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麗青


【摘 要】隨著微時代的到來,“微課程”應運而生。如何讓“微課程”服務于地理教學呢?我們地理教師應該轉變我們的思想,突破傳統的課程觀,積極認識地理微課程,大膽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充分利用自身學識,深入探究,整合傳統課程內容及課程資源,提高課程開發能力。
【關鍵詞】微課程;音視頻;初中地理;整合課程;課程開發
筆者第一次聽到“微課”這一詞是年初在我市教研會上,從教研員口中了解到的。當時便感覺熟悉又陌生,想想也是。隨著科學技術的廣泛運用,“微博”、“微信”的熱門傳播,微課這一說法也沒什么新奇的。而后陸續地閱讀了相關的文章,才發現筆者當時的想法是大錯特錯。微課并非筆者當時所想的微型課堂、小課堂,而是攘括了更加廣泛的含義。下面筆者就對“微課程”的理解及“微課程”對初中地理教師課程開發能力的影響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微課程”的定義
在國外,早已有了“微課程”(Microlecture)這個概念,它最早是由美國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學院的高級教學設計師、學院在線服務經理戴維·彭羅斯(David Penrose)于2008年秋首創的。在我國,胡鐵生老師于2011年提出微課是微型教學視頻課例。并用“非常5+1”來形容微課框架。“1”是5-8分鐘的微視頻,以此視頻為核心,整合“微教案、微課件、微練習、微反思、微點評”5個配套資源,共同組成微課。今天,筆者所說的“微課程”是由各種學科各種小知識點的課程統稱,教師做成該知識點PPT后錄制十分鐘左右,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內容短小,集中說明一個問題或核心內容的教學音頻或視頻,滿足學生不同的需求。
二、初中地理教師如何進行課程開發
關于“課程”,百度百科這樣釋義:課程是一個精心設計的教學計劃,藉以向學生傳授社會認為重要的學識及傳統的價值觀。課程不限于課堂內,亦可以包含課堂以外的非規范學習。廣義地講,課程是學習者從無知通過學習而得知的過程。學習課程的可能是有意安排或者偶然發生的,也可能是美好的或是痛苦的。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從圖像到音視頻的發展,我們地理教師應該轉變我們的思想,突破傳統的課程觀,積極認識地理微課程,大膽運用信息技術手段,整合傳統課程內容及課程資源,提高課程開發能力。
(一)轉變思想,突破傳統,認識地理微課程,提高課程開發能力。
微時代的到來,不僅沖擊著我們的日常生活,也沖擊著我們的教育教學。對地理教學來說,可以將一些知識重點與難點轉變為地理微課程。地理微課程的提出是教學觀念上的創新,有益于廣大地理教育工作者利用最新的微時代成果完善地理課程的發展,提高地理課程的開發,讓地理課程在宏觀教育背景下具有更強的生命力,更大的活力。2013年第11期《地理微課程如何開發與利用》一文中指出:“微課程即是一線教師自行開發、時間在五分鐘左右的微小課程,源于教師的教育教學實際,為教師所需,為教師所用,可解決工作中的棘手問題。從教育科研角度,許多地理一線教育工作者雖然不能拿出完整的一套理論體系,但是通過地理微課程,可以提煉自己教學中的閃光點,作為地理微課程之素材,并成為教育研究的切入點。由小處著手,向更大方向進發,最終帶動地理教育教學科研的發展。”所以,地理教師應該轉變我們自身思想,突破傳統,積極認識地理微課程,提高課程開發能力。
(二)大膽運用互聯網信息技術,整合地理課程資源,提高課程開發能力。
在“微課程”時代的當今,初中地理教學除了達到地理教學標準,讓學生掌握應當掌握的地理知識外,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對地理的興趣。因此,我們除了傳統的地理課程資源的利用外,更重要的是在互聯網時代,在“微課程”時代,關注課程對學生發展的創新價值,開發對學生終身有益的課程和課程觀與教學觀的整合。比如初中地理“中國的氣候”這一節內容,我們可以運用互聯網資源,將地理教材中的難點用更加形象,更加簡潔的方式表達出來。中國氣象頻道網站主要是大量與氣象有關的自然地理視頻,根據學生實況,識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將重點、難點知識進行整合,開發,形成符合學生邏輯思維的地理微課程設計。
(三)根據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創新教學設計,提高課程開發能力。
地理教學實踐證明,設定符合學生邏輯思維的地理教學設計是地理課堂教學不可撼動的基本環節。筆者認為中學地理新教材雖然可讀性、觀賞性增強了,但學科知識的系統性卻減弱了。所以教師更應該根據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整合教材、課程資源,提高課程開發能力,進行“微課程”模式。例如,自然的地理除了要精講地理事實之外,還可以向學生介紹地理之謎,采用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地理思維能力為主要目的的啟發式教學方法,設計符合學生思維能力的微課程,利用微課程集興趣、思維與地理知識為一體,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
總之,“微課程”的出現就是時代應運而生的產物,她迫使我們地理教師要以學生為本,對課程教材進行二次整合,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充分挖掘地理教學資源,在較短時間內形象生動地講解地理知識,讓學生充分理解,靈活利用地理知識。
【參考文獻】
[1]微課程,定義源自百度百科,2014年9月檢索于http://baike.baidu.com/view/8495108.htm
[2]課程,定義源自百度百科,2014年9月檢索于http://
baike.baidu.com/view/183341.htmfr=aladdin
[3]顧柳敏.基于“微課程”理論的地理合作課堂初探
[4]王文濤.初中地理“微課程”設計初探,《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3年第10期
[5]楊波.地理微課程如何開發與利用,《地理教育》,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