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德力+韓生
摘 要:本文以研究生“石油化學”課程網絡化為主線,從課程設計思路、內容特點、欄目設置、開發工具及在教學中的應用等方面探討網絡課程建設的初步設想,闡述研究生網絡課程的重要性。希望通過對研究生石油化學網絡課程的建設,為其他研究生課程的網絡化提供思路,也為拓寬研究生的眼界和方便教師和研究生交流提供一個平臺。
關鍵詞:研究生;石油化學;能源;網絡課程;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3.2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5-12-25
進入21世紀以來,網絡技術飛速發展,大流量、高傳輸速率的廣域網數據傳輸已有效地突破了技術瓶頸,從而為開發基于圖像、音頻、視頻、動畫等多種媒體的網絡課程奠定了硬件基礎。目前,開發網絡課程已成為全球化大趨勢,國內外絕大部分大學甚至一些高職、中專等學校都紛紛開發網絡課程,或開發出各種網絡課程數據庫管理教學,開發各種工具組織教學活動等。雖然當前國內的網絡開發日益活躍,但是目前國內的網絡課程依然存在著開發機構整體專業素質不高、網絡技術人員不懂課程設計、教育專家不懂網絡技術等問題,使得大多數網站缺乏靈魂,松散、混亂,網絡技術應用與課程設計脫節的現象十分普遍。[1]
研究生課程內容具有新穎性強、涉及面廣以及更新快等特點,如果將最前沿的科研成果通過網絡快速、準確地介紹給研究生,將有利于研究生拓寬他們的知識面,便于他們自主學習,同時也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了更便捷和高效的交流窗口。因此,將應用化學專業研究生課程石油化學網絡化就顯得尤為重要與迫切。
一、網絡課程教學的優勢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以及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的增多,這對教師的教學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據調查,網絡已經成為目前學生獲得各種信息的主要途徑之一。網絡課程教學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其特點在于突破時空的限制,使教師在采用面對面教學的同時,可以充分利用網絡教學的優勢,將“石油化學”課程中關于課程介紹、教學大綱、教學內容、教學課件、教學視頻等內容置于網絡上,通過搜索引擎、友情鏈接等方式進行推廣,方便學生在任何可以上網的地方進行下載、瀏覽和學習,為研究生的課余學習和交流提供一個更加靈活、更加開放的平臺。通過網絡與多媒體的結合,將會進一步增強教與學的交互性、課程的開放性,提高研究生學習的協作性以及學習的趣味性。
二、網絡內容的設置
基本內容設置將以“石油化學”課程內容為本,全面整合應用化學專業研究生高等有機化學、綠色能源化學、化學工程和材料化學等相關專業知識,拓展研究生的科研思路。另外,在編寫制作過程中注重課程資源的新穎性與理論性,手段注重交互性、開放性,以不斷擴充的教學資源庫為基礎,以教師的個性化教學為立足點,以網絡技術為依托,通過課內外、人機、網絡等手段,實現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2]
在制作過程中充分利用網絡建設一門集文字、音頻、視頻動畫于一體的圖文并茂、內容豐富的課程,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資源共享,使學習者能夠評價自我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教師及時解答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疑難問題。
三、網絡課程的制作
石油化學網絡課程制作過程中參考國內外該研究領域眾多最新研究成果,根據教師自身的積累和教學經驗,同時結合化學工程專業研究生的學習背景等制作課件內容,形成適合應用化學專業研究生教學的網絡課程體系。主要分為以下幾部分內容。
1.網絡課程的設計
石油化學網絡課程設計的總思路:①分析教學對象、明確教學目標。在網絡課程的設計中,不僅要將學科本身的特點和內容體系的邏輯結構納入考慮范圍,而且充分考慮研究生的心理發展特點、所學專業、興趣、需求、經驗和背景等。研究生具有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對學習內容的把握上有很強的控制能力,可以自主控制學習進程,教師僅起到指導作用。因此,可以將設計重點放在完善教學內容和豐富相關資源上,盡力做到能夠利用各種可獲取的信息資源來支持他們進行自主學習。②突出課程特色,確定教學功能。作為完整的網絡課程,應具有通常所要求的一般模塊和欄目。在課程設置中需要注意加強課程銜接,減少內容重復,優化課時資源。[3]根據該網絡課程的教學對象和教學目標,突出納米技術的最新進展及綠色能源化學的應用范圍。③設計教學模塊,建立系統結構。課程內容設計采用模塊化結構,[4][5]模塊之間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劃分時以知識點或教學單元為依據。同時,模塊之間有一定的關聯性,并且是開放和可擴充的。網絡課程中涉及的每個知識點都有相關的文獻資料鏈接,以使學生增長見識,豐富知識體系。所設計的網絡課程Web頁面應該具有良好的導航結構,同時每一個教學單元模塊都應將教學大綱、教學內容、教學課件、參考文獻、教學視頻等內容包含在內。④按照欄目內容設計屏幕版面。將每一個教學模塊劃分成若干個欄目,并規劃好它們在屏幕上的具體位置。⑤收集內容資料。根據具體情況,詳細說明每一屏幕的呈現方式和鏈接關系,并收集有關的資料和素材。⑥選擇編寫網站工具。選擇網絡課程的開發語言和編著工具,如FrontPage、Dreamweaver等。⑦開展教學試驗,進行評議修改。設計教學應用方案,在實施教學活動之后進行評議修改。[6]
2.網絡課程欄目設置
(1)課程建設:包括課程簡介、課程特色、課程地位和課程建設規劃。
(2)師資隊伍:下設教學團隊、學科帶頭人兩個欄目,分別介紹主講該門課程教師的基本情況,如研究領域、出版專著、發表論文、科研成果等,以及教學團隊中每位教師的基本情況,將若干較成熟的研究成果融入課程建設中,使學生進一步了解學科的發展動態,并增強創新意識。
(3)在線教學:該模塊主要將課堂講課錄像與授課PPT結合起來,以合理的章節進行安排,結合各種多媒體資源,使學生通過任何一臺聯網計算機都能夠對課程內容進行學習。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要對教學內容進行知識點分割,建立課程知識點導航圖,使學習者可以了解學習知識的先后順序,也可以實現各知識單元的訪問。
(4)教學指導:包括教學大綱和教學方法,主要介紹課程教學大綱、實踐環節、教學安排、主要授課方法等,使學生明確學習的目的和要求。
(5)教學資源:該模塊主要為學生提供各種電子書籍和前沿論文,使學生能夠在線擴展閱讀,并且提供各種學術規范要求和研究者的個人介紹,方便學生查閱學習。
(6)參考文獻:針對研究生學習的特點,提供與該課程相關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可下載,以便于研究生更深入學習。
(7)提問答疑:提供課程負責老師的聯系方式,方便師生之間就某個問題進行交流,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的反饋信息及時了解學生的情況并給予解答。
(8)課程自測:該模塊設有各章節的自測練習和綜合測試,試題由老師管理,主要用于測試學生的學習效果。
(9)教學管理:該功能為教師提供一個管理窗口,教師通過二次登陸,可以進行注冊學生的添加和刪除,進行課程自測試題的添加、修改和刪除,還可以對在線討論進行管理等。
此外,在此基礎上不斷擴充網絡教學資源,為研究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培養研究生獲取信息的能力和綜合能力。[7]
3.網絡課程的開發工具
網站設計運用Dreamweaver制作網站主體,用Flash等軟件制作網頁中的圖形及動畫片,以增強網頁的生動性和美觀性。另外,使用Origin、Photoshop、Illustrator、Chemoffice以及3D-MAX等繪圖軟件制作一些精美的圖片和動畫,這些圖形可根據教學的需求進行拆分和組合,可分層次或逐一組合成一體,使教學內容更加生動、形象,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石油化學”課程相關內容如教學內容、教學大綱、電子教案、教師簡介、網絡課件、課程錄像、教學資源等可以通過網站閱讀和下載。
四、結語
將網絡課程融入納米技術在能源化學中的應用課程教學中,成為教學過程的組成部分。把多媒體手段代替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手段,把全部教室面授改為部分面授加網絡課程,吸引學生的視線,激發研究生學習的興趣。通過實施本網絡課程教學,期望為相關院校的研究生自主學習和交流提供一個平臺,使其在學習課本知識的同時,及時掌握本學科研究的最新動態和最前沿領域,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希望通過對本課程進行網絡建設,使石油化學課程在更新教學思想、豐富教學內容、完善教學手段、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參考文獻:
[1]林君芬,余勝泉.關于我國網絡課程現狀與問題的思考[J].教育技術,2001,11(1):55-59.
[2]單美賢,李 藝.網絡課程與課程體系的構建原則[J].全球教育展望,2001,30(11):36-40.
[3]蘇金樹,彭 偉.研究生階段網絡系列課程設置的實踐與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09,32(1):92-93.
[4]王冬青,張從善,徐 霞.網絡課程設計和開發的思考[J].中國電化教育,2002,(10):62-65.
[5]劉繁華.網絡課程的設計與開發[J].教育技術通訊,2001,(11): 67-69.
[6]溫 露,陳 鋼,高君森,等.波譜解析研究生網絡課程建設初探[J].醫學教育探索,2010,9(10):1400-1403.
[7]陳啟卷,喬亮亮,陳 璨.研究生網絡課程設計與實踐——《機械設備故障診斷》網絡課程的開發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1,(29):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