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改革的重點之一就是在數學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及創新思維,從而讓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并在學習中勇于創新,敢于創新。本文就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實施創新教育提出一些教育建議和方法。
關鍵詞:初中數學;數學教學;創新教育
中圖分類號:G424.1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6-01-12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師講解,學生聽,教師再適時提問一些問題,引導學生回答。整個教學過程都在教師的掌控之中,學生即使有新的想法、新的思路,也得不到展現,這無形之中使學生的思維就被加上了枷鎖,從而缺乏學習興趣和內在的學習動力。這種傳統的教育方式忽視了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阻礙了學生在新知識學習中提出新方法、新思路的能力的培養與發展。下面筆者就結合多年從事數學教學的實踐經驗,談談自己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對創新教育的一點粗淺認識。
1.教師要重視對創新教育含義的理解
創新教育是初中數學教學中開展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核心和靈魂,在初中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則是創新教育的主旋律。在教學中教師不能滿足于現狀或現成知識對學生進行邏輯計算、分析能力的培養,要能夠對學生提出的一些新的思路或者解題方法給予正確的、正面的引導,讓學生敢于提出數學問題和探索新問題,敢于改變現有的狀態,把問題進行延伸和發展,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其邏輯能力、分析能力、計算能力都能得到長足鍛煉和發展,從而不斷提高學生學習的信心,成長為一名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專業性人才。
2.打破固有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內在動力
要在初中數學課堂中順利開展創新型的數學教學,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是關鍵,因為濃厚的學習興趣是推動學生進行學習的內因,是讓學生由原來的被動地接受數學知識轉化為主動學習數學的有力保證。要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我們可以采用設疑生趣、故事開場、制造懸念等方法創設問題情境,引發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從而激發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和興趣。
3.體現時代性與新穎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才不至于落伍。對此,教師首先要在數學教學中進行開放式題目的教學,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其次,教師要多采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多利用現代化的教學設備,為學生的學習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開放性的題目可以引發學生的好勝心,有效促進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研究解決問題的辦法,進而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開拓能力。而現代化的教學設備,比如多媒體,可以將知識傳授的過程變得生動形象,可以化靜為動,可以將知識的形成過程充分向學生展示。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還能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知識,這就為學生創新意識和探索精神的培養營造了良好的環境。
4.鼓勵學生發現及提出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教師不僅要改變教學觀念,還要給予學生一個釋放奇思妙想的空間,尊重他們的創新——即使他們的想法看起來有些無聊和乏味。
與此同時,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勇于探索,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學習中不要顧慮太多,不懂就問;還要敢于打破沙鍋問到底。對于比較有代表性的問題,教師也可以放到課堂上組織學生討論,引導學生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如教學函數課程時,教師可以將函數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引用到課堂教學中,從而達到訓練學生發散思維,打破慣性思維模式,發展求異思維的目的。平時,教師還可以通過一題多解,一題多證等教學模式來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
總之,創新教育是一個與時俱進的課題,也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程。因此,教師要努力去挖掘、鉆研、使用新課改教材中的有關創造性思維的因素,開展創新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創新潛能,讓學生學會創新,能去創新,敢于創新,那么學生就一定能不斷創新,并在創新中學習數學知識,帶著創新的翅膀飛向更廣闊的天空。
參考文獻:
[1]閆召建.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實施創新教育[J].讀寫算(教師版):素質教育論壇,2011,(10).
[2]顧群芳.初中數學實踐性教學中的創新教育價值[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