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利萍
摘 要:數學這一門是義務教育中重要的學科,而小學數學則能為學生以后學數學打下堅實的基礎。小學數學的教學方式重要的一點就是利用應用題。就小學數學應用題的現狀和怎樣更好地對小學數學應用題進行教學。
關鍵詞: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策略
數學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還是很有用的。數學并不像語文等文字性學科,它更具有邏輯性和抽象性。因此,很多小學生在學習數學時會碰到很多困難,不能很好地理解掌握數學知識。特別是越到高年級,數學的學習難度會增大。應用題是小學數學的重要內容,相對于其他題型,應用題能夠幫助小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這一工具類學科。
一、目前小學數學應用題的教學問題
1.錯誤進行教學創新
新課改下,很多老師都開始注重創新自己的教學方式等。但是有部分老師犯了形式主義的錯,表面上打著創新的旗號,實際教學中卻還是沒有改變教學方式。還有一部分老師雖然的確進行了教學創新,但是把一些好的傳統方法完全摒棄,盲目追求創新。這些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創新需要吸收傳統的優秀方法,并不是傳統的都是錯誤的。然后再創新符合現代化需求的方法。不管是表面化創新還是完全創新,都不利于小學教學的發展。
2.注重結果,忽略過程
這是數學教學過程中常出現的問題。應用題題目中大多是一般性的文字描述,時而會出現專業的數學術語。有些老師會錯誤認為就算解釋后學生也無法理解專業數學術語,因此他們都會忽略解釋過程,直接告訴學生解題過程。應用題在小學高年級的數學題里經常出現,小學高年級的學生的理解認知能力已經形成一定的發展。老師不能認為學生什么都不能理解。老師這種忽略過程的具體解釋,不利于學生創造力和發散性思維的發展,不僅阻礙學生養成實踐能力,而且不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
3.注重理論,忽略實踐
應用題雖然對學生的綜合知識能力的要求較高,但是它也有助于小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現在大部分數學應用題背景內容都是來源于實際生活中的例子,這的確也更有利于學生利用數學相關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并解決問題。然而,小學數學教學中,并不注重教學生靈活運用知識解決生活問題,只注重于應試教育。有些老師只講解應用題的數學理論知識,忽略對知識的實踐性運用教學,根本不能達到讓學生靈活運用知識到生活中的教學效果。
二、改進小學數學應用題的教學策略
1.增強學生生活的聯系
小學數學的應用題題目大都跟實際生活有關。因此要讓學生學會聯系生活,應用題中的每個部分可能會反映實際生活中常見的數量問題或常識。而與生活相關的應用題可以讓學生更易理解題意然后解決問題,會對數學產生親近感,縮小對數學這一學科的距離感。因為很多學生認為數學題都非常高深莫測。所以,老師就可以用生活化的知識幫助學生理解掌握。老師可以設立一個開放性的題目情境,讓學生自己帶入生活的常識,然后進行分析。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對數學應用題的理解能力和創造性能力。
2.提高學生對數學問題結構的分析
分析數學問題的結構就是在解題前,首先需要了解題目中所求問題和已知條件,然后分析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的關系。只要抓住這些關系,解題就容易多了。很多學生認為數學題很難,就是不能把這些條件要求聯系起來思考。因此,老師在訓練學生應用題的時候,可以加強分析問題結構的訓練,例如補充條件求問題、換一種敘述方式但題意不變等訓練。還有教師要培訓學生學會辨別直接條件和間接條件。就算改變部分要求,學生也要會如何解題。
3.培養學生分析解題思路
除了在解題前需要學會如何分析問題結構,還要學會拓展問題的解法。很多數學題目都會有延伸問題或是變形問題,應用題更是變換多端,那么學生就要學會如何解決這種問題。應用題和一般計算題的不同就是計算題有固定的算式,可以直接帶入計算。而應用題需要學生自己分析,然后再找到相應方法解題。這種學生自己的思考是老師不了解的。但老師可以利用外部語言教學培訓學生思維。老師可以通過讓學生讀題了解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然后畫出批注題目中數量間的關系,最后就是讓學生說出他們解題的思維方式,老師根據學生的思考方式進行指導。這樣就可以培養學生的分析思路和思維能力。
應用題教學是數學教學中的重要部分,為了更好地把小學數學教好,提高學生解決應用題的能力,改革應用題的教學策略是非常重要的。老師不僅要在改革教學方法的路上注意不要過于求結果,還要注意如何更好地創新教學方式。老師對學生的應用題訓練要注重分析問題結構和解題思路。
參考文獻:
[1]劉友紅.淺議小學數學應用題的教學策略[J].當代教育論壇:教學研究,2010(5):64-65.
[2]胡麗榮.芻議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策略[J].考試周刊,2015(24):65.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