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和人們思想的向前發(fā)展,伴隨著新理念和新技術的不斷革新,創(chuàng)新教育模式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而近年來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成為一股清泉,牢牢的吸引了人們的注意,它憑借新鮮又靈活的教學方式獲得廣泛好評。本文將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的高職教學做個簡單的探索,希望謹以此文能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引起人們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進一步關注,希望中國教學模式能夠取得源源不斷的進展,為社會輸送越來越多的人才。
關鍵詞:翻轉課堂;高職教育;創(chuàng)新與思考
基金項目:2015年度廣東創(chuàng)新科技職業(yè)學院教研教改項目“新常態(tài)下高職院校分層次教學模式研究——基于‘翻轉課堂’教學方式”(編號:2015cxjky0202)。
一、什么是翻轉課堂式教學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儼然成為當下教育的一種新興模式,并且在短時間內獲得廣泛好評和認可,那么到底翻轉課堂式教學模式指的是什么呢?其實簡單來說它指的是學生在家完成知識的學習,而在課堂上主要是進行老師和學生之間,甚至是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
“翻轉課堂”并不是中國本土的產物,它最早的實踐起源于美國。而美國科羅拉多州落基山的“林地公園高中”里兩位化學老師伯爾曼和薩姆斯是提出這一模式的兩位領軍人物。如果說你還不了解翻轉課堂是什么教學模式的話,那么我給你簡單的舉個例子。傳統(tǒng)教學通常是白天學生在學校上課,接受老師傳授的知識,晚上回家寫作業(yè);但是翻轉課堂恰恰相反,晚上是學生自主學習、吸納知識的時間,而白天的課堂主要是根據前一晚自己自學的內容來向老師請教,來與同學討論,課堂上只承擔了互動和分享知識的功能,真正的學習是在課下。這一創(chuàng)新式教學模式不僅鍛煉和培育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性,更大大加強了教學的靈活性,可謂是教學方式的一大突破。
二、翻轉課堂的特征
第一,顛覆了以往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通常先是課前預習,然后是課堂上學習,最后是課后復習和完成作業(yè),其中前兩項承擔了知識傳授的功用,最后一項是知識的鞏固手段,也就是知識內化。但是翻轉課堂卻正好與之相反,它是先知識內化,其次才是知識傳授。知識傳授環(huán)節(jié)在課堂外完成,學生在上課前完成對課程內容的自主學習;而知識內化環(huán)節(jié)是在課堂內進行學生的作業(yè)答疑、小組的協(xié)作探究以及師生之間的深入交流,由老師的幫助與同學的協(xié)同完成。第二,顛覆了學生和老師之間的教學角色。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師生之間的關系十分明確,且角色定位十分精準和固定。老師就是知識的傳播者,學生是知識的接受者。但是在翻轉課堂中,學生和老師之間的界限不再涇渭分明,老師除了承擔教學的工作外,更大程度上扮演了“導演”的角色,這個導演指的不是影視劇導演,而是教學活動中的導演行為。老師會事先錄制很多小視頻,用于教學,而學生則通過觀看教學視頻實現學習的自主化。課堂上師生間的相處模式不再是固有的一個光聽,一個光講,而是互動性的進行教學探討,活躍了課堂氣氛。第三,顛覆了教學環(huán)境。直到現在,很多人固有思維都認定學習的場地就只能局限于學校或者各種課外教學場所,甚至對很多家長來說,一旦學生提出我不去上學,我就在家里自學,那么他們一定認為你就是偷懶,就是厭惡學習。但是翻轉課堂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家長的疑慮。
三、翻轉課堂的優(yōu)缺點
第一,提高知識利用率。這一點主要依賴于教學視頻本身的特性,視頻可以便捷的暫定、重播和回放,一旦學生遺漏了知識點或者對于某塊內容存在疑問,可以通過反復觀看的方式進行知識的鞏固,這一點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很難實現。第二,提升教學過程中的互動性。過往的教學活動通常是老師拼命的講解,學生一股腦的記筆記,但是翻轉課堂不同,它強調了學習機制中的互動性,學生中心制取代了傳統(tǒng)的老師中心制,翻轉課堂上老師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不僅是老師,其他學生也承擔著為某個學生答疑解惑的功能,大大增加了課堂上的互動性,提升了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第三,培育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由于翻轉課堂是學生能在家里就完成的學習任務,沒有了老師的“監(jiān)控”,如果想要達到好的學習效果,是否具有學習的主動性就成為致勝的唯一法寶了。
正如前文所說,翻轉課堂對學生的主動性提出了極大的鍛煉。這是鍛煉更是挑戰(zhàn),翻轉課堂能夠獲得成效的重要前提是學生能夠保有自主學習的自制力,但是并不是每個學生都能自覺,因此難免會出現一些濫竽充數的學生,他們的教學成效自然會大打折扣。任何一個事物都存在著雙面性,翻轉課堂也不例外,但是只要做到揚長避短,那么翻轉課堂絕對會有更光明的發(fā)展前景。筆者期待著它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驚喜與享受。
參考文獻:
[1] 梁兵山.高考人數減少高考錄取率提高與高中課程改革的聯(lián)系[J].經營管理者,20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