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英國脫歐公投的結果正式出爐,英國人與歐盟鬧了多年的“離婚”終于成真。正是這一“脫”,在全球資本市場引發的沖擊有點大,甚至超過很多大空頭的想象。
脫歐這只黑天鵝飛出來之后,除了英國的脫歐派,全世界似乎都在嘆息——金融市場真的好夸張——英鎊26日大跌8%之后,27日又大跌3.3%;富時100大跌3.15%,一度暴跌8.67%,27日又跌2.55%……
關于這場危機的演變邏輯是:脫歐直接影響貿易,進而影響經濟,那當然會導致股市的下跌,英鎊、歐元的走軟,美元、日元的相對升值,避險資產黃金、國債的上揚……
關于人民幣,英國脫歐的影響相對比較復雜。由于自5月以來,人民幣就有一個相對美元貶值的趨勢,加上歐美經濟受到脫歐事件沖擊,中國經濟的外部環境可能趨于惡化,這對于中國外貿出口顯然不利。
在人民幣相對歐元、英鎊等大幅走強,并保持與一攬子貨幣基本穩定的格局下,美元走強,人民幣相對美元一定幅度的走貶,也合乎常理。但是對最近幾日的連續大幅貶值要保持警惕,特別要留意央行的態度。
對于避險資產—黃金,由于受到美元報價走高以及人民幣相對美元貶值的雙重影響,國內金價的走強應該是自然的,完全符合我們之前的預期。
關于國債,除了它是避險資產之外,現在為了應對脫歐的事件,各國銀行都嚴陣以待,寬松的流動性下,國債價格一再走強,也是順理成章的。而價位上,相信會沖到甚至突破前期高點附近。
關于大宗商品。按照常識性邏輯,單從脫歐這一因素來看,明顯是利空因素。而實際的走勢是:文華商品指數僅僅24日小跌一天,27日就又大漲2.68%,還有PP等幾個品種漲停,強度過頭,價格一定程度的震蕩回落在所難免。
但是,這再一次佐證了我們前期認為的大宗商品處于相對底部區域的判斷,具有較強的抗跌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商品具有國內主導的特色,比如黑色板塊的螺紋鋼、焦煤、焦炭等。還有一些品種,國內大企業具有較強的價格把控能力,如能源化工中的L、PP、PTA等等。
關于國內股市,我們早先就有一個研究,脫歐這一事件對中國的沖擊不是直接的,間接的影響有,不過比較緩慢和有限。
主要的理由就是:中國股市和GDP真的關系不大,主要與政策面和資金面相關聯。而從央行最近以來的公開市場操作來看,繼續釋放流動性,政策面和資金面兩個方面都利多。果然,6月27日股市低開后就一路飆紅。盡管將來有極大可能行情還會反復,一定程度上也會表現為負面的影響,但這畢竟宣告脫歐黑天鵝事件的短期恐慌暫告一段落。
值得注意的是,英國人在品嘗了脫歐這一苦果之后,現在有不少人似乎開始反悔了。脫歐結果出爐后,不少英國人在網上參與“二次公投”請愿,迄今為止已有超過355萬人簽名。而且此前更有人分析,這場危機是由于一場暴雨引發的,等等。
英國人鬧脫歐“離婚”不是一天兩天了,早在1975年就公投鬧過一次,只不過那次沒鬧成,這次鬧成了。“復婚”?也不能說絕無可能,但畢竟屬于少數。
目前來看,英國脫歐的進程才剛剛開始,相關的流程和談判還將是漫長的過程,而且會否引發歐洲其它國家的效仿,各國央行究竟如何應對等還有待觀察。因此,可以想象,這一事件對全球資本市場的影響將是深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