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春
摘 要:針對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有效性進行了初步探討,對實現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做以論述,旨在為小學數學教師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初探
新課標時代的到來,對小學數學教師的專業素養、執教水平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將是我們新課改的主攻方向。希望各位小學數學教師本著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通過設立情境、課堂調控、營造課堂氛圍等提高小學生數學學習效果。下文便對相關問題加以探討。
一、情境教學的有效性
小學數學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掌握知識的教學方法,就是情境教學。例如,筆者在《角的初步認識》教學過程中,首先在三角形知識的基礎上創立了教學情境:“同學們已經學習了三角形知識,那么現在老師將三角形的一條邊去掉,它還是三角形嗎?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新知識——角”,而后將《角的初步認識》引入教學正題。
二、課堂調控的有效性
在開展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要擅長利用、開發教學資源,并對學生的表現做出即時、多元化的評價。筆者根據自己的工作經驗,建議廣大小學二年級教師吃透教材,把握住教材的知識體系;靈活處理使用教材。另外,教學過程中要通過多樣化的鼓勵措施,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三、課堂氛圍的有效性
1.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對提高教學質量十分有益,教師在課堂應鼓勵學生積極踴躍發言,讓學生做課堂的主角,在快樂中收獲知識。教師應著力改變師生“不平等”的教學關系,促使師生平等的交流溝通,加深彼此之間的了解。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有助于學生提高學習效率。
2.講練結合。新課標一直強調要減輕小學生的課業負擔,故教師把教學重點放在了教學方面,而忽視了練習對學生鞏固知識的重要性。教師應根據學生學習狀況,進行設置課堂練習、課后作業。通過講練結合,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掌握程度,從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總而言之,新課程改革給教師帶來了嚴峻的挑戰。教師應通過不斷學習,轉變教學理念、改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等方式,成為一名優秀的高素質、高能力的小學數學教師。在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方面還有很大的有待進步的空間,期待中國未來的小學教學教育改革可以取得顯著性的成功。
參考文獻:
梁小紅.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初探[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2):259.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