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建生
【摘 要】生物是一門自然學科,在初中生物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能夠把生物知識由抽象變為具體,做到化靜為動,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和接受能力都有所提高。筆者結合初中生物教學實踐,就多媒體技術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作用,闡述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初中生物;多媒體技術;作用
多媒體教學作為一種具有特殊功能的教學手段,越來越受到廣大教師的重視。它不僅使課堂教學視聽化、形聲化,而且使課堂的直觀性更加突出。使用多媒體還會使教材“活化”,所以倍受廣大師生們的歡迎。
1.融入多媒體技術,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性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充分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在傳統的生物課堂上,由于教學手段落后,學生生物知識的獲得以教師的講授為主,因此,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機會很少,也缺乏參與課堂教學的主動性。為了適應新課改的教學模式,達到新課改提出的要求,教師在教學時要有所改進。在進行生物教學過程中,通過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能夠通過多種媒體信息把知識傳輸給學生,學生了解生物知識的途徑不再是單一的文字和教師的講授。多媒體技術能夠把文字、聲音、圖片、動畫等信息資料進行整合,通過多元化、圖文并茂、聲色結合的形式向學生展示生物知識。學生在多媒體環境下所受到的刺激不再是單一的,而是耳、眼、腦等多個感官同時受到刺激,激發出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刺激下,學生對生物學習產生了探究的欲望,在教學活動中會積極參與,從而活躍了課堂教學的氣氛,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質量。例如:在學習《生物進化》的知識時,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性,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模擬魚進化成兩棲動物的演變過程,通過形象的畫面展示,學生們都被吸引了,在課堂上的學習興致更高。
二、融入多媒體技術,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藝術課教學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的興趣。在“巧用媒體激發興趣”這一環節,教師巧妙運用電教媒體,采用故事式、游戲式、猜迷式等教學手段,能活躍課堂氣氛,創設思維情境;能引導學生積極思維,培養學生良好的心智狀態,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濃厚興趣,為學習新知識起到鋪墊作用。
例如,在教學《生活中的聲音》一課時,采用了游戲引入,誘發學生學習興趣。游戲是兒童最感興趣的活動,通過游戲獲得的知識感受最深刻。在教學的開始,設計了“猜一猜”這一游戲:首先提問:“老師這里有一個魔盒,里面裝了各種聲音,小朋友們能猜出是什么聲音嗎?”這句話一下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抓住了學生的心,激發了學生的探索欲望。接著,讓學生閉上眼,開始播放各種自然界的聲音,讓學生根據聲音來猜,并說出是怎么猜出來的。學生情緒高漲,在順利完成游戲活動后,產生了成功的喜悅。又如,在講“病毒的控制和利用”一章時,過去的學生對于植物病毒、動物病毒、噬菌體認識模糊,這一次運用多媒體教學,展示了三種病毒的圖片,其中對于艾滋病病毒的傳播方式用動畫的形式加以展示,學生有很深的體會,以至于課下針對各種病毒的傳播預防展開了大討論,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可見這種多變的課堂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又能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從而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三、融入多媒體技術,能夠有效地加強學生形象思維培養
生物學科的主要特點之一就是圖形、文字融于一體,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粉筆和黑板很難將抽象的圖形與文字有機的結合起來,使得學生對教學內容不好理解,教學過程由此復雜化,學生學得費勁,老師教得費勁。多媒體技術集文字、圖像、動畫、影像于一身,運用它來設計教學過程,既加強了形象思維的培養,發展了學生的智力,又簡化了教學過程,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如在講“尿的形成”這個問題時,如果單純靠老師講解,學生很難理解這一復雜的過程,運用多媒體計算機設計教學,把濾過、重吸收、分泌三個過程以及相關的文字,以動畫的形式鍵入,并進行超級鏈接。課堂上只需輕輕一點鼠標,一幅完美的“動畫”便呈現給學生,從而使情境逼真、生動,然后再有序的來回演示幾遍,使抽象問題形象化,既簡化了教學過程,又突出了教學重點和難點。
四、融入多媒體技術,能夠有效地完善實驗教學
為幫助學生理解實驗原理,掌握操作步驟,獲得實驗結果,鍛煉觀察能力,教師在實驗教學中經常要進行操作過程的演示、講解,但由于受實驗儀器小、學生多等限制,總會有一部分學生不能看清楚.而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放大實驗過程,則可增強實驗的演示效果,易于全體學生觀察,掌握操作步驟.例如,顯微鏡的使用和操作是生物實驗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僅憑教師在臺前的演示操作,很難使全班學生觀察清楚,但通過投影將每一步操作放大到屏幕上,學生就可清楚地看到并能順利模仿教師的操作,進而增加實驗的直觀性.同時對使用中的關鍵步驟和難點,可重復演示,讓學生反復觀察,反復練習,從而增強實驗效果.有些實驗現象用肉眼觀察不到,有些實驗材料與季節有關,有些實驗過程較長,實驗時難以完成,或者有些實驗沒有條件做或有一定的危險性,不能進行實驗(如血液的循環、食物的消化等),只能“紙上談兵”。針對這種情況,可通過多媒體來模擬或演示實驗,實現再現功能,幫助學生理解生物實驗知識,進而彌補不能真實實驗的缺憾。
總之,當今時代是一個信息時代,在信息化的社會中,現代信息技術得到了迅猛的發展。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其在教育教學中也顯示出了其優勢作用。尤其是在多媒體技術出現之后,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使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當中。
【參考文獻】
[1]曹貝高.初中生物總復習課多媒體技術應用淺論[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4年05期
[2]龔添旺.多媒體技術運用于初中生物教學的優勢[J].內蒙古教育(職教版),2014年08期
[3]汪高瑋.多媒體技術在生物教學中的應用優勢[J].新課程(上),2016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