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媛
摘 要:教育管理工作,是高職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高職院校的整體教學活動效率都有直接影響。教育管理工作不同于經濟管理與人力資源管理,溝通是高職教育管理的手段,其目的是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高職教育管理工作應突出高職院校的教育管理特色,積極建立雙師型的教師隊伍,構建完善的教育管理內部制度,認真審視當前高職教育管理工作不足,并思考全新的教育管理方法,才能推動高職教育的進步。
關鍵詞: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現狀;改革;問題;方法
中圖分類號:C647;G40-05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11-0013-02
一、前言
近些年來,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快速發展,在發展過程中,一些高職院校迷失了發展的方向,辦學思路變得混亂起來。這些高職院校開始盲目效仿普通高等院校的辦學風格,模仿其教育管理的手段,使得高職院校的以就業為導向的特色難以突出出來。作為培養高技能、應用型創新人才的重要院校,做好教育管理工作是提高教育水平的前提。在高職教學改革過程中,只有加強教育管理工作創新力度,更新教育觀念,才能科學化解高職教育的矛盾,提高高職教育教學質量。要加強高職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提升高職大學生素質,為社會培養有知識、有活力、有創新的優秀人才。
二、高職教育管理的現狀分析
高職教育與普通高校教育不同,其教育管理的模式自然也具有自己的特點。在當前的高職教育管理工作中,有的學校管理工作漏洞百出,高職的教育任務難以完成。下面,對高職教育管理工作的現狀進行分析。只有深入分析高職教育管理工作出現的問題,才能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才能把高職教育管理工作做好。
(1)高職教育管理工作盲目模仿普通高校。高職院校應當有高職院校的特點,目前來看,許多高職院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規劃沒有體現出高職院校的特點,專業的設置論證內容也不夠完整,一些教學制度有著明顯的拼湊敷衍痕跡。更有一些教學制度來自于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學管理方式,這就使得高職院校的教學制度與社會中企業的需求不盡相符,影響了高職院校理論教育目標與實際需求之間的契合度。還有一些高職院校認為高職教育是要求較低的教育與大量實踐活動的結合體,因此,許多專業課程的設置都像是本科院校的壓縮版,根本沒有突出高職院校的辦學特點。有的高職院校的教學內容過于傳統,只重視理論教學,忽視理論知識創新,忽視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影響了互動性教學活動與探究式教學活動的實施。實踐教學不能落到實處,自然影響了高職教育管理工作的質量。在教學管理工作上,學分制并沒有在高職院校得到真正落實。有名無實的學分制,無法激發高職大學生的學習動力,影響了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2)高職教育管理工作隊伍結構不合理。雙師型教師隊伍應當是高職院校的特色教師隊伍,這與高職院校重實踐、重技能的教育理念相符合,與培養高技能、應用型創新人才的目標相符合。但是,大多數高職院校將高等院校的師資隊伍作為榜樣,同樣建立了具有較高專業理論知識能力與教學經驗的教師隊伍。這些教師往往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缺少企業或者基層的工作經驗,沒有從業經驗,這樣就無法準確地分析行業的動態以及企業對于人才的需求。由于教師對大學生專業所對應的行業了解不多,就難以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更無法帶領大學生熟悉未來的工作流程與環境。教學內容枯燥,實踐活動較少,影響了大學生專業技能水平的提高,進而影響了大學生就業能力的提升。一些高職院校雖然聘請了一些行業專家做教師,但這些專家大多為掛名教師,沒有實質性的教學工作。
(3)高職教育管理工作制度不夠健全。教師管理制度,是高職院校教育管理工作的規范與模板。在有的高職院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中,過時的管理制度占主要地位,管理經驗指導著教育工作者的日常工作。高職教育管理,實質上是教育教學管制,做好大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是許多高職教育管理工作者的目標。有的高職院校內部的教育管理制度不完善,沒有統一、科學的標準,就會直接影響一線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效率。教育管理工作涉及到各類教育工作者,有的高職院校沒有針對這些人的教育管理責任、工作內容、工作量建立工作考核標準,會極大影響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管理工作積極性。沒有健全的管理制度,管理工作就缺乏明確的目標與定位,也缺乏工作的努力方向。
三、高職教育管理的改革建議分析
認真審視當前高職教育管理工作不足,思考全新的教育管理方法,才能推動高職教育的進步。要對高職院校的教育管理工作進行改革,就要從思想、教學模式以及制度等多個方面進行改革。一個方面的落后,就會影響教育管理工作的整體質量。在高職教育管理工作中,應實施以下具體策略。
(1)突出高職院校的教育管理特色。高職院校的教育工作,是為了滿足社會對于技術型、應用型人才的需求。因此,高職院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應當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將行業的發展與企業的要求作為教育管理工作執行的標準。積極把握市場經濟的發展方向,改革高職院校的專業設置與專業內容,只有這樣,才能促進高職院校教育管理工作具有個性化特點,才能促進教育目標的實現。要從最新的教育理念出發,對高職院校各個專業的教學內容進行改革,突破課程體系對教學內容的限制,提高教學內容的應用性與教學活動的實踐性,讓大學生的專業技能快速提高。教師要用實踐活動鼓勵大學生應用知識,提高個人技術水平,這也是教育工作改革的關鍵。在高職院校的教育工作中,理論知識教學應當重視在實際中應用,切實提高大學生知識應用能力,以利于大學生更好就業。從高職院校教育工作實踐性、應用性與技能性的角度出發安排課程,重視大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關注行業內最新工藝的傳授,才能提高大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利用工學交替的模式組織教學,提高大學生學習時間的彈性,培養大學生的職業能力,是教育管理工作改革的重點內容。在實踐性的教學中,讓高職大學生適應社會工作環境,對于高職教育的長遠發展十分重要。
(2)積極建立雙師型的教師隊伍。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是建立高素質教育管理工作隊伍的前提。高職院校要擺脫高等院校教育管理工作模式對自身的影響,積極開拓人才招聘與引進的渠道,走出一條高職院校的發展之路。要選擇那些專業知識豐富、實踐經驗豐富以及講授能力強的教師加入到高職院校的教育隊伍,用多種方法做好教師培訓工作。只有這樣,才能讓高職院校的教育管理氛圍發生變化,給大學生完全不同的高職學習體驗。無論是大學生還是教師,都要定期更新自己的專業知識,學習新的行業技能。教師要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將自己的所學與教學技巧結合在一起,傳授給大學生。雙師型的教師,要做大學生職業道路上的引導者,與大學生一起針對專業學習內容去找尋兼職,與大學生一起在一線工作、學習。這樣的教師隊伍,會讓高職院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得以改革,更能讓大學生的學習觀發生改變。
(3)構建完善的教育管理內部制度。完善的內部教育管理制度,會給高職院校教育管理工作提供工作規范,讓他們有規范可依,找到評價個人教育管理工作的標準。高職院校領導者要重視學校教育管理制度的建立以及各項配套制度的健全,給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便利的工作條件。首先,要建立教育管理規范。明確培養專業性、技術型人才的培養目標,規定課程體系的建立標準以及課程內容的選擇標準等。其次,要建立教育管理學習制度。以此制度為標準去組織教師培訓工作以及教學研究工作。第三,要建立教育管理工作相關的考核制度。針對位于不同崗位的教育管理工作者建立不同的考核標準,考核其工作量、工作內容,最重要的是考核工作成效,根據考核結果給予鼓勵與懲罰,提高教育管理工作效率。
四、結束語
教育管理工作,是高職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高職院校的整體教學活動效率都有直接影響。教育管理工作不同于經濟管理與人力資源管理,溝通是高職教育管理的手段,其目的是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認真審視當前高職教育管理工作不足,并思考全新的教育管理方法,才能推動高職教育的進步。在經濟全球化與文化多元化發展的今天,高職院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已經成為一個社會熱點話題。從中國的國情出發,考慮高職大學生的個人發展需求,優化高職院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才能開辟出一條全新的高職教育之路,為社會培養一大批德才兼備的創新人才,滿足社會對創新型人才的需求和渴望。建立完善的高職教育管理體系,并堅持以大學生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才能讓高職教育為國家發展、社會進步做出貢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凝聚智慧和力量。
參考文獻:
[1]周建松,唐林偉.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歷史演變與科學定位[J].中國高教研究,2013(02).
[2]邵文紅.關于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的思考[J].教育發展研究,2013(02).
[3]李俊,劉書琴.高職教育教學改革漫談之課程改革現狀分析及建議[J].教育教學論壇,2014(07).
[4]胡勇智.高職院校軟件技術專業教材現狀分析及改革建議[J].職業技術教育,2010(29).
[5]鐘秉林.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是高等學校內涵建設的核心[J].高等教育研究,2013(11).
[6]劉煥陽,韓延倫.地方本科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定位及其體系建設[J].教育研究,2012(12).
[7]陳育芳.創新高職教育管理體系的策略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11(10).
[8]丁廷發.論人本化理念下的高職教育管理機制[J].教育與職業,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