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83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6)12-000-02
摘 要 啦啦操作為一種集運動、娛樂于一體的體育運動項目,對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具有重要促進作用,不僅能夠強健學生體魄,更重要的是能夠通過團隊協作的表現形式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近年來,啦啦操逐漸在各大高校興起,成為體育類教學課程重要的一部分,但是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使得高校啦啦操的發展存在諸多問題。本文對造成高校啦啦操發展不順暢的因素進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相應的解決路徑,希望能夠為高校啦啦操的良性發展提供一些可參考意見。
關鍵詞 高校 啦啦操 影響因素 解決路徑
啦啦操運動由于其極具張力性的表現風格,受到高校學生的廣泛喜愛,其將運動與音樂實現了完美融合,并且采取團隊表演的形式,與當下高校學生追求自由娛樂的特點相適應。此外,還能滿足對于學生強健體魄的鍛煉需求,啦啦操也就成為頗受學生歡迎的一種體育鍛煉形式。但是,由于啦啦操在我國興起時間較短,高校在推行啦啦操的過程中存在一系列問題,影響了啦啦操在高校的進一步發展。本文從影響高校啦啦操發展的因素入手,進而提出促進高校啦啦操發展的策略。
一、影響高校啦啦操發展的因素
(一)專業師資力量缺乏
師資力量缺乏是當前我國各高校在推行啦啦操的過程中存在的普遍性問題。由于啦啦操在我國發展時間較短,高校在進行啦啦操教學的過程中,很少啟用專業的啦啦操教學人員進行課程教學,許多高校由于對啦啦操缺乏全面性認知,忽略了啦啦操教學人員專業性的重要性,因而導致啦啦操教學人員多為專業性存在缺陷的體育教師或者健美操老師。雖然體育與健美操專業與啦啦操專業在基礎教學方面存在一定的聯系,能夠完成基礎性啦啦操教學,但是由于存在專業性差異,在進行音樂的選擇以及舞美編排的過程中,非專業啦啦操人員很難掌握其精準度,無法彰顯啦啦操的真諦。
(二)學校重視不足
啦啦操的發展需要專業的服飾以及訓練器材的物力投入,而且啦啦操競賽還需要報名費用以及食宿費用等資金的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與物力的投注使得啦啦操在高校的落實受到了一定的制約。因為當前各高校更加重視對傳統體育項目的支持,對于啦啦操這種新型體育類項目的認知尚不完善,因此對于啦啦操的扶持力度較弱,造成啦啦操的發展無法獲取強大的物質與人員力量的支撐,發展一直處于受限階段。
(三)缺乏后備力量
啦啦操作為一種專業性較強的體育項目,對于運動員的柔韌性以及節奏感的要求較高,尤其對于技巧性啦啦操而言,需要運動員從少年時期就投身于啦啦操的訓練,只有這樣才能夠逐漸達到高水準的啦啦操標準。但是,在我國,啦啦操的引入時間較短,加之啦啦操多被設置為高校課程,啦啦操運動員的水準難以達到較高標準。而且啦啦操運動員只是在高校期間進行啦啦操的學習和訓練,在高校畢業后很少有人堅持進行訓練,后備力量的缺乏使得我國啦啦操的后續發展存在較大問題。
(四)缺少專業資源
啦啦操起源于歐美國家,在2002年才被引入我國,較短的發展時間對于我國啦啦操的發展來說是一種重要限制,這說明我國對于啦啦操的認知尚處于不斷發展階段,對于啦啦操的訓練以及后續發展尚處于不斷摸索時期,自身經驗嚴重不足。其中,更為重要的是我國啦啦操發展缺少專業的資源支持,高校在進行啦啦操教學的過程中,缺乏對啦啦操競賽以及評分規則的深入掌控,因此啦啦操的編排在很多情況下難以迎合國際競賽對于啦啦操的要求,導致我國啦啦操難以真正出彩。
(五)不同種類啦啦操發展失衡
啦啦操分為技巧性與舞蹈性兩種類型,其中,技巧性啦啦操強調專業性,對于運動員的自身要求較高,難度系數較大。比如,技巧啦啦操要求翻、拋、舉等動作必須成套出現在表演當中,高強度的表演動作、高度的危險系數加之長效的訓練時間,使得技巧啦啦操在我國高校的推行存在一定的障礙。因此我國當前各高校多選擇舞蹈性啦啦操進行推廣,這也導致我國高校不同種類啦啦操的發展存在嚴重失衡狀況。
二、高校啦啦操運動發展的策略
(一)加強師資建設
專業性師資力量的引入是解決當前高校啦啦操發展問題的首要舉措,只有加強啦啦操的師資建設,在教學源頭實現專業性,啦啦操的后續實施發展才能夠得到顯著保證。因此,高校需要建立啦啦操專業人才引進機制,保證啦啦操教學人員的專業性。此外,還需要定期對學校啦啦操教員開展專業知識培訓,保證高校啦啦操教員知識技能的與時俱進性。與此同時,高校還需要不斷加強與歐美先進啦啦操高校的交流溝通,不斷積累教學經驗,為實現我國啦啦操的高標準打下基礎。
(二)提供訓練場所及設施

由于啦啦操在我國高校的推行過程中存在諸多障礙,因此,想要實現高校啦啦操的長足發展,高校需要充分發揮自身主動性,對啦啦操投注高度重視。訓練場所以及基礎設施的設置是實現良好啦啦操教學的前提,專業性的基礎設施不僅能夠保證啦啦操教學的科學性與專業性,激發學生的訓練熱情,而且還可以降低啦啦操運動員受傷的危險性。因此,高校應該保證對啦啦操基礎設施的有效投入,定期對基礎設施進行維護與更新,彰顯啦啦操訓練教學的專業性。
(三)儲備后備力量
高校啦啦操只有具備充足的后備力量,才能夠實現啦啦操的持續性推廣。為了保證高校啦啦操發展的長效性,提升啦啦操運動員的專業性,高校應該致力于對啦啦操后備力量的儲備,以此實現高校啦啦操的可持續性發展。高校可以通過多種途徑進行后備力量的儲備,比如,高校可以與各個初中與高中學校建立合作聯系,通過簽署《啦啦操運動員培養協議》,各個合作中學應高校需求開設啦啦操課程,高校對于有啦啦操特長的學生提供相應的加分特權。這樣不僅可以保障高校對于啦啦操運動員的數量要求,還可以有效提升啦啦操運動員自身的專業性,對于技巧性啦啦操運動員的培養提供了有力保障,并且為解決啦啦操后備力量缺乏的問題提供了可執行性措施。
(四)建立獎勵機制
當前高校學生對于體育項目的興趣度較低,加之大多數高校對于啦啦操沒有設置學分要求,因此對于啦啦操的參與度較弱。所以,想要實現啦啦操推行的普遍性,高校可以通過建立獎勵機制,對學生產生激勵作用,以此推動啦啦操的進一步發展。比如,高校可以將啦啦操作為高校學生基礎課程,并設置一定的學分要求,通過這種強制性要求保證高校學生對于啦啦操的高度參與,與此同時還可以保證學生啦啦操的學習時間得到有效保障。另外,高校還可以針對學生通過參加啦啦操競賽獲得的榮譽進行加分獎勵,對學生獎學金的獲得產生影響。通過系列獎勵機制可以有效滿足啦啦操對于參與人數以及學習時間的要求。
(五)構建科學訓練體制
高校若想實現啦啦操的長足發展,就需要保證不同項目啦啦操的平衡發展。科學的訓練機制是推行啦啦操不斷發展的重要舉措。首先,高校應該明確不同種類啦啦操在本校培訓中的分布比例,以此為依據方可實現之后不同項目間人力、財力與物力支配的科學性。其次,高校需要參考國際啦啦操訓練體制對啦啦操訓練時間進行分配,保證啦啦操訓練的高效性。最后,高校還需要成立啦啦操競賽輔助小組,專門負責研究國際啦啦操競賽的規則要求,便于對本校運動員的日常訓練以及參賽動作的設計進行指導,以此促進我國高校啦啦操的標準與國際接軌。
三、結語
高校啦啦操的發展已經初具規模,但是距離國際高標準還有一定的距離。對于高校啦啦操的發展而言,高校自身的態度是影響其發展的重要因素,高校需要發揮自身主動性,保證對于啦啦操的人力、物力以及財力支持,著眼于啦啦操的未來發展趨勢。明確影響高校啦啦操發展的各項因素,并針對其采取相應策略,以此實現高校啦啦操發展的長效性。
參考文獻:
[1] 雷星.淺析高校啦啦操運動發展存在的問題和解決路徑[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5(16).
[2] 郭虹.高校啦啦操運動開展現狀及發展策略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5(12).
[3] 曾健.綿陽市高校啦拉操開展現狀的研究[J].神州.2011(29).
[4] 周志俊.啦啦隊運動快速發展的價值學定位[J].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