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涵 徐金義 楊麗紅


【摘要】 目的 對照心電圖活動平板運動試驗和冠狀動脈造影(CAG)的結果, 研究平板運動試驗診斷冠心病患者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 156例擬診冠心病患者, 采用冠狀動脈造影和平板運動試驗進行檢查, 對兩種方法的檢查結果進行比較和分析。結果 平板運動試驗陰性93例, 冠脈造影陽性12例、陰性81例;平板運動試驗陽性63例, 冠脈造影陽性47例、陰性16例。平板運動試驗診斷冠心病的特異性、敏感性、預測準確性分別為83.5%、79.7%、82.1%。冠脈病變支數與平板運動試驗陽性具有一定聯系, 冠脈狹窄程度與平板運動中ST段改變運動的出現時間及持續時間有關。結論 采用平板運動試驗對冠心病患者進行篩選, 結合冠狀動脈造影進行疾病檢查, 可促使冠心病診斷準確性的提高, 具有較好的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 冠心病;冠狀動脈造影;心電圖活動平板運動試驗
臨床上診斷冠心病的常用方法為冠狀動脈造影, 且是診斷冠心病的“金標準”, 但是由于這一技術的操作難度較大, 花費較高, 且容易引起患者機體的創傷, 因而在使用過程中存在一定局限。隨著平板運動試驗的不斷應用, 其已成為診斷冠心病和評價心肌缺血的重要方法。本院以擬診斷為冠心病的156例患者作為觀察對象, 采用冠狀動脈造影和心電圖活動平板運動試驗進行了疾病檢查, 對比了平板運動試驗和冠狀動脈造影的檢查結果, 進一步分析了冠心病患者應用平板運動試驗進行疾病診斷的臨床價值, 并對冠脈病變與平板運動試驗的聯系進行了研究。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56例擬診斷為冠心病的患者作為觀察對象。其中男89例, 女67例;年齡42~78歲, 平均年齡(52.7±9.6)歲。104例有典型心絞痛癥狀, 52例無典型胸悶胸痛癥狀;合并糖尿病32例, 高血壓44例, 高脂血癥80例。
1. 2 方法
1. 2. 1 冠狀動脈造影 經橈動脈方法進行左、右冠脈造影, 采取多體位投照。診斷標準[1]:回旋支、左前降支、右冠脈、左主干及其主要分支中≥1支管腔內徑狹窄≥50%為陽性, 反之為陰性。參照文獻標準[2], 依據冠狀動脈狹窄程度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 其中輕度:管腔直徑狹窄50%~74%;中度:狹窄75%~90%;重度:狹窄91%~100%。
1. 2. 2 運動試驗 采用series 2000 treadmill型平板運動心功能檢測系統(美國GE公司), 選擇改良的Bruce方案, 運動過程中對12導聯心電圖和血壓進行監測。運動終止指標:出現典型心絞痛、嚴重心律失常;達到預計亞極量心律;心電圖陽性;體力不支無法繼續運動。記錄運動前、運動停止后即刻、每隔1~2 min的12導聯心電圖, 延遲至ST段開始恢復。陽性標準[3]:運動中或運動后, 心電圖J點出現后60 ms ST段水平或下斜型下移≥0.1 mV, 且時間持續>1 min;運動引起典型心絞痛癥狀;運動過程中及運動后出現J點后0.08 s。
1. 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 多組比較采用F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冠脈造影與平板運動試驗的結果比較 平板運動試驗的敏感性、特異性、預測準確性分別為79.7%(47/59)、83.5%(81/97)、82.1%(128/156), 假陽性率和假陰性率分別為16.5%(16/97)和20.3%(12/59)。冠脈造影與平板運動試驗的結果見表1。不同冠脈病變平板運動試驗的診斷結果見表2。
2. 2 不同病變程度平板運動試驗陽性特點比較 輕度、中度、重度三組ST段壓低出現時間、持續時間比較,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3。
3 討論
平板運動試驗診斷冠心病具有無創性, 經次極量運動和極量運動, 心肌氧耗量增加, 引起冠脈病變導致的心肌缺血表現為:心電圖ST段水平型及T波異常, 因而此方法一般用于對冠心病的初步診斷。本結果顯示平板運動試驗的特異性為83.5%, 敏感性為79.7%, 預測準確性為82.1%, 假陰性率為20.3%, 假陽性率為16.5%。相關研究報道[4], 相比于冠脈造影, 平板運動試驗診斷冠心病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為68%和69%, 隨著病變血管支數的增加及狹窄程度的加重, 平板運動試驗的敏感性可上升至98%, 預測準確性平均高達80%, 與本文結果基本一致。研究表明, 平板運動試驗中, 冠脈多支病變患者的陽性率高于單支病變患者, 這一結論與本研究結果一致。提示運動引起心肌缺血與冠脈病變范圍存在一定聯系, 病變血管支數增加, 狹窄程度就會越為嚴重, 隨之平板運動試驗陽性率也會升高。相關研究發現平板運動中ST段壓低越早出現, 其壓低程度就會越低, 持續時間也會延長, 此時可反映冠脈狹窄的嚴重程度, 結果顯示輕度與中度、中度與重度狹窄的ST段變化情況比較,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依據ST段在平板運動試驗中的變化, 可以對冠脈病變及狹窄程度進行初步判斷。對此, 通過觀察冠脈病變的支數可以對冠心病患者的預后情況進行判斷, 結果表明病變越嚴重, 預后效果則越差。
需要注意的是, 在診斷和評價冠心病方面, 平板運動試驗依然存在少數的假陰性和假陽性。如主動脈瓣嚴重狹窄、心肌病、左室肥厚、預激綜合征、室內傳導障礙、電解質紊亂等因素的發生都可以使平板運動試驗產生假陽性;側支循環嚴重的冠脈病變、缺血范圍大、單支病變狹窄程度<75%、心肌缺血心電圖改變相互抵消等因素的發生可以使平板運動試驗產生陰性。因此, 無創性平板運動試驗在診斷冠心病方面具有一定效果, 但還需注意假陰性和假陽性的產生。
綜上所述, 無創性平板運動試驗對冠心病患者進行篩選, 其診斷疾病的特異性及靈敏性均較高, 具有良好的臨床應用價值, 可作為臨床診斷冠心病的輔助手段。
參考文獻
[1] 孫健玲, 郭繼鴻, 許原, 等.活動平板運動試驗誘發缺血性T波對冠心病的診斷價值.心電圖雜志(電子版), 2014, 22(3): 154-156.
[2] 李敬濤, 張姝蘭, 喬潔, 等.左主干與左前降支病變患者活動平板運動試驗的對比分析.中國綜合臨床, 2015, 31(1):26-29.
[3] 田靈芝.運動試驗假陽性與自主神經的相關性研究.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2012, 15(10):69-70.
[4] 杜紅梅.平板運動試驗和動態心電圖聯合檢查對評估冠狀動脈狹窄程度的預測價值.中國醫學創新, 2014, 12(20):151-154.
[收稿日期:2015-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