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guī)Я巳甑囊粚脤W生畢業(yè)了。三年來,一個問題一直縈繞在我心中:我們的教育究竟需要什么?這個問題促使我在教育工作中不斷地思考、探索,我的教育主張也逐漸清晰:今天的教育,已不單單是知識的傳遞,更負載著培養(yǎng)學會學習、學會生存、知能并進、人格健全的學生的重任,所以教育工作者要有一副擔責的肩、一顆奉獻的心、一個創(chuàng)新的腦……
教育工作者要有一副擔責的肩。著名學者、作家周國平說過,在當今體制下,一個好教師的責任和本事就在于:一方面幫助學生用最少的時間、最有效的方法對付應試;另一方面最大限度地拓展素質教育的空間。這是可以做到的。當然,前提是教師有一定的能力和很強的責任心。這一屆學生由于受兩校合并影響,學生數(shù)量多,生源質量下降,優(yōu)秀的師資較少。我剛剛接手時,就暗下決心:規(guī)規(guī)矩矩做人,踏踏實實做事!三年來,我一直擔任一個班的數(shù)學教學工作,始終站在教學的第一線,與老師們摸爬滾打在一起。在考核的各項指標上,都要求自己名列前茅,不能落后于其他教師。教研課我?guī)ь^上,率先示范,以自己強烈的責任感來帶動老師。我經常與老師交心,促進他們責任心的提升,為這一屆學生取得圓滿的成績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教育工作者要有一顆奉獻的心。對我來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家常便飯。從擔任分管校長的那天起,我就知道,作為一個教育管理者,事業(yè)、工作、生活的取舍是無法用加減法計算的,平時要求老師做到的,我自己要率先做到。帶初三畢業(yè)班這一年,正趕上兒子上高三,但我仍堅持6∶30之前到校巡視,即使是兒子高考期間,也不例外。愛人有時開玩笑似的埋怨我:對學生比對兒子親。也是在這一年,因為一次交通事故,我尾椎骨裂,醫(yī)生要求我臥床休息,可一想到學生臨近中考,我便咬著牙堅持上班。不能騎車,就坐車上班;在辦公室不能坐著,就站著。領導、老師知道后都勸我回家休息,我拒絕了。我?guī)ьI管理團隊,用愛心去融化教師,用關心去幫助教師,用真心去擁有教師,用誠心去感動教師。我們分管級部的全體教師都拋棄個人得失,安心工作,樂于奉獻,整個隊伍風氣正、勁頭足。
教育工作者要有一個創(chuàng)新的腦。為了統(tǒng)一教育思想、明確教育目標、形成教育合力,針對這屆學生,我們在全體教師中依次開展了三次教育思想大討論:初一時,就“如何利用好學生富余時間”開展討論,使學生愛學;初二時,就“如何把學生的思想工作做到細處”開展討論,使學生想學; 初三時,就“如何把更多的時間還給學生”開展討論,使學生會學。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也結合這一屆學生的實際,我們提出德育創(chuàng)新工作思想,把“有效德育”放在工作首位。學生的思想工作解決了,班風學風好了,學習質量自然就上去了?!澳サ恫徽`砍柴工。”我們不僅開展了“英語節(jié)”“體育節(jié)”“科技節(jié)”“親近自然周”等一系列活動,而且通過班級文化布置,讓每塊黑板、墻壁說話,使學生除了得到知識、提升能力之外,更能得到很好的思想教育和情操陶冶。
總之,教育需要的實在太多,但最需要的是我們強化責任、樂于奉獻、不斷創(chuàng)新。只要我們不斷追求,教育夢一定會實現(xiàn)。
(作者為江蘇省高郵市城北中學副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