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北京某創新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北京某醫院管理有限公司均為醫療咨詢公司,同屬于××集團,共有員工600余人,他們絕大部分假扮成醫生,通過微信、營銷QQ等新媒體軟件和商務通軟件,為××集團旗下至少20家醫院“招攬患者”。
“美女醫生”占領微信“附近的人” 2015年11月14日,28歲的方輝(化名)從北京某創新網絡技術有限公司辭職,因為“良心不安”,“我們根本就不是醫生,病人被我們忽悠就診,任由醫院掏空腰包”。在這家醫療咨詢企業,方輝曾任職“新媒體咨詢”。“什么新媒體咨詢,就是網絡醫托。”方輝說,他從事的崗位就是假扮醫生,通過聊天軟件“勾搭”患者,拉他們進入與公司合作的4家男科醫院進行治療,“病人”到診后方輝會得到相應的提成。一些莫須有的疾病,往往讓患者拿出上萬元。方輝稱,北京某創新公司有將近500人,其中100多人參與網絡排名競價,其余300多人都是“網絡醫托”,通過聊天軟件拉“患者”。記者在北京四環內數十個地點測試,在微信“附近的人”中搜索,大量帶有“男科咨詢”、“婦科”等字樣的微信號出現,個個都是美女醫生或美女護士頭像。讓男性側目,引發他們對美女醫生的獵艷心理,是網絡醫托們精心設計的一環。“全國各地的民營醫院都在學習這個模式,那些線下醫托和網絡醫托相比,都是小兒科了。”方輝介紹,這樣的“咨詢醫生”已覆蓋了北京、上海以及昆明、成都等一二線城市,正不斷向三線城市擴張。
“我們和患者玩的就是文字游戲” “美女約嗎?”“約啊,你的性功能怎么樣?”2015年12月28日,北京某醫院管理有限公司新媒體二部主管章蕾(化名)在工作群中分享了一段邀約患者的新“話術”。上述“話術”提示,遇到患者提出約會,“咨詢醫生”要直接詢問對方有沒有男科病、性功能如何,而后便會自然轉入治療的話題,向對方介紹前列腺病、性功能障礙、生殖器官感染等病癥,對方很容易對號入座。除了使用釣魚的方式,北京某醫院管理有限公司另一吸引患者的“法寶”,是“夸大危害,捏造概念”。“老咨詢”張麗(化名)說,直到患者發來自己的個人信息和手機號,繼而得到就診號,這樣的一次對話,在業內被稱為“有效對話”。“其實,我們和患者玩的就是文字游戲”,2015年12月11日,在進行了簡單的培訓后,章蕾對3名新員工說,與患者聊天,不要告訴他們具體的治療方法,只暗示有多種方式治療即可。要多用專業術語,比如前列腺炎的治療方法有很多,有前列腺灌注、微波、體外短波等。這樣有利于后期醫生在患者身上“開發”,誘導患者多消費。張麗手上同時經營50多個微信號,有6部手機。其他用來咨詢的手機數量,少則3部,多則8部,另外還有數量不一的營銷QQ和普通QQ賬號。北京某醫院管理有限公司網絡二部“咨詢”們的手機中統一安裝了游天下、微信、QQ、陌陌、微聚等社交軟件,一臺機器可同時登錄兩個微信賬號,并可通過軟件定位到任何地點。也就是說,即使記者在北京與云南的“患者”聊天,顯示的定位也是云南。
到診提成40~300元/人 2015年12月11日,主管章蕾向員工們公示的昆明新媒體績效方案顯示,消費滿300元,算有效到診;有效到診2個以內,提成200元/人;有效到診3~5個,提成250元/人;有效到診6個以上,提成300元/人,一次性獎勵500元;有效到診8個以上,提成300元/人,一次性獎勵1000元;消費100~299元,提成100元/人。而北京某創新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北京某醫院管理有限公司商務通咨詢的到診提成在40元~100元/人。章蕾說,“咨詢”和醫院共用一個掛號系統,患者到診,醫院方面就會在系統內提醒“咨詢”,“病人已到位”。2015年12月是“咨詢”宋誠(化名)在北京某創新公司工作的第二個月,他招攬的到診患者共4人。他所在部門的老員工一般一個月到診10人左右。“到診11人,一個月可以拿到7200元。”宋誠說。
北京某醫院管理有限公司網絡二部預約后臺數據顯示,從2015年3月起至12月18日,公司共為昆明某男科醫院等4家民營醫院招攬“患者”949人。記者了解到,在一線城市,“網絡醫托”公司在一名患者身上平均能拿到1200元提成。醫院的利潤也相當可觀,平均一名患者可以“開發”到6000元,乃至數十萬元。
依據北京警方公布的關于醫托的調查顯示,線下醫托通常從患者消費中拿走70%以上的提成,顯然這些醫院使用網絡醫托的成本更低,范圍也更廣。北京某醫院管理有限公司網絡一部項目主管兼網絡二部項目總監李某透露,與該公司合作的醫院都是××集團的,“錢不會給外人賺”。2015年12月26日晚,××集團12周年年會上,北京××公司總裁蘇某說,××集團旗下已有200多家醫院,遍布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