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網絡正以特有的優勢和發展速度,改變著家庭優越的獨立院校學生的生活、學習和思維方式,給大學生帶來許多方便,但利用不好,也會造成一些傷害。本文針對大學生網絡成癮的現狀、對網絡影響大學生的消極方面進行探討,提出了解決“大學生網絡成癮”這一問題的若干措施。
關鍵詞:獨立學院;大學生;網癮;心理原因;對策
一、概述
1.獨立院校學生的特點
筆者為云南師范大學文理學院專職輔導員,在教學中發現:學生家庭背景相對優越,學生總體思維敏捷,但文化基礎較差,學習積極性不高,自律性差。筆者每周走訪學生宿舍發現,部分學生學習目的不夠明確,學習態度不端正,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自我管理、自我服務意識較差。
2.獨立院校學生網絡成癮的表現形式
網癮本身即為一種心理障礙和異常行為,網癮學生每天上課之余就會沉浸在網游中,更有學生因受網游影響,連續翹課,導致不能正常完成學業。這部分學生表現為每天神情恍惚,上網時間不能自控,沉迷其中難以自拔。家庭和學校應該是影響他們成長的重要環節,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能忽視。
二、大學生網絡成癮問題的危害
1.網絡成癮對大學生生理的影響
部分學生癡迷網絡,由于上網時間的失控,造成生物鐘紊亂,晝夜顛倒,視力減退,食欲下降。頭痛、頭暈、惡心、乏力等直接影響大學生的身體健康。更嚴重者甚至猝死或自殺。
2.網絡成癮對大學生心理的影響
過度沉溺和依賴網絡的大學生性格更為孤僻,對社會產生距離感,會出現悲觀、沮喪等心理障礙,對正常的學習和娛樂活動沒有興趣,消極地逃避現實,把對現實的感受和喜怒哀樂寄托在虛擬的網絡世界中,出現角色錯位、注意力分散、興趣缺乏、認知模糊且遲鈍、價值觀扭曲等諸多問題。
3.網絡成癮給家庭帶來的影響
日夜沉溺網絡里的大學生與家人的距離拉大,有的大學生為了能上網而不擇手段,利用網絡貸款分期購買游戲軟件,對父母撒謊,使得父母無時無刻不為之擔憂。有些學生因整天迷戀網絡而中斷學業。
三、大學生網絡成癮的解決對策
1.從個體本身進行調節
幫助沉迷網絡的同學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建立完整的人際關系體系。一是自我反省,引導學生冷靜分析自己網癮出現的主客觀原因,面對現實,積極應對,創設環境,重塑自信。二是要自我認識和自我評價,一個人要學會客觀地、全面地認識自己和評價自己,既不能自我膨脹,也不自我貶低,要善于發現自己的長處,還要看到自己的短處。三是主動參加一些形式不同的學習活動、課外活動、社會實踐活動,培養溝通能力、責任心、服務意識等,讓自己擁有健康快樂的心情。四是要樹立目標,學生用目標機制來矯正自己的不良行為,制訂實際的、可衡量的階段目標,了解自己的性格,培養自己的興趣,不要擔心失敗,坦然接受,認真總結教訓。
2.輔導員通過心理干預機制幫助網絡成癮學生走出困境
有網癮的大學生,需要他人的理解和溝通,所以家長和老師要協同做好這項工作,不是責罵批評,而是協商討論。心理輔導,讓網癮大學生切身感受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的不同,逐漸從心理上擺脫對虛擬世界的依賴;讓他們認識到面對困擾時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解決,而不是簡單地在虛擬網絡世界里逃避現實。對網絡成癮的大學生必要時進行心理治療。同學、朋友、家人、老師都是傾訴對象。網癮大學生應主動尋求他們幫助自己解決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也通過校園心理咨詢室、心理咨詢熱線或心理健康雜志,學會一些自我心理調節的方法。
3.加強網絡的法制化管理,建立網上監察機制
加強校園網絡的監督與管理,引導大學生合理、文明使用網絡,增強大學生上網的法制意識、責任意識和安全意識,規范網絡秩序,嚴肅網絡紀律。
總之,有網癮的大學生學業問題凸顯。鑒于此,各高校必須引起重視,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走出網絡困境,促進他們的成長成才。
參考文獻:
[1]王 霞.青少年網絡生態文明教育研究[D].南寧:廣西師范學院,2010.
[2]劉 琦.當前大學生網絡成癮的心理因素分析及對策[J].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