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企業資本結構是企業進行財務管理必須關注的重點之一,它能明確的反映出企業所有者和其他利益相關者的權利和義務,并且能清晰的反映出企業當前的經營狀況和資本運營現狀。就目前我國的市場經濟發展來看,我國的大多數企業的資本結構有有許多不合理之處,大多問題出現在企業的債務資本方面。還有許多企業的投資者或者經營者不能充分認識到資本結構優化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通常將關注點偏向于集資,忽略了資本成本的效果和籌資效益的結果,優化資本結構更不在企業經營者和投資者的考慮范圍內,長期的一貫式經營方式,必然對企業的發展帶來經濟隱患。本文就目前我國企業資本結構優化的現狀進行分析,通過中小企業、國有企業、民營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等各企業的舉例說明我國企業資本結構在優化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措施,使企業資本結構達到更優化的目的,更好為企業經濟發展服務。
關鍵詞:企業資本結構;優化;現狀;解決措施
一、企業資本結構的定義及影響因素
1.企業資本結構的定義
資本結構是指企業的總資產的權益資本和總負債資本兩者之間所占比例與資本結構所構成的關系,其主要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就廣義而言,資本結構是指將企業所有的資本相加,主要分為兩大項目,長期資本和短期資本。就狹義而言,企業的資本結構僅僅指長期資本。而本文論述的資本結構主要是產生的企業的長期資本與短期資本這兩項對企業資本結構產生影響。
2.影響企業資本結構的因素
企業資本機構所受到的影響因素是不確定的,因此我們在考慮資本結構的影響因素時只能從大體方面入手,并結合實際情況分析各因素給企業資本結構優化帶來的有利和不利影響,并及時對不利影響因素進行調整處理,將企業的資本結構向優化方向發展,雖然不能達到最優化的程度,但是也是各個企業共同追求的目標與發展的方向。因此,影響企業資本結構的因素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企業規模的大小對資本結構影響明顯
一般情況下,企業的經營規模大小對企業的籌資能力和籌資水平會造成較大的影響。在我國的企業經濟發展中,企業規模的大小在籌資方面表現得十分突出,大型企業的經營規模大,投入資金多,后期的運作也需要大量的資金,對此大型企業對外籌資或者融資的需求變大,集資渠道也變得很多,并且在短時間內能籌集到所需資金,廣泛的集資不僅加快了企業的運營速度,還降低了償債壓力。因為,大型企業經營模式一般都具有多元化、復雜性、多樣性、綜合性等特點,所經營的業務范圍廣,能有效的分散企業的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然而,中小微型企業則與大型企業在在資本結構方面有較大差距。中小微企業都面臨著融資難、集資與籌資渠道單一,并且自身擔保能力低,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經常出現資金短缺甚至資金鏈斷裂的情況,長期的負債壓力大,資本結構出現嚴重的問題。所以企業規模在企業資本結構優化過程中表現得最為明顯。
(2)行業差距造成了各個企業間的資本結構不一致
目前,雖然我國經濟發展處于繁榮時期,各行業受到了宏觀經濟不同程度的影響,各企業從事不同行業對企業的資本結構也會出現不同的情況。主要表現在資金的流動方面,對于日常的生產企業而言,資金是一個長期需要流動的過稱,隨時都要保證資金能維持長期的生產加工才能確保企業的正常運作,但每次投入的資金數量都不大,對長期需求來說每次較小的資金數量的投入不會給企業的經營帶來較大的壓力,再次期間,企業能合理規劃現有的流動資金,優化資本結構,有效控制企業的經營風險。然而,對建筑行業的企業來說,沒想工程的投入款金額較大,并且資金的運轉周期長,即使該項目已處于完工狀態,但收回大量的投入資金所花時間長,造成了負債率往往高于一般的生產制造企業。所以,企業在優化資本結構時應結合本行業的實際情況,與其他行業進行對比分析,制定適合本行業發展的資本結構模式才是最優選擇。
(3)企業財務狀況及資產結構影響資本結構模式
企業的財務狀況的好壞、抗風險的能力的高低以及解決負債的措施都與企業的資本運作環境有直接的關系,相互影響、相互制約。但企業的財務狀況和資本結構都受到目前企業的現金流的影響,如果在企業現金流速度快,并且自有現金充足的良好情況下,企業的償債能力強;反之,現金流量不足,對企業的發展造成影響甚至阻礙企業正常運營的情況下,企業則需要通過大量舉債維持正常運轉,使得企業的資本結構中的負債資本增加,使得企業的資本結構出現嚴重問題,改變了企業的原有的資本結構模式。
企業資產結構中的資產有流動資產和非流動資產之分,企業因行業差距的不同對流動資產和非流動資產的運用程度都是大不相同的,導致資本結構也會存在較大差異。在商業制造企業的商品流通性強,資產的流動性較大,并且資金的回收時間長,回籠慢的情況下,則需要通過流動負債獲得資金,維持經營;然而,對于工業企業而言,對廠房、設施、設備等固定資產即非流動資產的需求量偏大,為制定長期的生產加工,緩解經濟壓力,只能通過發行債券、發行股票和長期舉債等措施解決。
二、企業資本結構優化面臨的問題
通過上述各因素對企業資本結構的影響來看,各企業間的資本結構所處行業、經營規模、財務狀況及資本結構都決定了企業的資本結構模式。在不同的企業資本結構中我們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以下將通過舉例的形式分析不同企業間的資本結構在優化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
1.國有企業資本結構面臨的問題
國有企業在我國的經濟發展中處于重要地位,代表著我國重要經濟組成部分,其資本結構也受到普遍關注,反映了我國國有資本的運用效率和財務狀況。雖然我國加大了對國有企業資本結構的優化力度,但仍然沒有落實到位,存在諸多問題,以下將從兩方面分析目前國有企業資本結構面臨的問題:
(1)國有企業面臨的外部問題
其一,國有企業是直接隸屬于國家的管轄,其經濟決策都由國家統一制定,是經歷過計劃經濟熏陶的,受計劃經濟的影響較深。在我國的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下,國有企業的運營資本都是來自國家政府投資和銀行的貸款支出,這兩項經濟來源是維持國有企業的主要經濟流向,長期缺乏積累自有資金的意識,并且沒有對外籌資和集資權利和意識。所以,國有企業在長期的計劃經濟的影響下不能適應現階段市場經濟發展環境。其二,國有企業屬于國家所有,對國有企業經濟的發展方針及發展路線都是國家通過決議后實施,對資金的投入都需事先預算。但是,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總會遇到突發事件,對突發事件是難以預測的,所需資金也沒有納入到預算范圍,使得國有企業出現資金短缺的現象,主要原因在于國家從投資力度不足,限制了國有企業的靈活性。
(2)國有企業面臨的內部問題
國有企業除了外部環境帶來的問題外,其自身在長期的發展和管理中也存在許多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第一,企業的資產治理結構不合理。企業的治理結構與資本結構是相互影響的關系,資本結構中的股權和債務決定了企業的治理結構。我國國有企業大多處于虧損狀態,長期向銀行貸款,使負債率越來越高,與銀行間的根本利益相沖突。第二,企業的自有資金不足。國有企業缺乏自有資金的積累,長期受到國家的統一管控,所以流向資金都需上交國家財政,對凈利潤的獨立的決定權。沒有自有資金就不能靈活處理企業的日常開支和資產項目的投入,限制了國有企業的發展。第三,國有企業運營效率低。國有企業在進行經濟決策時需經長時間的考察和決議,在進行經濟投入時耗時長,并且資金使用的靈活性缺失,使得國有企業在運營過稱中受到很大的局限,加之,國有企業職員大多是安于現狀的工作態度,缺乏工作熱情,使得企業的運營效益始終在低水平徘徊。
2.民營企業資本結構面臨的問題
我國民營企業在為國家經濟做大量貢獻的同時,自身還存在諸多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第一,民營企業資產負債率低,主要原因在于,我國民營企業大多是中小型企業,其在發展過程中常面臨資金不足、融資困難、經營活動單一等問題,使得民營企業在對外籌資時只能選擇民間融資方式獲得運營資金,資金來源渠道單一,并且還無后期保障,存在較大的經營風險。第二,民營企業的負債結構不合理,具有效統計我國近90%的民營企業的流動負債率過高,平均都超過了85%的水平,流動負債額占總負債額的一半才屬于正常情況,是企業負債的合理發展范圍,過高的流動負債率使得民營企業的償債壓力變大,不利于長期發展。第三,民營企業信用度低。民營企業的自身信用已是制約民營企業發展的主要瓶頸,民營企業自身經營規模小,擁有固定資產有限,使得抵押擔保的條件不充足。加之,管理者素質普遍較低,缺乏信用,使得民營企業很難得到信用貸款的支持。
3.高新技術產業資本結構面臨的問題
高新技術產業是我國產業發展的龍頭,為我國各產業的發展創造了先進技術和先進的發展理念,為我國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制約高新技術產業資本結構優化的主要問題在于資金短缺,資金投入力度不夠。高新技術自開發、研發到預期使用狀態都需要資金的大量投入。我國目前的高新技術發展水平有限,因此只有加大資金的投入,引進國外高新技術和高級人才才是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根本,所以加大高新技術產業的資金投入力度是十分必要的。
三、優化企業資本結構的解決措施
1.優化國有企業資本結構的有效措施
國有企業的資本結構出現的問題及原因是多方面的,要解決問題所在,需有嚴密的頭腦和長遠的發展眼光是國有企業的資本結構向更優化方向發展。第一,國家作為國有企業的投資者,應確保國家政府在國有企業融資中的重要地位,并且國家政府要充分發揮其投資者的重要作用,給予國有企業充足的資金力度的支持,解決國有企業資金困難問題。對此還需發揮財政和銀行的作用,將國有企業、財政部和銀行三者的有機配合,共同為國有企業資本結構優化的目標努力。第二,加強國有企業的資本結構內部監管力度,適應新的經濟發展要求。國有企業受計劃經濟的影響較深,應不斷轉變其管理其結構,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對此,國有企業員工也應改變原有的消極工作態度,樹立新的工作目標,是國有企業的發展充滿生機。國家政府也應充分發揮監督作用,為國有企業經濟發展把好關,做好后備發展力量。
2.優化民營企業資本結構的有效措施
優化民營企業資本結構首先應解決的是資金問題,完善資本市場,開發多元化的融資工具,拓寬融資渠道。對此,則需要國家政府的大力支持與幫助,國家應給予民營企業優惠政策和相應的資金支持,幫助民營企業渡過間接難關。民營企業自身也應改變自身不足,充分利用新型的融資工具如期貨等金融工具,立足長遠,樹立長遠發展目標。再次,民營企業應不斷改進自身的財務狀況,加強公司治理,加大財務工作的監管力度,降低資產負債比率,緩解償債壓力,為企業的長遠發展創造良好的內部環境。最后,加強民營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尤為重要,除了政府要加強對民營企業的信用監督和信譽管束外,民營企業自身應該有信譽意識,樹立良好的信用環境才能取信于銀行,獲得正規渠道的融資。
3.優化高新技術產業資本結構的有效措施
高新技術產業的資金短缺是阻礙資本結構優化的主要原因。高新技術產業在解決資金短缺方面應從兩方面入手,一方面,政府應大力支持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除了加大高新技術產業的資金力度支持外,還應提供高新技術幫助,通過國際交流的途徑,引進國外先進技術,降低高新技術產業成本。另一方面,高新技術產業應在研發階段和運用階段有效控制成本,降低費用支出,為高新技術的開節約資金。
參考文獻:
[1]雷聲.國有企業資本結構存在的問題與優化對策[J].財會研究,2006,10.
[2]李小安.民營企業財務管理與創新研究[M].湖南大學出版社,2009.
[3]陳柳欽.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金融支持研究[J].當代經濟管理,2008.
作者簡介:陳蓓蕾(1993.08- ),女,漢族,重慶市北碚人,長江師范學院財經學院在讀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