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法娟
摘 要:加強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僅對于促進高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形成學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質有著直接的作用,而且是整個高中素質教育的心理基礎。作為教育工作者,關注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本文從多年的教學經驗入手,對如何強化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高中生;心理健康;存在的問題;成因;對策和建議
1前言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明確要求“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堅忍不拔的意志,艱苦奮斗的精神,增強青少年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中學德育大綱》在前言中也提出:“從中學生的實際出發,遵循青少年的身心發展規律,對中學生進行思想政治觀點、基本道德、基礎文明行為的教育,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和品德能力的培養”。但是在我國,由于社會、歷史、家庭及教育體制等內外因素的影響,高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依然是困擾教育事業健康發展的突出問題,尤其是近年來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呈現上升發展趨勢。因此,加強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是高中教育階段的一項重要課題。
2高中生心理健康問題及成因
2.1逆反心理。導致產生“逆反心理”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一是隨著高中生主體意識覺醒,思想獨立性增強,自我意識地發展,加上對社會多元化的認知缺乏而導致其對同齡人認同,對社會排斥;二是家庭、學校教育方式方法不當而引起心理對抗。“逆反心理”表面看來是青少年的一種正常心理表現,但由于其具有較高的普遍性和對健康人格的形成具有較大的危害性,應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引起高度的關注
2.2自負與自卑心理。高中生產生自負或自卑心理的主要原因可分為主客觀兩個方面。客觀上,社會貧富分化、家庭物質生活條件的巨大差異導致的優越感或自卑,學習競爭失敗導致挫折感。學校教育方式方法不當,如過分嬌寵的家庭教育、嘲笑式批評或冷落等導致的或盲目自大,或極度失落、自暴自棄。主觀上,青少年身上存在有他人的盲目攀比心理,比家庭父母、比學業成績、甚至比自身生理條件,攀比心的泛濫往往因極度的悲觀失望而失去了自我奮發、改變環境、創造美好人生的動力。
2.3焦慮情緒。由于高中生處于開始獨立思考人生前途命運的生命發展階段,但尚不具備把握自身命運的能力條件。對他們而言,命運中總是充滿太多的不確定性。而通往現人生理想的道路卻是那么狹窄。學業上一旦出現挫折,就會產生莫名的恐懼心理和焦慮情緒。
2.4人際關系障礙。高中生學習任務繁重,學生對人際關系的認知停留在感性層面,缺乏理性思考。教師對學生的不理解、不信任、不公平、不關心均會導致學生的心理及行為對抗;父母對子女的過高期望也會給他們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與異性朋友的不正確的交往方式不僅會荒廢其學業,有時甚至會帶來人生的創傷和悲劇。
3關于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議
3.1在學生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心理學是研究人的心理現象發生發展的客觀規律的科學。比如,學習記憶和思維的規律,掌握技巧可以更牢固、更快捷地記住公式、記住要點;學習性格的知識,通過提高對自身完善的了解,矯正每個人性格中的弊端,鍛煉和完善人格。高中生是具備一定閱歷、理解、分析能力的,教學實踐中可以運用談話討論的方式,啟發學生感悟;可以運用開展心理活動課、班團活動、利用黑板報、校園廣播等途徑提供心理知識的宣傳。通過心理知識的普及,幫助學生調查認知,學會自我保健。
3.2創設積極健康的教學氛圍。青春期的高中生在成長過程中是最容易被感染和帶動的。教師應該充分掌握和利用高中生在這一時期的特質,通過在校園、年級、班級,建立充滿人文關懷的情境布置,巧妙地宣傳偉人、名人、偶像的優良品質和模范行為。利用寓情、寓景、寓教、寓理的方式,借助偉人、名人、偶像等帶有強烈個人色彩的震撼力和感染力,激發起學生的敬仰之情、效仿之心,潛移默化地傳遞給學生示范和鼓勵,為整個校園增添人文色彩,為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創造最有利、最積極的氛圍和環境。
3.3結合各科教學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弊端的教學可能引發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不僅直接影響到了學生人格的健康發展,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教學效果。所以,要保證學生學習活動的積極動力性,教學中就必須全面貫徹心理衛生的原則,減輕學生過重的腦力負擔,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培養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和高度的創造性愿望。為此,教學中的各個環節,如課程安排、教學內容和方法的選擇、課堂心理氣氛的控制、布置課外作業、上活動課以及進行教育評價等,都必須優化組織,充分考慮到保證學生心理健康發展這一前提。
3.4在學生活動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從心理健康教育的特點來說,有效的活動是實現學生心理健康目標必不可少的一環。在學生的各種實踐活動中,要提出培養心理品質的要求,使他們通過實踐,充分體驗甘苦,經歷成敗,磨練意志,增強心理的穩定性、適應性和挫折耐受性。同時,組織心理學興趣小組,心理訓練小組,舉辦心理調適等專題討論會,使學生學到更多的、更具體的心理衛生知識,針對自己心理上的某些不足,有的放矢地采取有效方法加以訓練和矯正。
3.5學校開設心理咨詢電話服務。學校可以開設心理咨詢電話服務,讓學生在遇到心理困惑的時候,可以有傾訴的對象,及解除學生的心理問題,讓學生輕裝上陣,沒有思想上和心理上的憂慮。此外也可以給學生發放相關的書籍,讓學生能通過閱讀書籍,開闊心理空間,主動調節自身問題。開設心理課堂,經過對某些問題的模擬演練,讓學生在實踐當中得到心靈的啟發,獲得一些相應的技能。
4結束語
總之,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對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乃至社會的文明與進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此,我們不僅要從思想上高度重視,而且在行動上必須采取有力措施下大力氣抓好這一重要工作。
參考文獻:
[1]耿振美.在高中生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體會[J].考試周刊,2012(65)
[2]吳昌順.中學生心理障礙的成因及其對策[J].人民教育,1999(10)
[3]劉紅.貴州省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研究[J].貴州教育學院學報,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