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分析變電誤操作發生的原因出發,從個人和設備兩個方面提出了預防變電運行誤操作的對策,主要包括:提高人員素質、規范操作行為,加強對防誤閉鎖裝置的管理,加強對設備的定期維護和更新等,為變電工作人員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變電運行;對策分析;誤操作
DOI:10.19354/j.cnki.42-1616/f.2016.17.127
近幾年我國內電網行業得到了飛速發展,這也使得變電運行中的電網結構變得更加復雜,這對整個電網系統運行的穩定性和可靠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變電運行電氣誤操作的存在不僅對供電的穩定性造成影響,而且有可能會導致人員傷亡情況的發生,會造成嚴重的社會影響。由此可見,在變電運行過程中,對誤操作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針對性的解決對策具有現實意義。
一、引發電氣誤操作發生的原因
(一)人為因素。(1)缺少安全管理環境。許多企業并未意識到安全管理意義,沒有進行嚴格的安全管理,在企業內部沒有形成安全管理氛圍,操作人員在具體工作中危機意識和安全意識淡薄,因此在具體操作過程中經常出現誤操作現象。(2)人員違規操作。人員是引發誤操作的主要原因,只有規范合理的操作才能確保系統正常運行。然而,從實際情況來看許多操作人員因為安全意識不夠,沒有完全依照操作標準進行。例如,操作員違規填寫電氣倒閘操作票,或者存在監護員存在自填自審草組表的情況,這些現象都容易導致事故發生。(3)人員能力有限。變電操作員不僅要具有很強的危險意識和安全操作意識,同時還需要過硬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確保操作的合理性。
(二)設備及環境因素。在具體操作過程中,需要確保所使用電器設備的指示、名稱、編號的各項信息的清楚。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可能因為各種原因導致編號不準確、信息模糊等情況,從而導致誤操作的發生。防誤閉鎖裝置來說,其主要功能是為了避免電氣誤操作發生的一種強制性措施,如果由于人為原因導致誤操作的出現,防誤閉鎖裝置可以有效的誤操作事故的發生。但是,就實際情況來看,防誤閉鎖裝由于自身質量或者安裝調式問題,在具體應用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失靈的情況,這對變電運行來說是一項巨大的安全隱患。
二、防范變電運行電氣誤操作的合理措施
(一)提高人員素質,規范操作行為。(1)提高人員素質。在提高人員素質方面應當從以下兩方面入手:1)加強操作人員的技術培訓,第一要強化操作人員的填寫操作票的規范性,確保填寫的合理性,這些基礎問題也是最容易被被忽視的問題。第二,加強對各種安全規程、技術規程、運行方式等內容培訓。第三,通過合理的培訓和科學的激勵制度提高操作人員的技術能力和敬業精神,從而最大程度避免電氣誤操作的發生。2)定期開技能培訓課程,鼓勵更多的操作人員參加培訓。培訓內容應當以在電氣操作經常會涉及到的內容為主。在技術培訓工作結束后,應當對參加技術培訓的人員進行考核,考核結果不僅可以作為衡量技術人員能力的影響標準,同時也可以將其作為技術人員獎金發放的一項衡量指標,提高人員在技術培訓中學習的主動性,從而提高技術人員的水平。(2)規范操作行為。第一,需要提高操作人員對規范化的意識,使其工作的責任心能得到進一步提高。第二,依據工作和操作票的具體規范要求進行全過程管理,避免誤操作的發生。此外,在具體操作過程中,應當針對復雜程度相對較高的操作設立第二監護人,在操作過程中,要嚴防依賴心里的形成,操作必須由操作人員執行,而不能由監護人員執行,操作人員必須要向前往從地點,操作人員如果存在操作錯誤時得到監護人員的指正。
(二) 加強對防誤閉鎖裝置的管理。在防誤閉鎖裝置的選用上,應當選擇可靠性強、安全性強的防誤閉鎖裝置,并且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需要加強對裝置的維護與管理,從而確保其在具體應用過程中能夠保持良好的運行狀態。同時,需要防誤工作負責人的工作任務進行明確,構建一個良好的防誤工作網絡。對與解鎖程序要進行嚴格規范,對手續的審批必須要嚴格的依照權限進行,同時要控制對于解鎖鑰匙的使用。
(三)加強對設備的定期維護和更新。變電運行設備體積規模龐大,長期的運行,很容易出現設備老化現象。老化或損毀的設備一是功能出現異常,二是許多電力設備在長期的運行中使得各種標識模糊或者丟失,造成不易辨識,也會使得操作員因此判斷錯誤,從而出現本可以避免的誤操作。因此,在變電設備運行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對電力設備的檢查和維護,必要的時候及時更新,防患于未然,避免變電誤操作的發生。
結束語:電氣運行過程中引起誤操作的原因種類有很多,
雖然從表面上看,所有現象都是隨機發生的,具有不可預見性。但是,通過電氣誤操作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引起電氣誤操作的原因主要人為因素和設備因素兩方面。因此,在具體操作過程中,變電運行人員,只需要對引起故障原因進行深度分析,提升自身的能力的同時,注意對設備的檢查、維護,就可以有效控制事故的發生,保障變電運行的穩定性。
參考文獻:
[1] 彭麗靜. 變電運行電氣誤操作事故原因及防范措施[J]. 科技創業家,2014,0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