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標準(暫行)》明確了高校輔導員專業素質的基本要求和開展工作的基本規范,成為引領高校輔導員實現專業化、職業化、專家化隊伍建設目標的指揮棒。探究輔導員職業能力的特征和提升路徑,有助于明確輔導員職業能力提升的內容和著力點,同時幫助輔導員結合實際選擇恰當的能力提升路徑,為輔導員專業化、職業化發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提升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B 收稿日期:2016-02-16
《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明確指出:輔導員具有教師和干部的雙重身份;是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輔導員應當努力成為學生的人生導師和健康成長的知心朋友。這既對輔導員的身份、角色和職責做出了明確的規定,也包含了對輔導員職業能力的特殊要求:相對于一般教師,更側重于培養實踐育人的能力;相對于一般管理人員,更側重于培養管理育人的能力。2014年3月,教育部頒布《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標準(暫行)》,為進一步增強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的培養提供了政策指導和行動指南。
一、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的特征
職業能力說明一個人在崗位職責方面能否勝任,是一個人在該崗位能否獲得個人成就感的重要因素。《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標準(暫行)》明確規定:“高校輔導員是履行高等學校學生工作職責的專業人員,要經過系統的培養與培訓,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掌握系統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
輔導員職業能力具有以下幾個特征:一是現實性,輔導員的工作最貼近學生實際生活和學習,涉及幫助學生解決成人成才、擇業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遇到的具體問題;二是導向性,輔導員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將正確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和道德規范傳遞給學生,教育引導學生在分析、對比、選擇中吸收內化,并以外顯行為體現教育的效果;三是與時俱進,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深刻變革,輔導員要站在時代的前沿,不斷更新職業能力知識體系,不斷提升輔導員職業能力,進而成為職業領域中不可替代的專家型輔導員,實現職業的可持續發展。
二、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的提升途徑
1.高校輔導員必須加強實踐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實踐性很強的工作。要做好這項工作,高校輔導員必須深入實踐,了解大學生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同時,高校輔導員應根據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和目的,積極投身社會實踐,增強自身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2.高校輔導員要重視培訓
隨著國家一系列政策的出臺,高校逐步加大了對輔導員職業能力的培訓工作,組織了各種培訓班。開展以心理咨詢、職業規劃等為專題的講座,對于提升輔導員職業能力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輔導員培訓逐漸增多的同時,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如不能區別、有針對性地把握不同層次輔導員培訓需求,培訓形式缺乏靈活性,參與性不強。針對以上問題,筆者認為應更新培訓理念。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培訓應樹立開放的理念、發展的理念和多樣化的理念。要改革培訓內容。基本能力的培訓旨在幫助高校輔導員掌握開展黨團活動、主題班會、社會實踐等的基本工作方法,使其具備開展這些工作的基本能力。除此之外,應加強具體能力培訓,如使高校輔導員具備較強的教育引導能力、事務管理能力和發展指導能力等。改進培訓方式,根據時代發展和社會進步需求,需要不斷創新培訓方式,如專題講座、拓展訓練等,有利于啟發高校輔導員在學習中思考與創新,在實踐中提升自身能力。
3.高校輔導員必須強化學習
在新形勢下,輔導員必須堅持終身學習,終身學習是提高職業能力的前提要求,它要求輔導員要勇于開拓創新,主動學習新知識。《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標準(暫行)》要求輔導員具備豐富的知識儲備,因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事務服務工作日新月異,更需要輔導員具有過硬的政治素質、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運用能力。終身學習不僅是《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標準(暫行)》對于輔導員提高職業能力的基本要求,更是完成育人這一教育根本任務的需要。高校輔導員只有在工作中不斷學習和積累,才能促進自身工作的全面和有序發展。
參考文獻:
[1]馮 剛.不斷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與發展的科學路徑[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4, (4):16-18.
[2]張 彥.加強輔導員能力建設論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高教版),2012, (16):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