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生物學作為一門與人類生產和生活密切相關的學科之一,其課程設置旨在通過初中生物的課堂教學,使學生能夠真正認識和了解我們所居住的地球,激發學生去探索地球上的生物生存的奧秘。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教育部門對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課程改革強調,初中教師在生物教學中,應致力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等。本文即以新課程改革標準為著眼點,對改革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學的特點進行分析。
關鍵詞:初中生物;新課程改革;教學特點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B 收稿日期:2016-01-20
一、新課程改革對初中生物教學的要求
新課程改革在吸收我國現行生物教學優勢的基礎上,對我國初中生物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在學習內容方面,基于傳統生物教學內容的生硬死板、枯燥乏味,新課程改革更加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新課程改革強調教師在生物教學中除應注重提高學生掌握理論知識的能力外,還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其次,在課程目標方面,新課程改革改變了以往傳統封閉式的課程教學形式,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學以致用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處理問題的能力。最后,在學習方式方面,新課程改革指出,學生是教育的主體,教師在生物教學過程中,應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通過不同的教學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生物學習中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更好地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新課程改革下初中生物教學特點
在新課程改革的大力推動下,我國初中生物逐漸由傳統的封閉式的教學模式向先進的多樣化的教學模式轉變,其教學特點也隨之發生改變。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新課程改革下的初中生物教學特點進行分析。
第一,以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為著眼點。新課程改革強調,學生是教育的根本,初中生物教學不應以書本知識的傳授為教學的主要目的,而應注重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這種科學素養具體表現在生物學的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科學態度及科學價值觀等方面。初中教師在生物教學過程中,應按照新課程改革的要求,聯系學生生活實際,以科學知識為基礎,以提高學生技能水平為目標,為學生設計不同種類的學習活動,以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從中體會學習生物的樂趣,有效理解和掌握更多的生物知識,培養學生的探索和求知能力等。
第二,致力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教學質量。新課程改革指出,初中教師在生物教學中,應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立足點,以提高教學質量為最終目標。這就要求教師在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應不斷改進教學方式,選取靈活新穎的題材以激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
第三,為學生提供新的學習方式,倡導探究性學習。探究是學生學習生物課程和認識世界的有效方法之一。新課程改革指出,通過探究性學習,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學生在生物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主動參與能力、探究能力以及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這就要求初中教師在生物教學中,要不斷探索生物教學改革的新思路,在教學中注重對學生理論知識的引導,減少書本知識的灌輸,通過不斷優化課堂教學模式、方法、手段等,為學生主動探究提供充足的時間和空間,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觀察能力,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
綜上所述,初中生物作為一門理論性較強的自然科學,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因此,教師在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以新課程改革為準則,不斷改進和完善教學方法和教學特點,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思維能力,對教學質量的提高具有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郭玉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提升初中生物教學質量的策略[J].學周刊, 2015,(8).
[2]黃靜媛.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生物教學[J].學周刊,2012,(31).
[3]戴國強.關于新課程理念下的初中生物教學的探究[J].學周刊, 2013,(11).
[4]黃 新,郝位星.新課改下初中生物教學的幾點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