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堂教學是教學工作的基本形式,是學生獲取知識和技能的主要渠道。而課堂教學質量是教學過程的根本所在,是學生學習效果的直接反饋,體現了該學校的教學水平。對技工學校的教師來說,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打破原有的課堂教學模式,不僅要改進策略及技巧,更需要更新教學方法和理念。本文從教材、學生和教師這三個方面談談技工學校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過程中應注意的幾點問題。
關鍵詞:課堂;教學質量;教材;學生
1.備教材
(1)理解教材。理解教材是備課的基礎,只有深入理解教材,才能為課堂提供一切必要條件。教師要明確教材內容的地位和作用、前后知識的聯系以及教材內容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從而設計教學目標,掌握教材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把握整個教材的知識體系。
(2)掌握教材。在理解教材的基礎上,了解學生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對所有知識結構做到融會貫通,牢牢把握每個章節乃至每個知識點的內容。
(3)感悟教材。教與學是一個相互促進、相互影響的過程,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客觀地認識教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站在教育學、心理學的高度對教材進行反復研究,融入新的教學觀念。
2.備學生
所謂“備學生”,就是指教師在課前準備時要充分認識到以學生為主體的重要性。教師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如學生的知識結構水平、習慣、愛好乃至興趣點等來開展教學。
(1)了解班級基本狀況。教師要通過各種方法了解班級的基本狀況,包括班級特征、學生興趣愛好、學習進退情況、平時作業完成情況等,只有對班級基本狀況了如指掌,才能為發展學生個性、因材施教提供依據,從而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2)了解學生對教學方法的反映。教師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教學時會對學生的學習效果產生不同的影響,因此,教師必須了解學生對教學方法的反饋信息,根據授課經驗及時調整教學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3)了解學生學習基礎。考慮到教學進度的情況,根據每堂課的難度、講解進度和學生學習情況,要照顧到大多數學生,盡量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得到發展。教師還應關注每個學生的優勢,使技工學校的全體學生成為有用的人才,走上不同的職業道路。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有透徹了解班級和學生的基本情況,制訂合理的教學方法,構建良好的教學情境,學生才會思路開闊,精神活躍,解答問題速度快,課堂教學質量才能得以提高。
3.教師
教師是文化的繼承者與傳遞者,在教學活動過程中扮演示范者、傳授者、管理者、研究者多種角色,因此,教師的專業知識、人格魅力和師生關系對學生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平時要做到以下幾點。
(1)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教師需要擁有廣博的知識,包括學科知識、課程知識、教學知識、教學環境知識以及自身的知識儲備。教師個人的專業知識直接影響著教學工作的實施和學生的學習效果。育人先育己,教師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不斷豐富自身的專業知識,重視在職學習,利用一切機會不斷學習,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結構,豐富理論底蘊。
(2)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在學生眼里,教師就是一切美好的化身和模仿的榜樣,教師的人格魅力對學生的各種影響是深刻而久遠的。學生固有的向師性決定了教師要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從而成為學生人生道路上的導師和楷模。
(3)師生關系相處融洽。師生關系的融洽程度在教育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響到學生對待該門課程的學習興趣和態度。教師應該熱愛全體學生,關注并尊重每一位學生的發展;處理問題要客觀公正,無論學生成績優劣、家境如何,一律平等對待。只有讓學生體會到教師的愛,師生之間才能建立起深厚的感情,雙方才能拉近心理距離。
總之,在當前新課改的形勢下,技工學校的教師應結合自己的課程特點,從上述幾個方面進行研究,把打造高質量的課堂教學作為自己的教學目標,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為己任。只有這樣,我們的課堂學習才能愉快,輕松,高效,學生才能夠勤學,樂學,善學,我們的課堂教學質量才會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張 海.如何提高中專數學課堂教學質量[J].考試周刊,2011,(79).
[2]李鎮西.給新教師的建議[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