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巍
摘 要:繪畫是學生對周圍事物或人生觀、世界觀的認識和再創造,通過繪畫,學生可以真實表達自己的內心情感;美術課上也是學生交流情感、增進友誼、學會交往的訓練基地;學生在美術課堂中感受到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在活動中逐漸培養孩子想象力、表現力、繪畫能力以及審美情趣,并在完成一項“作品”后能夠體驗到獲得成功的喜悅。
關鍵詞:氛圍;開放課堂;自由發展空間
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呼喚各學科教師更新教育觀念,努力挖掘各個學科課堂教學的內在潛力,向學生展現出充滿無限生機和活力的課堂教學。那么,如何在新課程改革環境下為學生創設一種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和學習氛圍呢?無數教學實踐證明,要想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設法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是關鍵,采用何種方法能有效喚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成為廣大一線教師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根據我多年的教學實踐,我深深地感受到必須打破傳統教學中封閉、單一的課堂。營造一種寬松的氛圍,利于學生對美術學習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這樣才能符合真正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的新課改理念,使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課堂中得到盡情發揮、自由發展。
一、創設和諧愉快的氛圍是前提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情緒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環境的刺激而發生改變。當一個人遇到困難或挫折時,冷言冷語會讓這個人心灰意冷、一蹶不振;相反,如若此時有人給他鼓勵和安慰,那么,這個人就會笑著面對困難和失敗,再難也會克服。這個實例再一次說明環境的重要性。其實,教學中也是如此,要想讓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和諧的師生關系,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是前提。試想,傳統教學中為什么學生的學習十分被動、毫無興趣、毫無激情?就是因為那時的師生關系實在不利于學生愉快的學習,學生怕老師,不敢看老師,見到老師躲著走,種種表現都說明,老師高高在上,學生謹小慎微,學生根本不敢與老師交流,不敢把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說出來,老師無論說什么,都是一味地無條件服從,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沒有主見、沒有自己的思想,更別提多種能力的發展了。因此,在我多年的教育實踐中我深刻地體會到,教師創設的學習氛圍對學生學習態度、學習成績以及行為表現等有很大的影響。教師愛崗敬業、為人謙卑、態度和藹、易于接近,工作中有極強的責任心和極高的工作熱情,自然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學生也會不由自主地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在學習上,對老師充滿敬意,被老師身上巨大的人格魅力所深深吸引。從這個層面看,大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心理距離大大地縮短,并因喜歡老師而愿意積極參與美術學習活動,愿意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活動。平時的教學中我十分注重這方面,比如我經常在課間與他們談心,盡量與他們多接觸,課上給他們表揚的話語、激勵的眼神、贊同的動作、賞識的微笑等等,都會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消除畏懼的心理,使他們愿意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因此,和諧的師生關系、愉悅的學習氛圍在美術教學中占有不可低估的地位。
二、開放的課堂、自由的發展空間是關鍵
教學中,教師除了要為學生創設一種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之外,更重要的是為學生提供讓他們自由發展的學習空間,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交流。在此過程中,學生不僅僅是學習者,更是欣賞者、表演者、創造者。在教學《尋找美的足跡》一課時,我先是讓學生互相討論交流一下:你認為什么是美?你眼中的美有哪些?然后全班交流,教師點撥、引導學生認識什么才是真正的美。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生暢所欲言,爭著表達自己心中對美的理解。有的同學說:我認為媽媽對我無私的愛最美;還有的同學說:環衛工人最美,他們為了城市的干凈付出了辛勤的勞動,他們就是最美的城市美容師……學生爭先恐后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我適機說出了我的看法:其實,自然景色是一種美;人的美好品德更是當之無愧的美,只要我們細心觀察、認真體會一定會尋找到美的足跡的!然后,我又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了一組關于“美”的圖片,給學生的創作提供一些素材,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整節課,學生興致勃勃,交上來的繪畫作業質量也是超前的好,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可見,開發的課堂不僅發展了學生的想象力,而且使學生的創造力也得到了充分的發展。
同時,創設開放的美術課堂教學,還可以讓學生自己設計一些游戲,讓學生手腦并用,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例如,在教學《靈巧的手》一課時,我讓學生盡情發揮自己的已有經驗或是即興操作都可以,可以是人物、動物、物體均可,然后根據這些自編短劇進行表演,學生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真讓人贊嘆不已。學生的創造水平提升到了另一高度。
總之,只有創設和諧愉悅的學習氛圍,只有創造開放的課堂,只有為學生提供自由發展的空間,才能使我們的美術課堂煥發出它應有的瑰麗色彩。
參考文獻:
陳艷.讓美術課堂呈現“色彩”[J].商情教育經濟研究,2008.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