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澤錦
客知火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
大雁飛過天空,留下的是翅膀在云朵上的掠影;樹木成長后枯萎,卻將自身轉化為泥土里的芬芳;風兒吹過柳枝,余留柳葉的呢喃細語?!吧w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時間的年輪一天天增長,從人類第一次抬頭仰望星空至今不過兩千多年,可社會早已從原始進化為文明,時間的長河不斷流逝,大多數人都隨其逝去,可總有人綻放出歲月的精華,散發經久不息的光芒。
孤身走上刑場,《廣陵散》成為千古絕唱,千人為之動容。嵇康,一代風骨,既無珠光寶氣的身份與地位,也無權傾天下的野心,一介村夫,在街頭赤裸著上身打鐵,在竹林中恣意快樂地喝酒、賦詩。如此肆意之人卻在歷史的畫卷中留下了鏗鏘的一筆。他為友喊冤,被小人誣告,面對強權,從不低頭,刑場冰冷的刀具斬斷了他的身軀,但斬不斷的是他硬朗的身影和《廣陵散》的余音裊裊,逝者如嵇康,傲骨仍存世間。
陳寅恪不過是個讀書人,可書卻被他讀出了名堂,擁有令人羨慕的家庭背景與血脈,身負萬貫家產。陳寅恪自始至終只想做個讀書人,他精通十幾門語言,年紀輕輕就已發表多篇文章,晚年所寫的《柳如是別傳》成為文學史上不朽的經典。一派學風,一身清骨,讓他在精彩紛呈的時代唱了出獨角戲,留下了“白年再難出陳寅恪”的佳話。
我們中有多少人日夜忙碌,渴望世界中能有自己的身影,最后卻只是一抔黃土?又有多少人渾渾噩噩,勉強度過一生?逝者如斯,未嘗往也,總有一些人能通過自己努力,提升自己的生命價值,終于在實踐中得到一隅。
哪怕是掠影,也存在過;哪怕是彩虹稍縱即逝,也絢爛過;哪怕是落花,也留下過芬芳。趁現在,就現在,別讓時光磨去了我們存在的痕跡,讓世界記住我們。
(鄭州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