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文全
摘 要:初中數學相較于小學而言,難度有所增大,再看學生的學習成績,很明顯就出現了極大差別,有了好學生和后進生之分。身處同一個教室,由同一個老師所教,竟出現這般差異,到底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深入剖析問題所在,找出學生成績不佳的原因,就成為當前初中數學教育中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初中數學;成績;不佳;原因
縱觀初中生的整體數學成績,我們不難發現,與語文等其他學科相比,數學后進生的人數明顯處于上風,甚至還會創下所有學科的最低分。然而,數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為了幫助學生順利進入高中,為了他們今后的發展,必須要提高他們的數學成績及能力,首先要做的就是探索初中數學成績不佳的原因。只有找到了原因,才會知道該如何去幫助學生。那么,造成此現象的原因有哪些呢?如何解決問題呢?以下就是筆者對問題的分析:
一、學生缺乏學習興趣
做任何事,興趣都是最重要的,對于初中數學學習來說亦是如此。經調查發現,優學生之所以能取得那么好的成績,主要是因為他們對數學學習感興趣,在課堂上認真聽講,樂于主動思考,課下愿意積極完成作業。而后進生提到學習,首先進入他們大腦的第一感覺就是反感,他們不喜歡上課,不愿意思考,找不到提高學習的有效方法。這樣在他們的潛意識里就會將數學學習視為一件很消極的事,會抵觸它,自然就很難學好。因此,教師應從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幫助學生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不讓任何一名學生掉隊。例如,在學習“一元一次方程”時,后進生本來就覺得數學難,這時候還要求什么未知數,在那些數字里面加個英文字母,直覺上平添了更大難度,一瞬間對其好感驟然下降,甚至會有深深的厭惡之感。因為不喜歡,因為沒有興趣,他們就不愿意過多接觸數學,自然數學成績就不佳。因此,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增加未知數x的神秘感,引用生活化實例,由簡單的題型開始滲透,增強后進生的自信心,帶領他們走進數學世界,去探索更多的知識。
二、知識出現斷層現象
數學學習是一個系統化過程,這條學習之路沒有一蹴而就,不可一步登天。就像蓋房子那樣,每一層必須連在一起,中間不能出現斷裂,否則房子就會倒塌。深入了解初中數學后進生的學習狀況,探索他們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我們會發現,在很多學生的腦海里,并沒有一個完整的知識結構,知識點與知識點之間出現了很明顯的斷層現象。前面學完的東西,他們不會將其與后面的學習聯系到一起,導致這中間出現了空白區,就是阻礙他們提高學習成績的一個主要因素。例如,《勾股定理》在初中數學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立足于直角三角形等基本幾何圖形。其實這個定理很簡單,學生也很容易理解,但在做題時就是不會運用,除非是硬套公式,否則他們就不會靈活轉換。但是,在這部分內容學習之前,學生學過“三角形”,學過了關于中線、平分線、全等三角形等相關知識。而在做關于勾股定理的題目時,會經常用到這些以前學過的知識,學生就是因為不善于變通,沒有將以前的知識與現在新學的內容聯系到一起,所以出現學習問題。正是因為知識出現斷層現象,腦海中沒有一個系統化的知識結構,才導致了初中生數學成績不佳。因此,教師進行本科教學之前,簡單地復習三角形知識,既是對前邊知識的檢測和復習,又有利于勾股定理的掌握應用,解決學生的學習障礙。
三、教師教學方法不當
教師作為學生學習道路上的引路人,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成績的好壞。教育要面向每一個人,而不是極個別學生,因此老師在授課時要對所有學生負責,力求讓每一個人都能提高成績。所謂有教無類,說的正是這個道理。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有些老師為了提高升學率,總是將重點放在了好學生身上,而那些后進生就成為老師眼中的拖油瓶,影響了整個班級的總體成績,自然受不到大家的青睞。長此以往,外界的壓力以及自身學習方法不當,還找不到正確的引路人,就會讓這些后進生對學習更加失去信心,也許一開始他們還想過要努力,可是久而久之,連他們自己都開始否定自己,學習成績自然就一落千丈。因為老師在課堂上教授的內容都是立足于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后進生跟不上老師的步調,一次沒跟上,下一次又沒能跟上。初中數學學習對他們而言,就成為一個死結,逐漸放棄了數學的學習。因此,教師要改變這種教育觀念,對學生一視同仁,不斷鼓勵學生,因材施教,哪怕學生有一點進步,都要毫不吝嗇地表揚,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數學成績。
在同樣的教學環境下,初中生的數學學習成績之所以會有那么大的差異,是由各方面原因造成的,比如學生缺乏學習興趣,知識出現斷層現象,教師教學方法不當等。正是因為這許許多多的因素,讓學生對數學有著不同的感悟與理解,學習成績出現了很大區別,而這些也將會直接影響他們今后的人生道路。本文探索初中數學成績不佳的原因,是為了幫助學生找出問題,提高他們的成績,讓學生擁有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參考文獻:
林小紅,再談初中數學“及格邊緣生”學習成績提高的有效方法[J].新課程學習:社會綜合,2013(01).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