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阿以旺是新疆和田傳統民居的一種獨具特色的形式,阿以旺廳就是阿以旺傳統民居的中心庭院位置,在四周矗立房柱,然后再通過房柱與梁相接,由一個最具特色的天窗,構建一個獨立、寬敞、明亮的空間。阿以旺在維語中,意為“明亮的所處”。形成阿以旺廳主要是因為當地的地理環境和文化影響,當地地理環境惡劣,風沙大,降雨少。新疆和田維吾爾族在歷史上曾信仰過薩滿教、襖教、拜火教、佛教、伊斯蘭教等,其中伊斯蘭教的對新疆的影響深深滲透于維吾爾族的經濟、政治、文化、建筑之中,阿以旺廳的形成也會受到當地文化的影響,形成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關鍵詞:阿以旺傳統民居、阿以旺廳、氣候適應性、防風沙、采光
一、阿以旺廳的自然文化背景
新疆和田地處塔里木盆地,位于天山與昆侖山之間,再加上深居大陸,遠離海洋,形成了典型的大陸性氣候。地形是南高北底,北寬南窄,由南向北傾斜,是喀拉喀什河與玉龍喀什河的沖積平原。海拔在1300~1450米之間。這里有著中國最大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夏季炎熱干燥,冬季嚴寒酷冷,由于其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降水少,風沙強,年均降水量只有35毫米,年均蒸發量高達2480毫米。四季多風沙,每年浮塵天氣220天以上,其中沙塵暴天氣在60天左右,月均降塵124噸/平方公里。在這種常年多風沙的地帶,逐漸形成了和田地區最具有當地特色的阿以旺民居。和田傳統阿以旺居民通過封閉式、內庭式的平面布局達到抗風沙、防曬、隔熱的效果。阿以旺式民居,主要分布在沿塔里木盆地沙漠邊沿的城鎮和農村,主要出現在和田、于田、墨玉、民豐、莎車、喀什、庫車、拜城等。
二、和田傳統阿以旺民居主要空間
由于新疆和田夏季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極大,冬季則嚴寒酷冷,和田傳統阿以旺民居空間主要分為夏室和冬室兩種類型,主要有阿克賽乃、阿以旺廳、辟希阿以旺、開攀式阿以旺、冬居室、夏居室、廚房、雜用房、戶內外活動區、牲畜區、種植區等空間。阿以旺廳則屬于典型的一種夏室類型,是一種帶有天窗的夏室(大廳),也是和田阿以旺民居中最具當地特色的室內空間。
三、阿以旺廳的演變
由于新疆和田地區屬于干熱的氣候特征,和田地區的民居建筑對于其特有的
氣候進行相應地適應。最初和田傳統民居是無屋頂的中心庭院,隨著經濟的發展,為了更好地阻擋風沙,就將中心庭院加蓋,又因為維吾爾族喜歡接近大自然,保持采用大自然的光線,因此阿以旺廳的頂面高于原來的屋頂,運用高側窗采光。最初的阿以旺廳的屋頂和窗戶運用木刻窗花做裝飾,隨著生活水平提高,現在阿以旺廳的高側窗更多采用玻璃材料,采光效果更好。這種高側窗的阿以旺廳比起以前露天的中心庭院起到更好地防風沙作用,又不失采光效果,因此這種阿以旺廳被一代代傳承至今,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田也慢慢出現現代化的房子,而現代化的房子并沒有很好地考慮當地的自然環境,不能起到夏季隔熱、冬季御寒的效果,因此當地的居民還是愿意居住在傳統民居里,原因是傳統民居有厚厚的生土墻在冬季時能夠抵御寒冷和儲存熱量,在夏季能避免高溫。加上高密度的建筑聚落布局避免陽光直射增加房間內部的陰影區域,也能起到保溫隔熱的作用。
四、阿以旺廳的建造和用途
和田傳統阿以旺民居主體部分由柱基、地梁、梁、坊、柱、椽、檁、樓蓋等組成,阿以旺廳的屋頂和高側窗均以木框架為支撐體,以生土加干草為填充體,原因易就地取材,能更好地營造出適應和田當地極熱極寒的氣候。阿以旺廳地梁處于房屋的四周和中部的木柱下端,柱子的兩頭都削出頭,上方插進上梁,下方插進地梁上。阿以旺廳內通常會設有四根柱子,這四根柱子是必不可少的,原因在于天窗大多為四方形,四方形的每個角正好對應一根柱子,柱子上端則有托盤支撐著房梁,梁上方是高側窗,高側窗上便是房頂,由此可見,這里的柱子既能支撐天窗也是整個阿以旺廳的頂梁柱。阿以旺廳的支撐柱多為四方形且較細,少量家庭用圓形的柱子,與中國古代木結構建筑有相似之處。
阿以旺廳主要是待客就餐,同時也是親友日常納涼休閑、夏日夜談、兒童嬉戲及婦女紡織的輔助空間。每逢佳節喜慶,阿以旺廳則會成為維吾爾族人民載歌載舞的娛樂空間。阿以旺廳會在民居設計時就預留有較大的空間,方便待客、娛樂。阿以旺廳面積大、層高較高、光線好、通風性好,一般在40~50平方米左右,最大的能夠有80~100平方米,最小也能達到30平方米。阿以旺廳既可用于室內的起居空間,也是當地居民夏季最好的室內活動空間。
五、阿以旺廳高側窗和炕的形式
阿以旺傳統民居主要出現在和田地區,處于一個多風沙、夏季炎熱、冬季寒冷的區域,當地民居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要能達到防風、防塵、隔熱、御寒的目的,所以逐漸形成以和田地區最有名的阿以旺民居。阿以旺民居結構通常是以阿以旺廳為中心,其他房間往往圍繞阿以旺廳布置,形成封閉式、內庭式的平面布局。阿以旺廳的高側窗(天窗)則高于四周屋頂,天窗一般會有2~5層左右,根據不同的家庭條件和主人的喜愛來設置天窗的層次。高側窗的高度一般在兩米左右,這樣可以起到自然采光、通風、防風沙的目的,也是一種最簡單、最經濟地自然空調。和田當地的環境不適合開太多或者太大的窗戶,首先是不利于夏季隔熱,和田夏季陽光毒辣,如果直射到房間內會導致房間內很熱,又因為晝夜溫差大,冬季寒冷,窗戶過大會導致晚上或冬天不易保暖御寒,一句俗語就能表明,新疆是早穿棉襖午穿沙,圍著火爐吃西瓜。因此和田傳統民居的窗戶一般較少也較小,所以其他房間門窗會開向阿以旺廳,透過天窗照射的光再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反射到民居內的其他房間, 在滿足其他起居采光需求的同時,也能達到防寒、隔熱的目的。也有少量門窗朝外開,朝外開的窗戶通常較小,離地面比普通現代房子高,這樣陽光不會直射到房間內的地面,只會直射到房間內的墻面,如此則能起到夏季避暑、冬季保溫的作用,阿以旺民居主要采光是通過阿以旺廳的天窗來采光。白天可以通過自然光來照明,晚上則用燈光來照明,天窗通常開在阿以旺廳的中心位置,因此民居也是將照明燈從天窗的頂部中心懸掛到與梁平行的位置,這樣可以更好地給整個阿以旺廳提供照明,這里的燈因家庭經濟條件而異,有懸掛普通的燈泡,也有歐式吊燈。
阿以旺廳內矗立房柱,房柱和墻體之間還會設有通往臥室的通道,阿以旺廳內的炕則圍繞房柱設計并留出通道,一般阿以旺廳會設有2~4個炕,炕高一般為45厘米。這里的炕都為束蓋炕,束蓋炕外形像炕,卻是一種實心的炕,是不能加熱的土炕,炕上會鋪設地毯,炕的墻面上會貼有一米左右的植物花紋墻紙,而在冬室炕的墻面上則是掛毯,能起到保暖作用。因為阿以旺廳是夏室,所以多為壁紙形式,貼壁紙是為了在炕上休息聊天時,人靠在墻面時既可保護墻面又能讓衣服不直接與墻面接觸,還起到裝飾大廳的作用,阿以旺廳的炕不僅可以作為日常休息之處,也是平常親友活動的主要場所。
六、阿以旺廳的裝飾紋樣
新疆維吾爾族在歷史上曾信仰過薩滿教、襖教、拜火教、佛教、伊斯蘭教等,其中伊斯蘭教對新疆的影響深深滲透于維吾爾族的經濟、政治、文化建筑裝飾之中。漢族裝飾紋樣會用小動物圖案和一些青少年崇拜的偶像畫像,但維族的裝飾紋樣上,禁止帶眼睛的動物圖案,這是伊斯蘭教禁忌偶像崇拜之故。維吾爾族一般以花卉、植物的枝、葉、曼、果實圖案紋樣,并以四方形、圓形、菱形、三角形、星形、新月形、鋸齒形等各種各樣的幾何形,喜歡紅、藍、綠、黑、白色等。
因維吾爾族天性好客,喜群聚生活,阿以旺廳又是主要待客場所,所以當地人對阿以旺廳的裝飾也是非常注重。阿以旺廳的大門一般為雙開門,和田的門上裝飾以幾何紋樣較多,主要為立體的菱形紋。最初的阿以旺民居的窗戶主要是木欞窗,現在多為木格窗中鑲嵌玻璃,受伊斯蘭教的影響,則會出現拱形門窗。由于和田的日照時間長,陽光毒辣,窗戶上貼有植物紋飾的窗花來遮擋陽光,窗花的顏色一般較為鮮艷,這與維吾爾族喜好有關,喜歡大自然的顏色,象征著生機勃勃。也有采用窗簾來遮擋陽光,窗簾多選擇歐式風格,裝飾紋樣多為植物花紋和莖蔓,會有波浪式的幔頭,窗簾的下邊緣有些會有裝飾花紋且處理成波浪式,體現出窗簾的層次感和民族特色。柱梁上和天窗屋頂會有木雕花作為裝飾,裝飾紋樣主要為幾何紋和植物紋,幾何紋有網格紋、三角紋、曲波紋等可變的幾何紋樣,植物紋主要有花卉、果實、葉曼等。
七、結語
阿以旺民居作為和田地區300余年歷史的特色民居,其中阿以旺是以當地特有的傳統技藝、地域材料及構筑方式搭建的和田田傳統民居。阿以旺廳則是阿以旺民居最具特色的室內空間,阿以旺廳有名的天窗,既能達到采光、防曬、隔熱、防風沙目的,又充分體現了民居建筑與當地文化與自然氣候的融合,可以說是和田地區當地居民匠心獨運的智慧結晶。通過對阿以旺廳新疆地區這一獨具特色而又極富智慧的建筑的研究,給予我們特別的啟示,在新時期的建筑設計中,只有將自身的設計與當地的自然環境及地域文化相融合之后,才能建成與自然、人文相協調的現代民居。
參考文獻:
[1]王川.新疆阿以旺民居的氣候適應性的研究[D].北京服裝學院,2011.
[2]陳震東.新疆民居[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2009.
[3]母俊景.新疆維吾爾族傳統民居建筑技術與藝術特征研究[D].新疆農業大學,2009.
[4]張健波.新疆阿以旺民居的營造法式與藝術特色[J].藝術史與民族藝術,2008,(04).
[5]陸元鼎.中國傳統民居與文化[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1.
[6]高歡.傳統民居的氣候適應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3.
[7]孫曉琳.新疆民居“阿以旺”的建筑特點淺析[J].科學之友,2013,(02).
[8]孟福利,岳邦瑞,劉萍.鄉土材料在和田“阿以旺”民居中的應用[J].北方園藝,2014,(03).
[9]張濤.國內典型傳統民居外圍護結構的氣候適應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3.
作者簡介:
楊園園,新疆師范大學美術學院2014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工藝美術創作與理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