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將互聯網金融與金融互聯網進行各方面的比較和分析,不難發現,這兩者各有各的優點、特色以及功能,其中,互聯網金融在金融行業的基礎以及核心工作上做得相對比較好,而金融互聯網在金融行業的拓展工作上發揮的比較好,但它們都沒把它們各自所涉及的金融工作做到最優、做到極致。本文主要對互聯網金融與金融互聯網的概念以及內容上的差異進行闡述分析,并對其二者各自具備的競爭優勢進行描述分析。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 ;金融互聯網 ;比較分析
一、互聯網金融與金融互聯網概念上的不同
馬云認為互聯網金融是指互聯網企業進行金融方面上的業務事項,而金融互聯網是指金融行業利用互聯網的功能來進行相關業務上的工作事項。我國大部分的相關專家人士對于馬云提出的這一說法,都持贊同的態度,而也有些相關方面的人士不贊同其一說法,他們指出,凡是利用互聯網功能來進行資金融通的活動事項都屬于互聯網金融,尤其是指搜素引擎、云計算、社交網絡、網上支付等剛崛起的金融項目范疇。
在后者的這個觀點當中,其實是含糊了金融服務的主體,簡略地把互聯網行業與金融行業通過互聯網功能與技術來完成有關金融方面的業務事項的行為一概稱為互聯網金融。但其實,互聯網金融和金融互聯網在各方面上都有著很大的不同點,特別是在其二者的概念定義方面:
互聯網金融是指互聯網行業等非金融組織通過搜素引擎、云計算、社交網絡、網上支付等功能來進行有關金融方面上的業務及服務事項,是通過高新的信息技術來對金融業務及服務進行革新和改進,是互聯網進行發展的同時對金融業務及服務進行加強的產物。其實際上就是通過現代高科技,將傳統的金融行業的支付及結算性能融合在一次,從而產生一項全新的金融運作形式,而且,在現代高科技以及高新信息技術的促進下,互聯網行業一直在融進金融行業范疇中,形成了互聯網金融的而產生與發展。針對現階段我國的金融發展形勢來說,其主要包括第三方支付、網絡理財保險服務、大數據金融、P2P貸款、虛擬貨幣以及眾籌融資等方式。
而金融互聯網是指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等金融行業通過互聯網功能及技術對原先的金融業務進行進一步的加強和發展,從而把其本身所經營的業務、服務等項目轉移到互聯網上進行銷售的方法主要包括手機銀行、網上銀行以及線上理財等方式。金融互聯網是金融行業將互聯網功能及技術作為載體,將傳統金融行業的有關業務進行電子化方面的改革,但沒有將其變更為實際性的商業形式。金融互聯網的不斷改革和創新,能夠讓個人或金融行業直接在網上銀行開通有關證券或存款登記業務,還以直接在網上支付和轉移有關現金呢、存款及證券,使得電子化的支付及結算方式給用戶們帶來極大的便利。
二、互聯網金融與金融互聯網內容上的不同
(一)背景不同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互聯網取得了飛速的發展并取得了非凡的進步,人們可以共享這集多種優點于一身的互聯網,這給人們的生活、工作以及學習等方面帶來極大程度上的便捷,這就是互聯網金融發展的背景;然而,金融互聯網的發展背景不僅僅是基于互聯網技術的進步與發展,其更有象征意義的發展背景是基于同行業間強烈的競爭所引發的負擔和壓力。
(二)理念不同
互聯網的經營里面是利用共享性質的互聯網平臺,使得用戶們可以通過其來實現線上的跨行支付以及理財等有關金融方面的的業務和服務功能;相對于互聯網金融來說,金融互聯網的經營理念是將互聯網技術作為經營渠道,把傳統金融行業的傳統金融業務或服務進行網絡電子化的改革,例如網上銀行的開設,通過互聯網來進行產品的上新以及線上商務處理等功能。
(三)資源配置不同
互聯網金融的配置特性是利用電腦把用戶所需的資金的供給以及需求轉移到線上去,以保證雙方都不需利用銀行來完成有關業務及服務事項只需通過互聯網平臺的相關功能就可以在線上輕松尋找到所需的信息資料,例如,信息篩選以確保信息的一致及可靠性等等;金融互聯網的配置與互聯網金融大相徑庭,它大多仍充當一個貨幣信用事項中介者的角色,主要是在用戶和金融業務之間進行一些業務的處理來滿足雙方的需求。
(四)創新內容不同
社會和科技的急劇發展和進步,使得我國的金融行業在其有關的業務及服務等的監管、產品的上新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進展。然而,我國的經濟狀況受到許多因素的約束,導致互聯網金融在各方面的創新上不能夠得到充分的發展;相比之下,金融互聯網作為中國的重點發展對象,在各方面的創新上具有極大程度的發展空間,特別是在相關的金融產品方面,具有很大的創造機遇。
(五)監管要求不同
互聯網金融之所以能夠得到急劇的發展,使其成為大勢所趨,最主要的因素是互聯網金融接觸到的監管部門數量眾多,其在相關標準及監管方面上的要求也比較高,而且,其創新速度也相對較快,但也正因為這過速的發展與創新,使得互聯網金融具有極大的風險,因為其沒有根據相關的金融行業規章制度來進行規范的經營;金融互聯網與傳統的金融機構是親密無間的,因此,其在行業監管方面一直都非常的嚴謹,有專門的監督部門和機構來對其進行嚴格的監督、檢查以及管理。
三、互聯網金融與金融互聯網競爭優勢上的不同
(一)互聯網金融的優勢
1.開放的資源
互聯網金融在資源、參與主體等方面都是開放式、可以進行共享的,這樣不僅便捷了人們的生活,還滿足了用戶們的相關需求,并且,還能夠有效地減少相關的成本及費用。大多的中小型客戶都會有意或無意地被實體金融機構所無視,而對于互聯網金融來說,永遠都不會發生此類的情況,凡是涉及互聯網金融的相關業務,人們都可以通過互聯網進行操作、學習及推廣等。
2.海量數據和信息
互聯網金融通過網上征詢的方法,尋求客戶們對于互聯網金融的有關業務所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并對客戶所遇到及反饋的問題進行統計分析,然后針對這些問題進行相應的處理,這使得互聯網金融行業擁有大量的行業數據及信息,此外,互聯網金融能夠齊全地儲存顧客的相關信息和資料,將顧客的交易記錄下來,根據這些交易、信息以及資料將顧客靈活地分為不同的領域,以此來給這些不同領域的顧客提供相應不同的金融服務,進而使得這些不同領域的顧客的要求得到相應的滿足。
3.服務便捷、高效
互聯網金融大多是通過網絡查找等方法,來設立和完善網絡上的信息平臺,進而來使借貸方得帶盡可能的便捷,這樣不但能夠有效降低借貸過程中所發生的成本費用,還能夠將有關的信息資料做到公開透明。這使得互聯網金融服務真正實現便捷的操作方法、快速簡便的支付方式、高效的資金配置以及其產品和模式的持續創新和發展等眾多優勢。
(二)金融互聯網的比較優勢
1.強大的資金實力
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必然要伴隨著相當大的資金投入及消耗,許多的互聯網公司競相占據行業的主導地位,卻也大大提高了其資金鏈斷裂的幾率,進而使其破產率增加。而金融互聯網的參與主體是類似各大銀行等的傳統金融機構,因此,其開設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線上理財以及電子商務等業務,都需要強大的資金實力作為基礎,而金融互聯網正是擁有著雄厚的財力,才使得其有關項目的開設一直保持著穩態。
2.良好的信用
傳統金融機構成立于金融互聯網之前,因此,與傳統金融機構密不可分的金融互聯網因為長期的經營,取得更廣大人民的信賴,這為其積聚了很好的信用品牌,成為廣大客戶在進行金融業務的首選。而且,互聯網金融頻發攜款逃跑事件,使得人們更加注重有關金融的企業及機構的信用度,從而使得具有良好信用品牌的金融互聯網擁有更大數量的客戶。
四、結語
綜上所述,同為互聯網技術與金融行業相融合而產生的互聯網金融以及金融互聯網,在其概念、內容、優勢等多個方面上都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其中,互聯網金融屬于私營企業,金融互聯網屬于國有企業,它們二者在金融業務方面都不可能做到最好,因此,應該明確其二者各自間的差異和優勢,使其能夠發揮最好的金融特性,以服務于廣大客戶。
參考文獻:
[1]王達. 美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及中美互聯網金融的比較——基于網絡經濟學視角的研究與思考[J]. 國際金融研究,2014(12).
[2]李婧. 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的比較分析——以阿里金融為例[J]. 市場論壇,2014(02).
[3]李洪梅. 基于金融功能觀的互聯網金融與商業銀行比較[J]. 中國流通經濟,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