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以5個蘿卜(Raphanus sativus L.)品種為材料,研究了蘿卜貯藏過程中的商品品質和生理指標變化。結果表明,雪單1號與大紅袍比較適于長期貯藏;相對濕度為90%~95%的貯藏條件比較適宜貯藏蘿卜;在相對濕度為90%~95%的條件下,貯藏時間最長不超過60 d。
關鍵詞:蘿卜(Raphanus sativus L.);貯藏;相對濕度;水分;可溶性固形物;糠心率;腐爛率
中圖分類號:S6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6)21-5605-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6.21.043
Effects of Different Varieties,Humidity and Time on the Storage of Radish
CUI Lei,YUAN Wei-ling,GAN Cai-xia,DENG Xiao-hui,YU Xiao-qing
(Hu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Wuhan 430064,China)
Abstract: The changes of quality and physiological index of the radish(Raphanus sativus L.) were studied by using 5 radish varieties as material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XuedanNo.1” and “Dahongpao” were more suitable for long-term storage. Relative humidity for 90% to 95% of the storage conditions was more appropriate. In relative humidity for 90% to 95% of the conditions,the storage did not exceed 60 days.
Key words: radish(Raphanus sativus L.);storage;relative humidity;moisture;soluble solids;hollowness;rotting rate
蘿卜(Raphanus sativus L.)是十字花科蘿卜屬,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原產中國,全國各地均有栽培,品種類型多,常見有白皮蘿卜、紅皮蘿卜、青皮蘿卜等。鮮食、生食均可,蘿卜種子含油42%,可用于制肥皂或作潤滑油。種子、鮮根、葉均可入藥,可補氣消積,生蘿卜含淀粉酶,能夠幫助消化[1]。
蘿卜是中國重要的蔬菜品種之一,在湖北省蔬菜中排名第二位,種植面積和產量僅次于大白菜。2012年湖北省蘿卜種植面積達到11.85萬hm2,占全國蘿卜總種植面積的8.45%[2,3]。蘿卜不僅具有產量高、適應性強的特點,而且營養豐富,深受廣大消費者所喜愛[4]。在貯藏過程中,常會出現生根發芽、水分散失、糠心、腐爛等現象[5,6],嚴重影響著蘿卜的商品和食用價值。為了更好地選擇出適宜蘿卜的貯藏條件,盡量保持蘿卜的原有營養價值和風味品質,提高蘿卜的食用價值和出窖率,本試驗研究了不同品種、貯藏濕度及時間對蘿卜水分、可溶性固形物、糠心率、腐爛率等指標的影響,找到最適宜的貯藏條件,為蘿卜的貯藏提供科學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材料及試驗地
供試蘿卜品種:紅帥40、春紅1號、七葉紅、雪單1號、大紅袍。2014年9月5日種植于湖北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試驗基地。
1.2 試驗方法
1.2.1 材料處理 預處理:各品種蘿卜采收后立即運至湖北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科學研究所蘿卜實驗室,挑選果形整齊、無破損、無爛斑的蘿卜,去纓,去掉須根,清水清洗,在恒定溫度(4±1) ℃條件下進行試驗。
1.2.2 不同品種對蘿卜貯藏的影響 5個蘿卜品種各取30個蘿卜在恒定溫度(4±1) ℃條件下貯藏60 d,對貯藏前后的水分、可溶性固形物、糠心率、腐爛率進行測定。
1.2.3 不同濕度條件對蘿卜貯藏的影響 將采收后的大紅袍、雪單1號置于不同濕度條件下(100%、95%~90%、85%~80%、75%~70%),貯藏60 d,每個處理30個蘿卜,對貯藏前后的水分、可溶性固形物、糠心率、腐爛率進行測定。
1.2.4 不同貯藏時間對蘿卜貯藏的影響 將采收后的大紅袍、雪單1號分別相對濕度95%~90%下貯藏30、60、90 d后,對貯藏前后的水分、可溶性固形物、糠心率、腐爛率進行檢測。
1.3 測定方法
蘿卜含水量測定采用常壓恒溫干燥法;可溶性固形物測定采用折光計法[7];糠心率是糠心數與處理的蘿卜總數的比值;腐爛率是出現腐爛個數占處理的蘿卜總數的比值。
1.4 數據分析
數據處理采用Excel 2010和SPSS 10.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品種對蘿卜貯藏的影響
由圖1可以看出,不同品種的蘿卜貯藏前后的含水量有不同程度地下降。其中,紅帥40、大紅袍貯藏后含水量下降較多,而春紅1號、七葉紅、雪單1號貯藏后含水量下降不明顯。圖2顯示貯藏前后不同品種蘿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變化。由圖2可知,不同品種蘿卜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除了雪單1號下降較多外,其余品種變化不大,雪單1號可溶性固形物下降達到1.02%。可見,不同蘿卜品種在(4±1) ℃條件下貯藏,其含水量和可溶性固形物的變化不同。
由表1可以看出,貯藏60 d后,紅帥40和七葉紅的糠心率較高,分別達到8.48%、6.12%,與其他品種的糠心率差異達到顯著水平,其他品種的糠心率相對較低;雪單1號的腐爛率最高,達到7.75%,與其他品種的腐爛率差異達到顯著水平,其他品種的腐爛率相對較低。
2.2 不同貯藏濕度對蘿卜貯藏的影響
由于試驗條件所限,貯藏濕度與貯藏時間因素的研究只選擇了雪單1號和大紅袍兩個品種。由圖3可以看出,雪單1號和大紅袍蘿卜隨著貯藏濕度從100%下降到70%,其含水量均出現了下降,且下降幅度基本相同,大紅袍下降了1.42%,而雪單1號下降了1.29%。
不同貯藏濕度對蘿卜可溶性固形物的影響如圖4所示。由圖4可知,雪單1號和大紅袍隨著貯藏濕度的降低,蘿卜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出現了下降,貯藏濕度從100%下降到70%,大紅袍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較快,達到1.28%,而雪單1號下降了0.75%。
由表2可以看出,雪單1號和大紅袍的糠心率隨著貯藏濕度的降低而升高,在貯藏濕度為75%~70%時,糠心率分別達到8.25%、9.75%,與其他貯藏濕度條件下的糠心率差異達到顯著水平;而在貯藏濕度為100%時,雪單1號的腐爛率最高,達到12.5%,大紅袍也達到10.15%。
2.3 不同貯藏時間對蘿卜貯藏的影響
由圖5可以看出,雪單1號和大紅袍隨著貯藏時間的延長,蘿卜的含水量均出現了下降,大紅袍下降了1.15%,而雪單1號下降了1.68%。圖6為不同貯藏時間對蘿卜可溶性固形物的影響。由圖6可知,雪單1號和大紅袍隨著貯藏時間的延長,蘿卜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出現了下降,雪單1號下降地較快,達到2.18%,而大紅袍僅下降了1.25%。
由表3可以看出,雪單1號和大紅袍的糠心率隨著貯藏時間的延長而升高,貯藏90 d時,分別達到4.25%、5.00%;雪單1號的腐爛率最高,達到10.50%,而大紅袍的腐爛率相對較低,為7.50%。
3 小結與討論
品種、濕度和時間對蘿卜的貯藏有著重要影響,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對蘿卜的口感品質和商品性有重要影響。本試驗結果表明,不同蘿卜品種在貯藏過程中的反應各不相同,春紅1號、七葉紅、雪單1號、大紅袍5個品種在貯藏的過程中,春紅1號、大紅袍的含水量下降較快,雪單1號的可溶性固形物下降最快,腐爛率最高;紅帥40、七葉紅的糠心率較高。本試驗發現,雪單1號和大紅袍貯藏60 d后的商品率最高,二者比較適于長期貯藏。
研究表明,貯藏濕度對于蘿卜的貯藏有利有弊,對于控制蘿卜的蒸騰作用、微生物的代謝都有著重要的影響[8]。貯藏濕度過低,蒸騰作用加強,蘿卜水分大量損失,品質下降;貯藏濕度過高,利于微生物生長繁殖,且蘿卜表面易有水滴凝聚而引起腐爛。本試驗中隨著濕度的上升,貯藏蘿卜的水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損失減少,糠心率降低,腐爛率上升,結果表明90%~95%的貯藏濕度是比較適宜的。
由于蘿卜是鮮活蔬菜產品,隨著貯藏時間延長,會出現糠心、萎縮,腐爛率升高[9]。試驗中對時間因素進行研究,隨著時間的延長,蘿卜含水量、可溶性固形物、糠心率、腐爛率都發生明顯變化,水分減少,品質變差,腐爛發病增多。一般貯藏條件下,不宜超過60 d。
溫度是蘿卜貯藏中的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條件有限,本試驗設定恒定溫度為(4±1) ℃,其對蘿卜貯藏的影響還有待于進一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 汪隆植,何啟偉.中國蘿卜[M].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5.
[2] 李崇光,袁尚勇,高 群.湖北省蘿卜產業發展問題與對策[J].中國蔬菜,2014(2):57-60.
[3] 胡向東,李 娜,何忠偉.中國蘿卜產業發展現狀與前景分析[J].農業展望,2012(10):35-40.
[4] 劉嘉寶,范國棟,馮武國.白蘿卜的營養保健功用[J].中國食物與營養,2002(2):45-46.
[5] 修德仁,呂昌文,王俊朝.園藝產業呼喚產后保鮮業同步發展[J].保鮮與加工,2001(1):1-3.
[6] 周山濤.果蔬貯運學[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1998.
[7] 楊 德,周 明,邱正明,等.高山與平原白蘿卜貯藏過程中生理變化研究[J].湖北農業科學,2009,48(12):3110-3112.
[8] 馬東梅.不同溫、濕度條件對秋冬蘿卜貯藏的影響[J].吉林蔬菜,2010(6):71-72.
[9] 徐為民,鄭安儉,嚴少華,等.蘿卜采后生理與保鮮技術研究進展[J].江蘇農業學報,2007,23(4):366-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