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在書店里偶然瞥見一本名為《恰到好處的幸福》(畢淑敏著)的散文集,當時看到書名不禁思忖了片刻,“恰到好處”這個詞用得真好!“縱有千間房屋,夜間無外一床安宿;縱有萬畝良田,一日終究只需三餐”。忙忙碌碌的我們總是在渴求著更多的東西,似乎很容易忘記“恰到好處”也是一種滿足。“恰到好處”是一門學問,運用到生活中能成為一種生活美學,運用到為人處世上能成為一種人生哲學,運用到商業領域能成為一項市場準則,運用到設計行業也不失為一種設計技巧……
德國建筑大師密斯·凡·德·羅提出的“Less is more”理念從某種層面上來說,其實與“恰到好處”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少即是多”的核心是簡單,它反對過度裝飾,因為簡單的東西往往能帶給人更多的享受。當然,不可否認的是如今有不少極簡風格的產品往往會流于形式,過分追求產品的“極簡”形態而忽略了產品本身的實用性與舒適度。還有一種情況是過于注重彰顯產品本身的特色,加入了過多非必要的“新穎”元素,反而降低了使用時的方便性。如果能在“恰到好處”的基礎上踐行“少即是多”的理念,再加點小創意,經過加減法后再設計出來的產品可能會更讓用戶覺得耐看、舒心。空間中所擺放的家具也是如此,不管是素雅還是張揚的風格,都不應該喧賓奪主,應與整體空間和諧相容,搭配得宜也會有舉重若輕的效果。本期所介紹的家具,第一眼看上去也許并沒有那么驚艷,但它們也不乏一些美好或動人的細節,隨著歲月變遷也愈發能欣賞到它們的美,這也許就是恰到好處的風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