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打芭蕉
日前有網友發帖指出,增加鈣攝取量,會造成結石。事實真是這樣嗎?
鈣攝取不夠才會結石
真正造成結石的原因,其實是因為鈣質攝取量不夠。由于身體需要鈣質維持生理機能,當鈣攝取量不夠時,骨頭就會釋放儲存的鈣至血液中,使血鈣濃度升高,維持血液中鈣質的濃度。但是當血鈣濃度升高,就容易與血液中的草酸結合,形成惱人的結石。一般來說,較容易結石的部位分別是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等地方。
結石主要原因:水喝不夠、汗流太多
體內形成結石的原因,除了鈣質攝取量不夠、本身是易結石體質,更主要的因素還是水分攝取量不夠及汗流太多。
通常腎臟有自動調節血量的功能,一旦缺水便會覺得口渴,提醒身體該喝水。當水喝得不夠或是流太多汗,腎臟形成的尿量不夠,使得尿液中的鈣離子、尿酸、磷酸、草酸等物質濃度過高,容易在尿液中形成結晶、沉淀,形成一顆顆的結石。
防結石7招
若本身是屬于容易結石體質的人,建議食用菠菜、草莓、巧克力、濃茶、啤酒等高草酸的食物要有所節制。普通人群只要做到以下幾點注意事項,就可以避免結石產生。
1.水分攝取要足夠
足夠的水分會稀釋尿液,預防產生結石。建議一般成年人一天至少要攝取2000毫升的水分;若屬于容易結石體質的人,則需要補充2500~3000毫升的水分,讓腎臟有足夠的水分制造尿液。
2.鈣質攝取要充足
容易結石的人每日攝取1000毫克的鈣質,可降低結石的發生。乳制品、黑芝麻、小魚干、豆腐等都是鈣質含量較豐富的食物。
3.維生素B6要充足
維生素B6可抑制體內非必需胺基酸-甘胺酸代謝形成草酸的過程,因此補充適量的維生素B6,可以減少體內草酸的形成,進而減少草酸鈣的生成。含維生素B6的食物有乳制品、瘦肉、豆類、全谷、根莖類等。
4.膳食纖維不可少
吃完大魚大肉等較油膩的食物后,吃進去的油脂容易與鈣質結合形成皂鈣,使鈣質無法與草酸結合,增加小腸對草酸的吸收量,容易在體內形成結石。而充足的膳食纖維則能抑制脂肪吸收,讓油脂不容易與鈣質結合,可以達到預防結石的目的。
5.鉀、鎂礦物質要適量
礦物質鉀、鎂屬于堿性,可在腸道與泌尿道與草酸結合,抑制腸道對草酸的吸收;而且還能避免尿液偏酸,降低尿鈣排泄,防止結石形成。
6.維生素C不過量
成人每日維生素C建議攝取量為100毫克,普通人群均衡食用蔬果即可達到每日建議的攝取量。由于維生素C的代謝產物為草酸,若每天長期服用4000毫克以上的維生素C補充劑,有可能增加尿液中草酸含量,提升患結石的概率。
7.避免吃太咸
吃得太咸,鈉攝取增加時,會促進尿液中鈣質的排出,也會增加結石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