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生貴
摘 要:自新課改實施以來,小學數學課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與此同時,我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如教學模式陳舊落后,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動性差,學習興趣喪失等等,這就導致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一直達不到理想效果。所以,在新改革深入推行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是值得廣大小學數學教師研究和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生活化;體驗式
本文結合筆者的教學經驗,對有利于促進小學數學教學效果的提高,實現小學數學高質量教學的方法與措施進行說明。
一、實現數學教學的生活化,讓學生體驗二者之間的聯系
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生活實踐是學習的基礎,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將枯燥的數學符號、公式、法則等轉化為學生熟悉的生活現象,更會讓學生對這些知識樂于接受。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們可以將生活氣息融入課堂教學中,實現數學教學的生活化,讓學生體驗到二者之間的聯系,理解學習數學的價值和作用,這對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有著極為重要的促進作用。
比如,在學習“角的認識”這節內容時,一上課,我就對學生說道:“同學們,你們在日常生活中見到過哪些角,誰來說一說?”“房頂”“剪刀張開”“樓梯的拐角處”“花架”“面包”……學生紛紛回答道。“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有角,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對角進行認識。”這樣,我通過設計讓學生找出生活中的角這一活動,讓學生感受到了生活中處處都有角,為認識數學中的角打下了基礎。
二、開展體驗式教學活動,增強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們應積極開展一些體驗式教學活動,即讓學生有運用所學數學知識的機會,讓學生體驗到學習數學的作用,增強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如此,才算是真正達到了我們的教學目的。
比如,在學習“小數的加法和減法”這節內容時,我就在屏幕上出示了一張超市購物圖,圖上有琳瑯滿目的商品,商品的標價也顯示了出來,如可樂4.5元,礦泉水1.2元,橙汁11.8元,牛肉干5.2元等等,然后讓學生在掌握了本節課的基本知識之后,到講臺上扮演顧客和售貨員的角色,讓他們經歷算錢的過程。這樣,我通過組織學生開展體驗式教學活動,一方面增強了數學教學的趣味性,另一方面增強了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
總之,以上兩種教學措施對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有著促進作用,筆者日后會繼續對小學數學教學質量教學進行有益的實踐和探索。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