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開
【名家閱讀】
回 家
□[美國]皮特·哈米爾
幾年前,我在紐約格林威治村遇到一個姑娘,就是從她那里,我第一次聽到這個故事。這個故事也許是一個神秘的民間傳說,每隔幾年重復出現,以這樣或那樣的形式重新流傳。然而我仍然愿意相信它確實在某時某地發生過。
他們要到勞德戴爾要塞去——共三個小伙子和三個姑娘——上公共汽車時,他們拎著紙袋,里面裝有三明治和葡萄酒,夢想見到金色的沙灘和大海的潮汐。這時,紐約灰暗而寒冷的春天已經在他們身后消失。
公共汽車駛過新澤西州時,他們開始注意到文戈。文戈坐在他們前面,衣著簡樸,但不很合身。他坐在那里,從來沒有動一下,滿是灰塵的臉上看不出他的實際年齡。他一直咬著嘴唇,表情冷漠,一語不發。
深夜,汽車抵達華盛頓郊外,在霍華德·約翰遜飯店停下。大家都下了車,只有文戈坐在座位上像生了根似的一動也不動。幾個小伙子感到奇怪,試圖猜想他的身世:也許他是一個船長,也許是拋下妻子、離家出走的人,也許是一個回家的老兵。他們回到車上時,一個姑娘坐在了他身邊,作了自我介紹。
“我們要到佛羅里達去,”她欣喜地說,“聽說那兒真美。”
“是的。”他平靜地說,仿佛他想起了曾極力忘掉的事情。
“想喝點葡萄酒嗎?”她問。他微微一笑,對著酒瓶喝了一大口。他向她道了謝,又陷入了沉默。過了一會兒,她回到伙伴中間,文戈則打著盹兒睡著了。
次日早晨,他們一覺醒來發現汽車已停在另一家霍華德·約翰遜飯店門外。這次文戈進了飯店,那個姑娘堅持要文戈與他們坐在一起。他看起來很害羞,要了一杯不加牛奶的清咖啡。他聽著年輕人閑聊海灘露宿的情景,緊張不安地抽著煙。回到車上后,那個姑娘又與文戈坐在了一起。過了一會兒,他講述了自己辛酸的經歷。他在紐約監獄里關了四年,現在回家去。
“你結婚了嗎?”
“我不知道。”
“你不知道?”她問。
“是這樣,在我坐牢時我曾給妻子寫過信,”他說,“我告訴她,我要離開很長時間,如果她受不了,如果孩子們總是問這問那,如果她太傷心,那么她可以把我忘掉。我能理解。再找一個丈夫。我說——她是一個極好的女人,確實了不起——把我忘掉吧。我告訴她不必給我寫信。果真如此,三年半里她沒有給我寫過一封信。”
“你現在回家,對家里的情況都不知道?”
“是的,”他羞怯地說,“不過,上一周,當我確信假釋就要批準時,我又給她寫了信。我們過去住在布倫斯威克鎮,就在杰克遜維海港前邊。鎮口有一棵高大的橡樹,你一進鎮就能望見。我告訴她,如果她沒有改嫁,愿意等我回家,那就在橡樹上系一條黃手帕。我看見黃手帕就會下車回家。如果她不想要我,就忘掉這件事——不系手帕,這樣我就繼續坐在車上走過去。”
“哇,”那個姑娘叫起來,“哇!”
她告訴了其余的人,很快大家都知道了。他們都期待著布倫斯威克鎮的到來,并相互傳看著文戈拿出來的幾張照片,照片上是他妻子和三個孩子——妻子透露出一種純樸之美,孩子們尚未發育成熟。可以看得出來,照片不知被文戈撫摩過多少次了。
現在他們離布倫斯威克鎮還有二十英里,幾個年輕人都坐在右邊靠窗的座位上,等待著那棵大橡樹的出現。文戈停止張望,臉上的肌肉繃得緊緊的,好像他在給自己鼓勁兒,決心戰勝另一次失望。
這時離布倫斯威克鎮只有十英里,五英里……突然,所有年輕人都從座位上站了起來,他們叫呀,喊呀,高興得手舞足蹈。但只有文戈除外。
文戈坐在那兒,望著橡樹驚呆了。樹上掛滿了黃手帕——二十條,三十條,也許有幾百條。這棵樹,真像一面歡迎的旗幟,在迎風招展。正當年輕人高聲歡呼的時候,這位老囚犯慢慢地從座位上站起來,朝著汽車前面的方向,回家去了。
(選自《美國小小說百家精品》)
寫作借鑒
這篇小小說在寫作上最大的特色是巧設懸念。開頭寫“我”從一個姑娘那里聽到一個感人的故事,吊足讀者的胃口;然后慢吞吞地從三男三女旅游說起,讓人急切想知道作者到底要說什么故事;文戈的兩封信一直沒有得到回復,讓人為他的歸宿捏一把汗;最后終于看到黃手帕了,文戈帶著希望“回家去了”,他回家后的情況如何?還是給讀者留下了懸念。全文就這樣在山重水復中走到了故事的結尾,令人興味盎然。黃手帕是文戈之妻堅守愛情、婚姻的象征;是她善良、浪漫、忠貞于愛情的旗幟。一個并非驚天動地的故事,經過作者的巧妙構思,竟能閃現出如此耀眼的藝術光芒,委實令人佩服。
【習作展示】
那個永遠讓你“贏”的人
□張冰鈺
有人說,人生如棋,總會有輸贏——大到戰爭,小到鄰里爭吵。有時輸贏很殘酷,但有時它也很溫暖……
小時候,和那個人一起去逛商場,在一個玩具專柜前,你停了下來,看著那個玩具熊,久久不肯離開。你用渴望的眼神望著他,而他卻避開了這渴望的眼神,轉身想拉你走,說你已經有很多玩具了。可是倔強的你耍起了性子,干脆賴在專柜前不走了。他似乎早料到你有這一招,問你到底走不走,你搖搖頭,他便“果斷”地走了。專柜前人來人往,你害怕了,使勁哭了起來……他其實沒走遠,聽見你哭,緊張了起來,馬上沖到你身邊,結果你越哭越厲害。他無奈,買下了玩具熊,放在你懷中,你不哭了,挑釁似的瞟了他一下,心想,打了一個漂亮的勝仗……
后來,你慢慢長大了,卻還是不讓人省心。晚飯后,你說你要和朋友一起出去玩,他問你要去哪兒,你說隨便逛逛,他拒絕了,原因是那“老掉牙”的一句“不安全”。你說憑什么周末的時間他還要管,他說晚上不合適,要是白天就行。你不理他,穿上鞋就要出去,他生氣了,把你拉回來,說你要是出去了,就別回來睡覺。叛逆的你奪門而去,留下一臉無奈的他。其實你就是賭氣,就是坐在樓下的臺階上,委屈地哭,覺得他是世間最討厭的人,你再也不想看見他了……夜晚的涼風吹得你瑟瑟發抖,而他在家盯著時鐘踱來踱去。十點多了,他急了,沖出門去,馬上又折回來——拿起你的外套才又出了門。剛下樓,看見你的背影,他心中的石頭落了地。他輕輕地走到你身邊,把外套披在你身上。你猛一回頭,看見他,馬上又扭了回去,背對著他哭,他走到你前面,幫你擦擦淚,說明天晚上再約幾個朋友去吧。你像小時候一樣哭出了聲,他拉你回家,你卻再也沒有反抗了,心想他又向你妥協了……
再后來,你進入了高中,每天晚上下晚自習時,他總是準時站在學校門口等你,接你回家。你說你長大了,能自己回去,用不著他操心,他笑了,笑得格外開心。第二天晚上,他又準時來了,你生氣了,埋怨他多事,惹人笑話,他一言不發。第三天,他依舊“厚著臉皮”來接你……
在人生的道路上,你永遠會贏,而他,就是那個情愿永遠輸給你的父親。
相似對比
相似度:百分之五十。讀者一看到這個標題,就會產生疑問和好奇的心理,有誰心甘情愿讓你一生都“贏”?標題巧設懸念,激發了讀者的閱讀興趣。文章以時間為線索,從日常生活中采擷三個特寫鏡頭,展現了無私的父愛,讀后讓人感動。文章以第二人稱行文,拉近了與讀者的距離,讀來親切自然,感人肺腑。結尾照應標題,交代謎底,點明那個情愿永遠輸給你的人就是父親,讓人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