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黎萍
摘 要:盲校是我國教育領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學對象是眾多的視障學生,他們也是社會中的弱勢群體。我國教育部門對于盲校的教學成效非常關注,社會對視障學生的學習也非常關注。語文是盲校教學中的重要內容,視障學生綜合性學習策略也是盲校教育中的重點。對盲校語文綜合性學習有效教學策略進行深入研究,希望對盲校教育人員有所啟示,使得我國的視障學生得到更為良好的發展。
關鍵詞:盲校;語文教學;綜合性學習;有效策略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對盲校語文教學也提出了更多的需求。在盲校語文教學中,教師對于學生的主體地位必須給予一定的尊重,全面落實綜合性教學策略。該策略的有效落實可以有效提升視障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幫助學生樹立信心。所以,對盲校語文綜合性學習有效教學策略進行研究是具有現實意義的,下面就對相關內容進行詳細的闡述。
一、以視障學生的特點進行綜合性學習主題的選擇
(一)符合視障學生現階段學習情況
盲校語文綜合性學習內容的選擇必須與盲校的教學目標緊密相連,不同教學年級有著不同的教學特點。教師對于教學內容的選擇要循序漸進,有層次地進行教學活動的開展,以多元化的形式落實綜合性學習訓練,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使得視障學生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每一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在對教學內容選擇時不僅需要考慮視障學生群體具有的特點,同時,對于視障學生的智力情況、生活環境、視障程度、視障學生年齡等,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活動。所以,教育人員在綜合性學習教學策略落實過程中,對教學目標的設定要有層次性,使得每一個視障學生都能夠在學習過程中有所收獲。
(二)契合視障學生的認知特點
因為視力方面的缺陷,使得盲校學生不能用肉眼直接觀看這個世界,只能用心去感受這個世界。也導致較視障學生接受外界刺激的途徑較少,對于世界的認知也有所欠缺。因為視力障礙學生不能準確、完整地感受現實生活,他們對于眾多信息的獲取很多都是偶然性、零散性的。現實生活中很多內容都是高度綜合性的,所以,教育工作人員需要深入到視障學生的現實生活中,找尋綜合性的教學素材。要懂得應用視障學生生活中的真實事件,進行綜合性教學活動的開展。
(三)可以調動視障學生的學習興趣
視障學生因為視力方面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他們心中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可以像正常人一樣去看清楚這個世界。但是,現實對于他們而言是殘酷的,他們必須以特殊的方式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因為視力方面的障礙,使得學生的生活和學習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視障學生的興趣愛好也與正常學生有所偏差。對于盲校語文綜合性學習有效教學策略的落實,必須以學生感興趣的問題為基礎,例如視障學生所喜愛的音樂、相聲等,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地調動起來,使得學生可以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感受語文學習的快樂,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
(四)滿足學生的心理特點
大多視障學生的內心較為封閉,因為視力障礙使得他們的性格成長也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大部分視障學生是先天的,也有的視障學生是受到后天因素影響的,例如一些視障學生經常有消極、暴躁等不良情緒產生,視覺方面的障礙使得他們在體態語言交流方面有所欠缺,不能應用眼神與他人交流。但是,也有一些視障學生,視力方面的障礙并沒有將學生完全打倒,而是激起了學生的求勝心理,他們勇于向命運挑戰。教師可以應用星光大道出名的楊光的故事激發學生的自信、自強心態,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在對綜合性教學內容進行篩選時,不僅需要強調視障學生的共性特點,還需要以視障學生的心理特點為依據,滿足學生內心世界的實際需求,使得視障學生的學習熱情可以全面地調動起來,最終順利地完成教學目標。
(五)貼合視障學生的生活環境
因為視力方面的欠缺使得視障學生的生活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他們能夠自主獲得的信息資源是非常有限的。當視障學生處于復雜的環境中時,他們不能像普通學生那樣在較短的時間內適應這個環境,而是需要依靠自己不斷的摸索,視障學生在摸索的過程中會產生消極和抵觸等心理。語文綜合性學習有效教學策略的落實必須對環境因素進行深入的分析,對于視障學生感覺較為陌生的環境中進行教學活動開展時,教師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引領學生熟悉教學場地。在教學實踐中不僅需要注重教學內容的傳授,還需要注重姿勢和行走定位等眾多方面的訓練,為學生提供社交的機會,讓學生在語文綜合性學習中學習到語言知識和交流技能,感受成功的快樂,促進教學成效的提升。
二、綜合性學習活動體現視障學生的主體地位
(一)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
教師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要更多地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與學生共同進行綜合性學習計劃的制訂,要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能夠使得學生對于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同時還能讓學生了解綜合性學習活動的實際要求,掌握相關的學習方法,從而找尋有效的語文綜合性教學組織形式。在教學實踐中,教師需要對視障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使得學生可以多維度地對實際問題進行分析。例如,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發現一些學生總是待在角落里,不能配合教師教學活動的開展。不愿意與他人進行溝通和交流,這時教師需要放下自己教師的架子,主動與學生溝通和交流,幫助學生走出他們自己的世界。
(二)注重教學評價
在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落實的過程中,教師對于視障學生的評價要給予更多的關注,對于學生的評價不僅要豐富多彩,還需要具備一定的靈活性,可以將視障學生學習之間的差異性充分地體現出來。學生對于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情況,教師要做到心中有數,評價體系建設中需要考慮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習過程中的認真程度以及學生的情感融入等眾多內容。在對學生的學習狀態進行觀察時,教師需要認真做好觀察記錄,為教學評價提供重要依據。
(三)綜合性學習活動落實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
在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視障學生團結合作意識的培養。教師必須落實以人為本的教學原則,對于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要密切關注,保證在教學實踐中滿足學生的特殊需求,維持視障學生對于教學內容的好奇心,將視障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地調動起來。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布置一些需要學生相互合作才能完成的教學任務,不僅可以使得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提升,還能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社交機會。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自身進行反思,這樣才能不斷彌補自身的不足。
(四)應用科學設備進行輔助教學
視障學生除了視覺方面存在的障礙之外,還有很多客觀因素對他們的發展也造成了非常不良的影響。現階段能夠讓視障學生閱讀的報紙雜志很少,學生對于信息資源的獲取存在很多限制。隨著電子產品的全面普及,盲生獲取信息已經大大改觀了。學生對電子產品的興趣程度大大超過了我們的預期。所以,教學活動的開展要引用先進的科學設備,其中包括互聯網技術、助視設備等,擴寬學生對于信息資源的獲取路徑,并且讓學生懂得如何整理、分析信息,找尋信息中的價值點,促進視障學生的全面發展。
視障學生是社會中的弱勢群體,同時也是我國教學領域中的重點和難點,盲校教學成效也受到社會的密切關注。在盲校語文綜合性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教師需要以視障學生的特點進行教學課題的制定,教學中將視障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展現出來,促進視障學生的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王芳.盲校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的有效策略[J].中國教育學刊,2014(6):75.
[2]孫宇,李純蓮,王艷梅.特殊教育專業盲文課程教學改革初探[J].長春大學學報,2015(9):102-103.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