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保權
摘 要:體育教育是小學必修科目之一,也是培養體育精神的主要方式。通過研究新課程標準下小學體育教學的發展趨勢,讓小學生重視起體育教育,并可以積極參與其中。
關鍵詞:小學體育;發展趨勢;新課程標準;全面發展;體育精神
小學體育是小學生最喜愛的課程之一,因為學生正處于一個活潑好動的年齡段,通過體育課程,學生不但身體得到了鍛煉,增強了免疫力,也為培養學生意志力打下了基礎。但經過校園走訪調查,發現目前有一部分小學生存在不喜歡上體育課的現象。根據筆者自身多年的體育教育經驗及與學生交流得到學生不喜歡體育課的幾點原因以及解決方法。
一、體育教材過于陳舊,創新教學內容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學生對新事物的追求也越來越高,陳舊的教材,古老的游戲,毫無生機的教學內容都是小學生喪失對體育課興趣的主要原因。為了重新讓小學生喜歡上體育課,作為教師的我們必須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脫離不適用的課本,用最適合小學生的教學方法引導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體育教學器材老化,增加體育教育的資金投入
籃球、足球、羽毛球等體育器材是小學體育課堂中最常用的,每一個學校都應該準備齊全。但事實上,有許多學校卻沒有按照新課程標準完善基礎配備,簡單應付了事,這就造成了學生在課上資源不夠用,久而久之產生逆反的心理。為了避免此事的發生,體育教育的相關部門應加強監督,并加大資金投入,確保每個學校的體育器材足夠使用,全面落實基礎體育教育。
三、體育教師對體育教育的認知不夠,應改變觀念引起重視
體育教育不只是為了響應新課程標準規定的促進小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它也是檢驗學生身體素質的基本準則,提高自身能力的教學內容。體育精神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必須倡導的教育精神,可是有些教師卻認為體育不是升學考試的主考科目,所以他們不愿意花時間去認真備課,敷衍了事。這不只是對小學生教育的不負責,也是對教師這個行業的不尊重。針對這種情況,學校應該讓教師統一培訓,改變他們不正確的思想,讓他們知道體育教育對小學生的重要性。
以上是新課程標準下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容易出現的三大問題,以及相對應的解決辦法。體育教育可以使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得以提高,也有助于培養小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只要全面落實新課程標準下小學體育教學內容,體育教育未來的發展就會越來越好,就會全面實現中小學生全體參與陽光體育運動。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