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偉
農村學校師生都很羨慕城市學校學生的寫作,這很客觀,相比之下,主要是在能力和知識結構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差距。
對于作文教學,我們千方百計地謀劃教和寫的問題:命題、指導寫作、批改、講評一條線,煞費苦心??嘣谌绱顺绦蛏?,使我們的教學陷入被動。
但教學是要正常進行的,文章還是要寫的,“寫什么、怎樣寫”這都是問題。怎樣走出這種令師生犯難的困境?我們作出努力,有很多嘗試。我發現:把“讀寫結合,以讀促寫”抓到實處,就能夠出成績。怎樣實施“讀寫結合、以讀促寫”呢?
一、上好作文指導課,做到“會寫”
語文教師要做個有心人,多學習寫作教學的成功經驗,多實踐,上好作文課,把閱讀和作文結合起來同步進行,從審題起,在內容選擇上,把平時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積累的,按不同要求用不同形式表達出來。形式為內容服務,這形式、方法從哪里來?從閱讀教學中來。把所掌握的關于句段篇的結構、語言表達技巧等都用于寫作實踐。如,蘇教版小語教材第五冊《廬山的云霧》三、四自然段對廬山云霧的變化無常的具體描寫,從中學習發現連句成段的規律及作者遣詞造句之妙,使學生寫作有“法”可依。
二、加強課內外的輔導,使學生“愿寫”
從閱讀中能掌握寫作技巧,更好地讓學生掌握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學以致用,教師可以讓學生寫作文時標出寫得好的句子,特別是在作文教學中,現在有了范文引路,降低了寫作難度。所以,可充分利用時間增加寫作次數,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培養寫作情感。
三、豐富學生生活,做到“有寫”
1.充分開展課外閱讀,拓寬學生知識面
小學階段,學生要背誦百余篇課文,除此之外,還要注重課外閱讀。語言素養提高了,寫文章一定能達到語句通順、有條理的要求,所以要下苦功夫讀、背?,F在很多學校十分重視購置圖書、訂閱報刊,開展課內外閱讀,可吸取“營養”。如《魯賓孫漂流記》《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等,學生讀后,能受到教育,產生激情。這樣,能促進積累寫作,自覺地摘錄一些句子,寫寫讀后感。
2.“出去走走”,開眼界。
發現生活中的美。養花、逛公園,是賞心悅目的事。蘇教版教材中作文《秋天的公園》有圖畫提供寫作內容,去過公園的比未去過的,就寫得生動具體。
四、展示成果,激勵學生“樂寫”
優秀習作,可以通過學生交流,加以鼓勵。因為這樣,就可以有榜樣的力量。有一個,可以影響幾個;有幾個,就可能帶動一群,可產生潛移默化的效果,從而享受勞動作品的美感、崇高感。
提高寫作水平的因素很多,我們不妨抓住一種因素的幾個方面,做扎實的工作,使學生在閱讀中受啟迪,在練筆上受鍛煉,切實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