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晶

當我們還在想著如何度過一個悠閑周末的時候,有人已經攜上三五好友開啟了自駕之旅,而最好的旅程莫過于一邊親近大自然,一邊領略文化古韻。在美麗的黔江,在神秘芭拉胡,你便可以在山水奇觀和歷史文化之間來回穿梭,感受不同的風情。
地理位置:黔江區
線路圖:重慶主城-濯水古鎮-蒲花暗河-小南海
目的地檔案:黔江處武陵山區腹地,風景秀美,人文薈萃,交通方便快捷,是融瑰麗自然景觀和絢麗人文風情于一體的新興旅游目的地。
旅行推薦:從主城出發,適合2~3日自駕游。
入選理由:黔江區作為“重慶的后花園”,環境優美,就像一個天然氧吧,每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高達340天。此目的地深入武陵山腹地,不僅有美麗迷人的自然風光,還富含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可以領略到黔江芭拉胡白勺別樣風情。
歷史古韻中的山水之城
在神奇的北緯30度,武陵山腹地,鑲嵌著一顆璀璨的寶石——重慶市黔江區。黔江區位于重慶市的東南邊緣,是渝、鄂、湘、黔四省市的結合部,素有“渝鄂咽喉”之稱。作為重慶市六大區域性中心城市,黔江交通方便快捷,不僅有319國道、202省道和渝懷鐵路,還有重慶和西南地區重要空中綜合交通樞紐——黔江武陵山機場。
黔江是一片氣質清爽的山水美地,有著豐富多彩的旅游資源。走進黔江,就像是走進了大自然的樂園,園內的“神秘芭拉胡,美麗阿蓬江”,情態萬千,陶醉怡人。芭拉胡,在土家語里意指“峽谷”,代表了黔江美麗的山水。以亞洲第一峽谷城——黔江城市大峽谷城為首,峽谷、地下溶洞、峽中峽、濕地、森林等眾多自然景觀相互交融,巧奪天工,神秘莫測,好似人間仙境,腳下阿蓬江如詩如畫,婉約秀麗,可謂“山水在城中,城在山水中”。行走其間,仿苦“飄”在峽谷上方,令人嘆為觀止。
芭拉胡,一個像香格里拉般夢幻的符號,也承載著黔江的歷史文化和寓意著所有的美好。無論是漫步在古色古香的濯水古鎮,還是遠觀亞洲第一長僑——風雨廊僑,抑或是聆聽土家美麗動人的民歌和故事,都能讓人領略到黔江獨特的魅力。來到這座歷史古韻中的山水之城,和美麗多姿的芭拉胡來一次親密的接觸,是視覺上的享受,也是心靈的修行。
濯水古鎮,千年滄桑風韻猶存
從重慶主城出發,沿著包茂高速公路在濯水互通下道,即可到達千年古鎮——濯水古鎮。
濯水古鎮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濯水四面環山,古老而悠遠的阿蓬江從古鎮身后緩緩流過。舊時勤勞的土家人在此聚集生活,使這兒成為了溝通三峽地區和江漢平原的重要通道,由此巴文化、土家文化與漢文化得以交流、融合與傳承。
作為渝東南最富盛名的古鎮之一,濯水古鎮在歷史上創造了繁盛的商業貿易。濯水古鎮從唐代開始興起,此時,商賈云集、店鋪鱗次櫛比,是一處重要的驛站和商埠。自清代后期起,該地便已成為川東南驛道、商道、鹽道的必經之路。全國各地的客商紛紛前來,不僅聚集了“宜賓棧”、“光順號”、“同順治”等多家老商號,甚至建立的商業聯系遠達日本。隨著時間的流逝,濯水古鎮逐漸衰落,但古鎮街巷格局卻較為完整地保留至今。
進入濯水古鎮,老街完整地展現在眼前。老街雖規模不大,卻非常別致。街道由青石板鋪就,兩旁的商號、民居、會館、學堂赫然屹立,有的是吊腳樓,有的是四合院,錯落有序,別有風韻。房屋主體全部由木頭建造,房屋之間的山墻則是馬頭墻配上小青瓦,形成了土家族吊腳樓和徽派建筑的完美結合,而這也是濯水古鎮建筑群的最大特點。
老街上歷史名人府第比比皆是,每一座古宅老院都有著獨特的歷史韻味。有“濯水第一樓”之稱的汪本善舊居屬于鎮上赫赫有名的四大家族之一——汪家的產業,這棟建筑是古鎮上唯一一棟有封火山墻的臨江四層吊腳樓,建筑依河岸坡地而起,站在街面上,透過這棟樓的大門和地下通道就可以直接看到美麗的江景,讓人眼前一亮。院內檐廊空間與庭院天井之間,以通敞的過道、穿廊相連,形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系統,顯得極其闊綽。然而,經過歷史的沉淀,這些方便的功能漸漸退化,老宅也隨著變遷褪去曾經的浮華,留下時光的沉靜。老街上另第一大古建筑光順號,是鎮上唯一使用三方青磚青瓦墻的大院。房屋雕梁畫棟、飛檐翹脊,精美的窗花姿態各異,不僅雕刻有一些對稱的幾阿圖案,還有蟲魚和花鳥,散發出一種古樸的美。而余家大院、煙房錢莊、龔家抱廳、涼亭等老建筑也散落在時光的角落里,無聲無息,好像守候著歷史的秘密,要等到有緣的人和它們相會,才會把過住的風云住事娓娓道來。
參觀完古老的建筑群,徜徉在長長的老街上,歷史的足音時不時在耳畔回響,仿苦一步一步踏過的不是凹凸不平的石板路,而是古鎮經歷的坎坷歲月,給人一種恍苦隔世之感。
趁著夜色,沿濱江路走到碼頭,遠遠就看見千年傳奇——風雨廊僑。作為亞洲第一長僑,廊僑無論是其長度還是構造,在建筑史上都是一個奇跡。僑身結構由純木制造,建筑材料之間以榫頭卯眼互相穿插銜接,直套斜穿,讓整座僑顯得精美而且牢固。歷經數千年時光的流逝,它變得更加雋永秀美。在燈火明朗中,它像一個婀娜多姿的姑娘,披上了華麗的外衣,楚楚動人,似乎在和腳下流淌的阿蓬江秘密幽會,竊竊私語。在流光碎影里,它又像是一位老人,靜悄悄地橫跨在那里,守護著小鎮上的每一戶人家。
回到客棧,伴著阿蓬江的淺吟低唱入睡,夢里還隱隱約約聽見鎮上婉轉悠揚的后河戲,只愿在濯水古鎮的這場美夢不要早早醒來!
在蒲花暗河,玩一場“時空穿越”
從濯水古鎮住西,呼吸著山野清純的空氣,走約3公里,即可到達蒲花暗河景區。柔媚的阿蓬江和娟秀的蒲花河在此交匯,組成了暗河、溶洞、峽谷互融的喀斯特奇觀。游玩美麗的蒲花暗河,可謂景隨船移,美不勝收。endprint
沿蜿蜒的蒲花河逆流而上,河畔的綠樹成蔭、芳草菲菲漸漸遠離視線,向著暗河悠遠深處而去。穿洞而出,一個巨大的漏斗映入眼簾,底小口大,澄綠如玉,一種神秘感在心底油然而生,這就是在當地赫赫有名的黑龍潭。旁邊一座高山橫江聳立,為它筑起了一道天然屏障,顯得更加隱蔽。游船在暗河上游走一段后,就來到了第一座天僑腳下。第一僑雄跨兩岸,如虎踞龍盤,氣勢磅礴,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向前繼續航行,隨著光線的轉移,“時空穿越”之旅正式開啟。
進入溶洞,光線漸漸昏暗,只聽見山泉潺潺滴落的聲音,絲絲涼意襲來。在燈光的照耀下,幽深的溶洞慢慢露出矯羞的面容,美輪美奐。洞內石筍、石鐘乳、流水相映生輝,妙趣天成。在濕潤的峭壁上,鐘乳石有的像婉順裊娜的少女,有的像朦朧的曉月……置身其間,宛苦進入了神話中的奇幻世界。
從溶洞出來,視線又明朗起來。抬頭一望,第二僑高聳云端,如刀削般的峭壁傲然挺立,十分險峻。僑底板光滑平直,恰似畫家筆下的硯臺,讓人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嘆為觀止。
經過溶洞,黑暗再次襲來,一明一暗,宛如踏入了時空隧道。遐想之時,迎來了新的“曙光”。在第二僑和第三僑之間,兩個橢圓形漏斗組成的天窗光影搖曳,格外醒目。船在其下方停留數秒,抬頭仰望,朵朵白云溫柔純潔,太陽光線斜射進來,就像“天眼”頓開。和前兩座僑雄奇壯觀不同,第三僑卻十分秀美。天僑與暗河互相輝映,共生共榮,綠色植物鋪滿了僑面,生機勃勃。巖壁上,乳石色彩斑讕,千姿百態。
出暗河轉一個彎,柳暗花明。旖旎秀美的蒲花大峽谷迂回盤曲,酷似一條狹長的紐帶,在大地上蜿蜒飄舞。周圍山脈高聳,綿延起伏,在茂密的叢林中,藤蔓野花,植被蔥郁,輕柔的瀑布聲和清脆的鳥叫聲不絕于耳,人的心情也怡然自得,不禁開始在心目謀劃起下次的蒲花暗河之旅。

高山堰塞湖,遺落人間的明珠
告別蒲花暗河,驅車只約四十分鐘,就來到了小南海景區。小南海景區不僅有著全國獨有、世界罕見的小南海地震遺跡區,還有美麗迷人的湖光山色。
小南海因地震造就了奇特的震后遺址景觀,其震后遺跡被完整地保留了下來,成為國內保存最完整的一處古地震遺址。在小南海方圓數公里內,巨石遍布四處,奇形怪狀,斷崖絕壁上,大垮巖、小垮巖裸露在外,地震崩積物、標本化石隨處可見,儼然是大自然經過劇烈震蕩后留下的一座“活的地震博物館”。來小南海科考的中科院院士丁國瑜教授曾如此贊譽:“小南海地震規模之大,行跡之壯觀,保存之完整十分鮮見”。在他看來,小南海不僅是中國文化的珍貴遺產,也是世界文化的寶貴財富。
正是得益于其極高的歷史文化價值,小南海已被列為“全國防震減災科普宣傳教育基地”,每年都有數萬青年學子來此參觀學習。在景區入口處,還專門修建了小南海地震滾石遺址區。里面滾石密布,巨石林立,氣勢恢宏的地震堰塞大壩清晰如初,身臨其境,還能依稀感受到當年地震發生時山崩地裂、飛沙走石的場景,讓人驚心動魄。
因地震而形成的堰塞湖——小南海,作為重慶第一大天然湖泊,倒影如鏡的湖景也令無數游客流連忘返。進入景區,放眼望去,高山的溪流源源不斷注入湖泊,湖水清澈透明,波光粼粼,小島在縹緲的霧境中苦隱苦現,在群山環抱之下,碧綠的小南海湖泊就如一顆深山明珠。隨著小船向著湖泊深處駛去,風景越來越秀麗,撩人心扉。湖內汊港縱橫,突出水面的石頭光怪陸離,一陣微風吹過,湖水粼光蕩漾,像一朵朵漣漪。在湖中央,三座小島和周圍的山水互相映襯,顯得更加嫵媚,而每座島也各展風姿。
處于湖中心的島叫做老鶴坪島,宛如萬頃碧波中的一只青螺。島上松樹遍布,蒼蒼翠翠,野花盛開。它東側一片寬闊的金色沙灘,格外耀眼。踩上去,就像踩上了舒適、柔軟的地毯。還沒抬起腳,一個細浪就迎面打來,細小的沙子從腳邊滑過,癢癢的,令人越玩越歡快。第二大島朝陽寺島,不僅形狀如一只翩躚的蝴蝶,島上也更像是個動植物的王國。樹林間,珍稀古木鐵尖杉虬勁蒼翠,直聳云霄,翠綠的竹林密密麻麻,郁郁蔥蔥,各類鳥兒在嘰嘰喳喳,一派生機。沿著彎彎曲曲的小徑漫步,仿佛進入了森林里探險尋幽。
因像一頭潛入水下的牛而得名的牛背島上,右邊凸出的部分仿佛一個尖尖的牛頭,中間如同寬廣的牛背沐浴水中,牛回頭盼顧湖中一座很小的島——月亮堡,就像犀牛望月,舐犢情深。牛背島也是三座島中最大最美麗的一座。在溫潤的土地上,草木叢生,鳥語花香,走幾步,即可見良田美池,茅舍竹籬。生活在島上的土家人,熱情好客,如苦有心,可以坐下來聽聽他們優美如歌的民間故事,這些故事神秘雋永,滋味綿長,讓人如癡如醉。
坐在船頭,神清氣爽,疲乏一掃而空。遠處有人在湖上慢悠悠地劃船,有人坐在岸邊靜心垂釣……轉頭回望,這山,這島,這人,融進小南海的碧波蕩漾中,與天地渾然一體。緩緩而行,竟然忘記了時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