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耀邦1965年2月赴陜南安康等七個縣調研,針對當時的社教運動,起草《電話通訊》,提出解放干部的“四個一律”,受到全省歡迎。我的外公白瑞生時任陜西省委副秘書長,陪同胡耀邦調研,經歷了此事的全過程。現根據外公晚年的回憶、當時的筆記和相關資料,將這件事的來龍去脈作一梳理。
胡耀邦赴陜背景
文革后主持陜西工作的王任重曾說,在社會主義教育運動期間,陜西省“左”的程度和惡果超過全國其他省份。1964年,陜西省逮捕6470人,拘留5000余人,開除公職的干部和教師1450余人,開除黨籍的黨員3200余人,是1949年以來開除黨員黨籍最多的一年。西北局主要負責人親自坐鎮指揮陜西省長安縣社教工作點,抽調中央局、省委、市委三級干部16400余名,發動群眾清查漏劃地主、富農,深挖階級異己分子和蛻化變質分子,進行“民主革命補課”和奪權斗爭。在隨后開展的四清運動中,號召基層干部坦白、檢舉、揭發,通過清理賬目、財務、糧食及進行外調,清查干部多吃多占、貪污盜竊及其他違法亂紀行為,對四不清干部,發動群眾反復批判、斗爭,責令退賠,根據坦白和退賠情況,定性處理,在此基礎之上,整頓領導班子。長安縣社教工作團還獨創了“圍攻根子”的做法,即把貧下中農積極分子放在群眾中揭發和批斗,揭發不出問題又經得起批斗考驗的,才能成為可以依靠的“根子”。1964年第4季度,長安縣區級干部受處分的占45%,生產大隊黨支部書記被撤換的則占到76.2%,長安、延安、西鄉三個社教試點縣共清查出應退賠現金813萬元,平均每個農村基層干部應退賠183元,比陜西省當年人均國民收入122元還多出61元。三個社教試點縣在批判斗爭中共發生自殺事件430起,死亡364人。
陜西省委成立了“思想戰線指揮部”,下設“清理反黨黨史小組”、“文藝批判小組”和理論學習班,清查所有關于中共黨史和陜西黨史的小說、散文、戲劇、電影、美術、音樂和相關文藝作品,批判本地“毒草”作品和其作者,如長詩《劉志丹》、電影《桃花扇》、戲劇《游西湖》、《趙氏孤兒》、《臥虎鎮》、《破寧國》以及反黨畫、反黨歌曲等。全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陜西省戲曲劇院院長馬健翎在批判中自殺身亡,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西安分會主席柯仲平在受到清查時猝死。著名畫家石魯被整肅得精神失常。黨政機關內部的政治空氣也愈發緊張。西北局發出黨政干部的十條規定,要求黨政干部清查階級成分和階級立場,清理住在黨政機關的干部家屬中的地、富、反、壞分子,將他們遣返回原籍農村接受貧下中農的監督改造,陜西省委某些領導人在1964年冬季對所有省委機關干部進行清查排隊,結果為省級各部、委、廳、局和各地委、行署、縣委縣政府,領導干部班子爛了和有嚴重問題的占干部總數的46%,后再次清查排隊,比例上升到60%以上。
1950年代,陜西省的生產建設在全國屬于中間偏上,而八屆十中全會后,由于比其他省更“左”,恢復“大躍進”創傷進展緩慢。
1964年11月,陜西省委第一書記張德生病重,中央委任胡耀邦代理陜西省委書記,兼西北局第二書記。11月30日,胡耀邦由北京抵達西安,12月14日返京參加全國人大和中共中央工作會議。他走馬到職13天期間,除了參加了4天的西北局社教工作匯報會,其余的全部時間,分別同省委書記處同志、省級各部委廳局負責同志和四個地委書記交談情況,交換意見,另外,他還派了兩名助手到臨潼行者公社兩個生產大隊摸情況,目的是同湖南和河北兩省的基層工作情況做對比,搞清楚“陜西的農業生產為什么上不去”。
12月3日,胡耀邦第一次主持省委書記處會議,討論陜西農業上不去的原因時,他講了幾點看法:(1)陜西省在“大躍進”中的“浮夸風”和“共產風”刮得不大,生產受到的破壞比較小,但是,農田基本建設也上得不快,在三年調整時期,工業下馬過了頭,特別是基礎工業和為農業服務的工業,以至于經濟恢復的物質條件不如其他先進省份。(2)主觀原因,領導生產因循保守,小手小腳。“有一股保守勢力,壓制新鮮事物”“陜西的公購糧負擔過重,你們陜西人老實,不會向中央叫喊”;(3)“社教”問題,捕人多了一些,雙開(開除黨籍和公職)多了一些,面上奪權斗爭打擊面寬了一些。在這次省委書記處會議的討論中,胡耀邦提議陜西省委和省人委要做出以下幾項規定:(1)捕人暫停,但要繼續打擊現行破壞活動和清理積案。(2)雙開暫停,待到運動后期處理。(3)面上奪權暫停,等重新部署后再行動。(4)省、地、縣三級干部下到農村基層,參加生產,領導生產。(5)向國務院申請,將1965年陜西的糧食征購任務由17億斤減少為14億斤。(6)向國務院申請,在陜西建設第一批年產7.5萬噸的小化肥廠五個。(7)向國務院主管部門申請,1965年為陜西增撥3萬噸化肥。會后,胡耀邦提出的前四條很快就實行,后三條也很快得到了國務院的批準,陜西廣大干部和農民普遍支持,他們把解放干部、減少公購糧、增加化肥和派出大批干部下鄉稱為“四喜臨門”。
陜南調研
省委書記處會議討論決定,1965年春節后,書記處書記都下到農村基層,參加地、縣多級干部會議,宣講和落實中央《農村社會主義教育運動中目前提出的一些問題》,即“二十三條”。根據分工,胡耀邦去陜南。
1965年2月6日,是農歷正月初五,胡耀邦與省委副秘書長白瑞生、省公安廳警衛處長艾蘊藥及省委辦公廳速記員郭步越分乘兩輛吉普車,赴陜南調研。
之前胡耀邦在省民政廳的報告中看到,1964年陜西省夏季成災地區的人口有1059萬人,秋季成災地區的人口有745萬人,災情較為嚴重的縣有33個,其中以安康、寶雞、商洛三個專區的部分縣比較嚴重。安康災區每人每月平均口糧在20斤以下的共有132萬人,占全區人口的73%,部分災區已經發生缺糧、斷炊、外流、乞討、浮腫和病餓死亡等現象。據安康專區1964年12月20日統計,斷糧人口達到36000多人,安康縣有浮腫、干瘦病人120多人。紫陽、安康、漢陰三縣還發生自殺、病餓死亡事件11起,平利縣西河公社在11月下旬至12月下旬的一個月,因生活困難發生自殺事件5起。人命關天,胡耀邦下鄉調研的第一站就選在安康地區。
2月7日下午,胡耀邦一行抵達寧陜縣,時任安康地委書記韋明海也趕來寧陜,陪同調研。車子翻過秦嶺時。胡耀邦盯著延綿起伏的群山若有所思,當天晚飯后,在寧陜縣、部、局長會議上,他提出第一要抓糧食,第二要抓山貨土特產。并在匯報中多次插話,講“林業和農業要分開”,“寧陜要大力發展林業,國家缺乏的是木材,不是缺糧食”。指示當地有關部門“做個統計,把山貨和林業加起來,這個收入肯定會大大超過農業生產的。”他還批評當地商業工作不懂得政策,壓價壓級,使得山貨土特產、藥材收不上來。
2月7日上午,胡耀邦抵達石泉縣,下午就在縣委擴大會議上談了學習“二十三條”的問題,當晚驅車趕到漢陰縣。2月8日上午,在漢陰縣委擴大會議上,胡耀邦講到學習“二十三條”,要共同肯定“社教”成績,共同克服缺點,不要說你是錯誤的我是正確的,意為勿獨斷專行,要聽得進去不同意見。下午乘車赴安康,未進城,換乘小輪船順漢江而下到了旬陽縣,當晚在旬陽縣委擴大會議上,胡耀邦提出了“兩手抓,雙豐收”的農業生產方針,即一手抓糧食,一手抓多種經營。2月9日晚,胡耀邦抵達白河縣,第二天上午在縣級黨員干部、公社黨委書記會議上講,你們在兩三年里已經洗過四次澡了,在此次五級干部會上,對一般問題可以不洗了。下午啟程去平利縣,2月11日上午抵達平利縣,胡耀邦一行在縣城關農村視察,下午在平利縣委擴大會議上講了學習貫徹“二十三條”,搞好生產,晚上驅車到安康。12日上午在安康縣委擴大會議上同干部座談,下午在安康專區機關17級以上黨員干部會議上提出“要在政治思想方面放開一些,在領導生產方面放寬一些,在經濟政策方面搞得更活一些”。13日上午,胡耀邦在安康專區和安康縣機關干部大會上講社會主義教育問題和形勢,下午在安康四級干部大會上講學習貫徹“二十三條”及搞好生產。
據外公回憶,胡耀邦在陜西工作期間,經常講“干部就要干,戰士就要戰”。而他自己正是一個實干家和改革者。他工作很勤奮,每天早晨6點起床,晚上12點休息,中午不午休,跟著他下鄉,極少有休息的時間,每到一處,不是先休息、先吃飯,而是先談工作,了解情況。只要他認定是正確的,當機立斷,說了就干,要干就大張旗鼓,雷厲風行,講求實效。
在陜南安康的調研過程中,胡耀邦8天走了7個縣,他不僅對社教運動“左”的方法和后果認識更為深刻,而且對生產凋敝、經濟蕭條、民生困苦有了更直接的感受。在同縣、社兩級干部座談時,它開門見山提出問題,征求意見,一個一個問題排隊,一件一件事情解決。對于一些明顯抓錯了的人和處理錯誤的案件,胡耀邦說:要開一個省、地、縣、社四級書記會議,四級都認為搞錯的,立即糾正,立刻放人,這樣做似乎不太符合組織程序和法律程序,但原先那些案件都沒經過必要的組織程序和法律程序,而且很多沒有定案,采取果斷的手法糾正那些未經合法程序處理的冤案、錯案,有什么不可以呢?
《電話通訊》的產生
2月13日吃過晚飯后,胡耀邦推掉了安康地委和專署的所有安排,在駐地院子里一支接一支地吸煙,散步思考。他找來白瑞生,說要起草個文件。白瑞生按照一般的公文格式起草好后,拿給胡耀邦審閱。他覺得文字較平淡,未能達到預想,于是由他口述,白瑞生記錄,記錄完后,白與速記員郭步越核對過文字,交付胡耀邦再審閱,胡找來了幾位隨行的干部征詢意見。大家表示無意見,胡耀邦簽字,寫下“1965年2月14日2時于安康”。《電話通訊》當天由白瑞生打電話給陜西省委辦公廳,由辦公廳會議科科長楊庚泉記錄,再逐字逐句核對,確認無誤,征求省委書記處書記的意見和建議,由陜西省委辦公廳機要室印發。這份《電話通訊》全文如下:
守一、基平、克倫、章澤、舒同、啟明、肖純諸同志,省委派去各地、縣參加多級干部會議的諸同志,并地委、縣委諸同志:
我進入安康時,察覺一些縣的負責同志,不敢認真按“二十三條”辦事,縮手縮腳,顧慮重重,因此,我采用了日夜加班的辦法,同韋明海等同志,在八天中走了七個縣,同這些縣的公社書記以上同志開座談會,提出問題,征求意見,一個一個問題排隊,一件一件事情落實。據地委同志這幾天反映,多數縣的領導,思想已經進一步解放,到會干部情緒逐漸高漲而活躍。
今天,聽到一些專區和縣開會的情況,據說有的縣的多級干部會議開得冷冷清清,講解和議論“二十三條”時,照本宣科,不聯系實際,不敢大膽解決問題。因此,到會干部情緒低,心不在焉,對省委這次工作會議決定的一些問題有所懷疑。
多縣的多級干部會議都只剩下幾天了。我認為現在是個關鍵時刻。如果我們在這個關鍵時刻不采取對黨對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那么,今年的生產計劃就要落空,我們就要犯極大的錯誤。

為了把會議開好,根據安康地區的經驗,我認為要著重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省委和地委派到各縣參加會議的同志,必須立即同縣委一起,共同負責對縣的社教工作做出肯定的估價,說清楚哪些問題做對了,哪些問題有缺點,并明確向大會宣布,以便統一思想。只要大多數同志同意,即使將來證明某些問題說得不盡恰當,也一概不追究責任。
(二)為了正確地貫徹“二十三條”中關于干部問題的政策,應該向到會同志明確宣布:(1)凡屬從社教以來被處分過重的干部,一律實事求是地減輕下來。最好選擇幾個典型,經過大家討論,重新做出決定,并在大會上宣布。(2)凡屬停職和撤銷工作但尚未處理的干部,一律先放到工作崗位上去,待問題完全查清或經過一個時期的考驗再做結論。(3)凡屬去年以前犯有某些錯誤但已經交代過的在職干部(包括脫產和不脫產的干部),不再在這次會議上“洗手洗澡”。只要做好工作,搞好生產,將功補過,就一律不咎既往。(4)凡屬這次縣的多級干部會議后,繼續干壞事的人,不管職務高低,一律從嚴處理。只要我們掌握了這四條,我們就不會犯什么“左”的錯誤,也不會犯什么右的錯誤。
(三)學習和討論“二十三條”要抓住精神實質,要明確和解決幾個主要思想問題,不要咬文嚼字,不要搞煩瑣哲學。要告訴大家,“二十三條”不可能一次學透,要繼續在實際工作中去學,今年冬季開多級干部會議時還要學,明年還要學,要學多少年。因此.學習和討論到一定時候就要停下來,轉到討論今年的生產問題上去。
(四)中央減輕了我省今年的糧食征購任務,這對搞好今年的生產是一件大事。要明確告訴大家,中央之所以減輕我們的征購任務,是為了使我省農民有充裕的口糧,有充沛的干勁從事生產,并且使多種經營更好地發展起來。這個任務不會變。至于我們把工作搞好了,今年大豐收了,征購任務也不再增加,而是采取:(1)由各大隊、生產隊自己搞儲備糧;(2)由各大隊、生產隊自己用來擴大發展集體的飼養業;(3)由省上考慮采取議價收購的辦法收購一部分。同時,各縣同志必須按省委、地委分配的征購數字,向大會宣布,并經過大會討論后一道落實到大隊,縣上、公社和大隊都不許再行追加。大隊干部回去后,也要向群眾宣布本大隊的征購任務,以便調動廣大社員的積極性。
(五)今年我省農業的增產方針應該是:“兩手抓,雙豐收。”即一手抓糧食,一手抓多種經營。關中地區,主要是一手抓糧食,一手抓棉花;陜南地區,主要是一手抓糧食,一手抓山貨土特產的發展;陜北地區,主要是一手抓糧食,一手抓造林和畜牧業。我省山地荒坡面積大過耕地幾倍、十幾倍,各縣同志一定要用算賬的辦法,鼓舞大家樹雄心,立大志,從今年大搞基本建設著手,為幾年后從山地荒坡上大大增加收入打基礎。“過一年算一年”的思想完全錯誤的。對這個問題,我們同一些社員和基層干部在認識上可能有矛盾,他們看不遠,想不深,我們一定要向他們反復地做說服教育工作。不要因為他們不積極,我們也就畏難起來。
(六)要把大會開活。開活的一個重要辦法,就是要選擇一批增了產的典型公社、典型大隊,請他們在大會上做報告,大大介紹他們的增產經驗,省、地委參加會議的同志,縣上的同志,都要細心地聽取他們的介紹,并且大大表揚他們。還要明確宣布,他們就是當地的活“大寨”,是其他社、隊學習的榜樣。一切領導增產的干部,特別是在困難條件下領導增了產的干部,就是好干部,就是真正過得硬的好干部。要使大家認識,社會主義革命的根本目的就是發展生產力,只有生產不斷發展,才能談得上大好形勢,只有領導群眾增了產,才能稱得起是為人民忠誠地服了務。請報社的同志,大量報道這次各縣多級干部會議上選擇出來的增產典型,推廣他們的經驗,鼓舞廣大干部的革命干勁。
(七)我們沿路看到一些城鎮冷冷清清,手工業不興旺,沒有就業的人不少。不知其他各縣是否存在這種情況,如果存在,必須認真加以解決。解決的主要辦法是:(1)活躍集市貿易;(2)發展人力畜力的短途運輸;(3)切實解決手工業的原料供應;(4)改進產業部門的經營管理。關于集市貿易問題,要明確告訴大家: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國營商業和供銷社不可能完全代替農民之間互通有無的集市貿易。農民相互之間為買而賣的小額交易,不是什么投機倒把。農民多余的農副產品,我們的供銷社不可能全部收購回來,如果我們對集市貿易管得過死,就會影響農副業生產的迅速發展,手工業也還可能萎縮,這對國家、對人民都是不利的。
(八)還要提醒大家注意:算大賬,抓關鍵,向前看。我感到一些同志,思想不開闊,在政治思想方面摳得過碎,在領導生產方面想得過窄。他們不是高瞻遠矚,大刀闊斧,而是顧慮重重,小手小腳。應該號召大家在政治思想工作方面放得大一些,在領導生產方面想得寬一些。在政治思想方面放大一些,主要是:(1)不要著重歷史問題,而要著重現在的表現;(2)不是著重“洗手洗澡”中已經交代出的問題,而要著重今后的問題,著重“將功補過”;(3)不是著重枝節問題,而是著重注意大的關鍵問題,注意對黨的方針政策的執行。
在領導生產上想得寬一些,大體有五方面內容:(1)不僅要抓糧食,而且要抓副業和山貨土特產;(2)不僅要搞好今年的生產,而且要為今后的生產大發展積極創造條件;(3)不僅要認真注意現在的經驗,而且要汲取和創造新的經驗;(4)不僅要注意增加生產,還要注意為生產服務的商業、交通、財政等問題;(5)不僅要有具體措施,而且要有廣泛的、持久的、扎扎實實的群眾運動,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總之,要引導大家努力往前奔,朝氣蓬勃地去干工作。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意見。因為各縣的情況不同,只能作為你們的參考。如果你們覺得和你們的情況不符,可以不傳;如果你們覺得還有一些問題必須注意,就請你們補充。長安、西鄉、延安三個點上的工作,請你們和社教工作團的負責同志另行研究和安排。
總之,我的意見是,各縣的多級干部會議是今年增產的一個關鍵會議。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必須按中央工作會議制定的方針政策開好。
你們的會議情況和問題,望及時向省委書記處通氣。

2月14日吃過早餐,胡耀邦一行乘車經七里溝,向漢中進發,抵達石泉縣。在石泉他再次提出要在政治思想方面放寬一些,即不要著重于歷史問題,歷史問題弄清楚,要重在表現;不要著重于已經交代過的錯誤問題,要著重于今后的將功補過;不要著重于枝節問題,要看重大的關鍵問題,即黨的政策、方針問題。他同時提到“今天省委有一個電話記錄稿,接到后要很快研究一下”。就在當天,外公白瑞生接到省委通知,要求立即趕回西安,省委另指定副秘書長林牧來石泉,陪同胡耀邦繼續調研。
這份《電話通訊》,是胡耀邦在陜西超前改革的小試牛刀,他認為社會主義革命的根本目的,就是發展生產力,只有生產不斷發展,才能談得上大好形勢,只有領導群眾增產,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為人民服務。但在現代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階級斗爭屢屢擴大,每次運動都產生大量的冤假錯案,人的思想也常常受到專制主義的禁錮,所以,解放思想、解放人就成為最關鍵的先決條件。胡耀邦博覽群書,勤于思考,具有遠見卓識,他在中央蘇區肅反中受過傷害,在后來的政治運動中也受過批判,但他始終保持尊重個人,同情、愛護、助人而不整人的善良天性,具有無私無畏、敢作敢為的獻身精神,1965年如此,1978年以后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