,努力塑造高效益、低成本的經營模式,以實現公司持續健康發展。
關鍵詞:財務管理創新 企業集團 財務公司 降本增效
一、建立成本管理基本原則,明確成本管控的基本思路
根據公司在集團內部的功能定位及價值貢獻,結合成本費用實際使用情況,首先建立公司成本管理的基本原則,并得到集團公司的認可,同時明確了以“實現價值最大化”為成本管控的基本思路,為后續降本增效工作提供了依據。
(一)集團整體利益最大化原則
以集團總體融資成本、財務費用的降低為目標,積極開展相關業務。如提升境內資金集中管理水平,提高內部資金使用效率;在融資業務中,爭取優惠融資條件;在債務風險管理業務中,通過主動有效的債務保值管理措施鎖定債務風險;在保險統籌業務中,通過統籌實現集團整體保費的降低和保險服務的提升;同時積極創新金融新業務,建立降低成本的新途徑。
(二)成本效益分析原則
重視對業務的成本效益分析。對于發生的外部成本,應以成本費用利潤率的提升為目標。在營業費用配置思路上,要支持戰略焦點、重點業務發展,保證成本戰略與公司長期發展戰略的一致。
(三)因地制宜,分類管控原則
對于處于成熟期、正常經營的業務,重視成本費用的同比降低;對于處于開拓期的新業務,重視成本費用支出符合公司發展戰略方向;對于內部資金成本,重視管理效率提升;對于外部資金成本,重視成本效益提升。
(四)全員成本管理原則
成本管理主體從成本管理機構向全員成本管理擴展。全員參與成本管理,使每一位員工清楚為什么和怎樣做才能降低成本,通過一定的組織形式,歸口分級管理,專業管理和群眾管理相結合的原則將成本目標確定和分解,將指標落實到實處,責任落實到人頭上。
二、優化資本配置,節約資本成本,助推EVA價值提升
公司作為非銀行金融機構,部分業務開展須滿足銀監會關于資本充足率管理的要求。業務規模的增長,需要相應的資本補充進行配合。同時,根據國資委經濟增加值(EVA)管理辦法,在計算EVA價值時,公司需按照5.5%的資本成本率計算資本成本。在業務快速增長的情況下,公司面臨較大的資本補充壓力。為應對此壓力,公司積極探索資本管理的渠道和方法,避免了直接補充資本金,實現了資金成本的節約,間接促進了EVA價值的增長。
(一)推動風險資產計量權重調整,降低資本占用成本
近幾年,在公司信用風險加權資產大幅增加的情況下,公司的資本充足率接近10%的監管底線,業務規模的拓展受到限制,補充核心資本的需求非常迫切。在此情況下,公司開展了對其他公司關于資本充足率等監管指標管理的調研,學習了相關公司積極妥善運用“對公用企業債權按50%權重計量加權風險資產”政策的經驗。通過此項措施,直接節約資本占用約5億元,每年節約資本成本2750萬元,間接實現EVA價值2750萬元。
(二)推行資本成本管理約束,貫徹價值最大化的成本管理思路
公司已初步建立EVA價值管理體系,且EVA價值已成為國資委對公司考核的最重要財務指標。以往年度公司對各部門、各業務主要執行收入、成本等預算指標的考核,通過對預算指標的管控確保公司EVA價值的實現,但對各部門、各業務則缺乏EVA價值的衡量和約束。
公司在學習外部優秀商業銀行資本管理及EVA價值管理經驗基礎上,逐步建立了公司分部門、分業務的EVA價值計量模型。該模型綜合考慮了各項業務EVA價值驅動因素,通過設置合理的、統計的計算規則,可實現對分部門、分業務的EVA價值計量。通過將資本占用、EVA價值歸集到業務和部門核算,可將資本控制、EVA價值指標責任落實到具體部門、崗位,使價值最大化的成本管理責任落到實處。
三、積極穩妥推動稅務籌劃,從金額、時間上降低稅務成本
在公司過渡期優惠稅率結束后,自身稅負保持較高水平,綜合稅率(營業稅+所得稅)約30%。而且,近年來公司經營效益較好,每年稅款總額在億元以上。在此情況下,公司站在集團整體利益的高度,重新審視和調整了集團內部關聯交易;站在公司長期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對大額服務收入確認期間進行了規劃,有效地降低了公司稅款總額,實現了集團整體稅務利益的最大化。
(一)內部交易籌劃,積極降低公司稅款總額
根據與集團簽訂的相關協議,公司承擔了集團部分股權委托管理的工作,公司已實現但尚未收取的服務收入額度較大。經測算,公司尚需繳納大額稅費。而同期集團公司本部處于虧損狀態,如此高的稅負對集團整體利益不利。在此情形下,公司與集團財務部多次協商,就該兩項內部交易的調整達成共識,簽署相關補充協議,相關收入不再收取。集團對公司的貢獻在管理利潤、經營考核方面給予認可。通過此項內部交易籌劃,直接減少了集團整體稅款。
(二)統籌安排服務收入確認進度,降低稅款的時間成本
公司在不同年度都會遇到大額手續費收入入賬的情形,將直接導致當期的大額稅款支出。為應對此項,公司充分運用收益與風險匹配、權責發生制的要求,提前對大額服務合同的簽署進行干預,促成大額收入在未來年度進行逐步確認,延緩了相應稅款的繳納。
對于與集團簽訂的部分股票委托管理合同,在實現股票處置管理費業績提升的情況下,考慮到當期確認大額收入帶來的巨大稅款負擔,公司充分運用權責發生制原則,通過設計關于收益與風險匹配的條款,促成簽訂補充協議,相應收入可在未來年度逐步確認,延緩了稅款的繳納,按照未來現金流折現率計算,促進了當期交納稅款的降低。
(三)主動承擔集團對外捐贈等重大支出項目,降低集團整體稅額
公司積極響應集團重大捐贈號召和安排,密切跟蹤相關手續的完整和合規,確保相應捐贈支出能夠順利實現稅前扣除,直接節省稅額。
四、“定額標準”助推經營費用的節約和控制
實施定額標準是實現經營費用管控,促進經營費用節約的有效手段。公司嚴格執行定額標準的有差旅費、業務招待費、交通費用開支,參照定額標準執行的有培訓費、通訊費、工裝費、中餐費用的開支,而辦公文具、信息設備、辦公耗材等費用開支尚未有定額標準管理。費用定額標準的執行不到位,將直接導致員工日常節約意識不強,相關費用無序增長,總額居高不下。同時,員工享用的資源不均衡,部分資源使用的效益產出不明顯。
鑒于此,公司進行了關于對信息化設備采購、辦公費用、后勤消耗品、會議費用、培訓費等各種費用標準及適用條件的討論。在充分考慮與集團費用標準銜接的基礎上,形成公司相關費用管控標準。詳見表1。
費用定額標準廣泛地應用于預算編制、物資采購及分發、費用報銷等環節,對于超標準的情形需進行更嚴格地審批。公司相關管理人員切實履行定額標準控制的職責,在經營費用控制壓力很大的情況下,該項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通過全面推行定額標準,促進可控費用較以前年度降低了15%以上。
參考文獻:
[1]馬宏.我國轉軌時期利率市場化對融資影響分析與對策[J].價格月刊,2007(1).
[2]孫續元.企業中長期財務管理的思路及方法研究[J].會計研究,2000(3).
[3]李明俠.關于強化企業成本控制若干問題的分析[J].中國總會計師,2009(7).
[4]馬雪琴.創新財會工作思路 推進企業轉型跨越發展[J].中國總會計師,2011(5).
[5]王玉鳳.論成本控制在企業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國集體經濟,2011(10).
(作者單位:中廣核資本控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