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又
摘 要:數學和每個人都有著很密切的關系.而當我們開始走進校園時,就會系統的學習有關數學的知識,不再僅僅限于數字這個狹窄的界面之內了.現階段,師生共同追求的目標是講究課堂教學的優質性以及高效性。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提高數學教學的效率是非常重要的。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課堂教學是初中數學教學的主要途徑,是學生數學學習的主要陣地。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有效課堂教學活動是當前初中數學教學的要求。因此,初中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緊抓當前先進的教學理念,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與探索的積極主動性,在課堂教學中樹立學生的主體意識,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最終實現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一、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的原動力。所以,我們一定要激發學生的興趣,讓他們插上想象的翅膀,充分發揮想象力,積極地開動腦筋,形成創造獨特的新思維。在教學中,我們要盡可能地利用一切條件來激發學生的興趣,要讓學生有發自內心的求知欲望,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一般來說,對數學學習有興趣的學生,并不會僅僅滿足于課本上的知識,而是想積極地挑戰更有高度和難度的問題,在不斷攻克這些難題的同時積累許多有用的經驗。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教師可給學生布置一些發散性強的問題。學生通過對這些數學問題的探究,能開動腦筋,發散思維,還能夠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協作,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求知欲望。數學知識是比較抽象的,如果我們按正常的教學方式去教學,學生很難理解,有的學生甚至會產生厭煩的感覺。因此,我們廣大教師要以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為基礎。
二、建立和諧以及平等的師生關系,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從而能夠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果。然而良好的教學氛圍主要以民主、平等以及和諧的師生關系為基礎的。由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處于叛逆時期,因此教師要給學生更多的關愛,從而能夠了解學生內心真正的想法。在數學課堂上,教師要放下自己的架子,以微笑來面對學生,不斷增強教師的親和力,從而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在課下,教師應該及時與學生進行溝通,這樣做不僅可以使得學生與老師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得以強化,而且能夠縮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在這種和諧的氛圍下,學生的積極性得到提高,最終有利于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三、積極運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活躍課堂教學的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隨著當今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多媒體也逐漸走進現代的課堂教學之中.多媒體因為具有圖文并茂和聲像具備的巨大優勢,得到了廣大教師的歡迎.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輔助教學,代替自己滿堂灌的教學模式,這也獲得了學生的認可和接受.教師可以在多媒體課件中加進可愛的圖片和時尚的音樂,這樣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就可以用課件中的圖片和音樂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學內容上,提高了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興趣,也能達到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目的.初中生正處在對新事物懷有很強好奇心的年齡階段,多媒體對于學生來說,算是一個很有神秘感的新鮮事物了,教師將這種新鮮事物應用在課堂教學之中,肯定會吸引到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也就達到了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率的目的.所以說,教師將多媒體應用與課堂教學,是一種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率的技巧.
四、突出重點、化解難點
在多年數學教學實踐中,我發現學生總是會有一些難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識點。為了提高教學效率,教師必須深刻認識到這一點,并利用多種方法幫助學生化解重難點。如在教學有關“橢圓”的知識時,其教學的重難點是掌握橢圓的定義和標準方程。為了強調橢圓的定義,教師可在課前準備好一根細線,然后在黑板上取兩個定點(兩定點之間的距離小于細線的長度),要求兩名學生在黑板上畫一個橢圓。接著,在黑板上另取兩個定點(兩定點之間的距離大于細線的長度),再請這兩名學生按同樣的要求作圖。在兩次作圖的過程中,教師可因勢利導幫助學生得出橢圓的定義。這樣,學生就會對這一定義產生更加深刻的認識,尤其是上臺板演的兩位學生,更是終生難忘,從而在不知不覺中為教學效率的提升做好了鋪墊。
五、分層優化知識訓練
學生掌握了一定的數學知識之后,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中培養技能。但是,在傳統數學課堂教學中,一刀切的訓練方式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導致“優生吃不夠,差生吃不消”,最終效果并不理想。要想提升教學效率,教師就必須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將學生分為優等生、中等生、學困生三個層次,然后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以促進學生在原有基礎上的發展與進步。對于優等生而言,由于他們的基礎較好,理解能力較強,教師可引導其在解決基本練習后進行開放性試題或變式問題訓練;對于中等生而言,他們的基礎尚可,教師可多引導其逐步掌握基本概念、定義、公式、公理的基礎上解決實際的數學問題,提升他們對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力;對于學困生而言,他們的數學基礎普遍較差,對一些基礎知識尚未能完全掌握,教師可多利用填空、仿例題類問題引導他們牢固掌握基本概念、公式等基礎內容,幫助他們打好基礎。如此一來,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學有所獲,學習起來勁頭十足。
六、鼓勵并引導學生進行反思學習,提高數學學習效果
目前,大多數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都沒有養成反思的習慣,他們往往是為了學習而學習,把學習當成了某些任務,在聽完課或做完作業后就覺得完成了任務,對于課堂中老師所講的內容不再思考、反思,尤其是在作業中遇到和課堂中理解不一致的情況時,往往是跳過,不做深入的思考,這些習慣都不利于數學學習成績的提高。不對自己的思考過程進行反思,不會分析、評價和判斷自己的思考方法的優劣,也不會自覺地找出和糾正自己的錯誤;不能從自己的思考過程中提煉出其中蘊涵的數學思想方法,不能發現其中的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導致自己的數學知識系統系統性、結構性差。為了更好促進初中數學學習的有效性,在課下培養學生對學習過程及數學解題后反思的習慣是非常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