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先勇
摘 要:中學教育是學生成長階段最為重要的學習階段,現在的中學也越來越重視德育方面的工作,對中學生進行思想政治、道德品質、個性心理素質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是中學德育工作的根本依據,本文將圍繞這幾方面進行簡述。
關鍵詞:德育環境;德育項目;心理教育
現在的教育大都是以素質教育為主,注重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但是中學階段的學生處于青春期,心理變化相對較大,在素質教育、心理發展方面都是變化較大的,所以在德育方面的工作面臨著很多問題。就算學校對德育工作進行了全面的計劃,但也要考慮到實施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
一、建設校園文化,營造良好的德育環境
我認為,德育是教學過程中最為重要的教育環節,中學階段的學生相對于文化教育,更加重要的是學會學習之前一定要先學會做人,而且德育工作最好的方法就是發揮教師的模范作用,因此,在以下兩方面應該進行建設。
(一)加強德育領導力量,開展教職工培訓
有一句俗話叫做“上梁不正下梁歪”,在中學的德育工作中,首先要確保教師隊伍的道德素質,因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直接對象,教師的言行在無形中影響著學生,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而且青春期的學生的心理大都是好處學得慢,壞處往往學得很快,而這種影響往往也是深遠持久的。所以,進行德育工作,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先確保教師的素質水平,無論是什么隊伍,都有規律秩序,學生的上層是教師,而教師的上層則有領導,每個隊伍都有一個核心。我認為學校的領導班子是教師隊伍的主心骨,在德育工作進程中,要加強德育領導的力量,具體可以解釋為,確保每周一次教職工政治學習和業務培訓制度,通過經常性的學習交流過程,倡導教師愛崗敬業,為人師表的良好教風。
說起愛崗敬業問題,現在的中學存在一種潛在的危險,有一部分教師在為人師表的職位上,做著一些不好的事情,也有的教師只關注本學科的教學,過分注重學科知識,忽略學生自身的德育。因為現在的任課教師很少有像班主任一樣對班級學生進行心理、道德等方面的關注,所以,我認為,學校應該加強德育領導的力量,營造一個人人都關注學生心理健康成長的良好教學環境。具體有效的做法就是每一級的教師隊伍都有直系的領導核心力量,每一層,每一級都合理劃分,提高教師的師德。
(二)發揮班主任德育骨干的作用
每個班級都有自己的班主任,而班主任也是一個班級的核心力量,班主任在教室的出面率是最高的,班級的班會一般是班主任進行德育最佳的機會。一個班級的優良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班主任的管理制度是否合理有效,所以,學校的德育建設應該依靠班主任,充分發揮班主任的骨干作用。通常的班主任活動表現為開班會,每個周都有固定的班會時間,這部分時間,班主任要拿來進行班級情況總結,班級問題在發現之后就要進行民主抉擇,班主任一個人是不能解決所有事情的,需要借助學生的幫忙。另外,要時常進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中學生守則》的教育,在進行德育過程中,一定不能忽視學校統一的規范制度的學習,這是不能忽視的一個過程,這種東西一般是不容易被學生接受的,這時就要發揮班主任的作用,看看班主任以怎樣的方法去讓學生接受。
二、德育工作的具體執行項目
中學的德育工作主要是培養學生在心理方面、思想政治方面的良好品質,品質是一個人內在的修養,雖然不是在表面上的形式主義,但還是要通過外在的一些表象去體現德育工作的實效。近年是中學德育工作的創新年、實效年,在這期間,德育工作要進行一些具體的項目,因為德育不是用口號喊出來的。
具體的是讓學生都能參與由學校統一開展的特色的具有競爭性的活動,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可以更好地讓學生投入到活動中來;班級開展主題班會;學校舉辦科技周;年級間進行手抄報比賽,這些項目都從不同方面對學生的文化科技等方面進行了培養。主題班會的目的主要在于能讓學生了解學校的德育工作,大致了解學校對學生在德育方面的要求,明確了主題,學生的努力也會有目標。
學校舉辦科技周,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能力方面對學生進行督促,中學生的學習不能僅僅以文化課為主,要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和將腦子里的創新想法轉化為實際行動的能力,這些是很多學校的教育工作都忽略的問題。培養學生的能力全面發展是學校德育工作的根本依據之一,所以,科技周是學校實行德育工作比較有實效的做法。手抄報比賽是年級間形成的,主動性比較大,學校能做的就是為這項工作設置獎項,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從而更好地投入到德育建設中來。因為學生是德育建設的主要對象,所以,建設項目都應該本著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來。
詳細說一下科技周這一項目,我認為科技周是針對學生進行的對學生能力提高最有效的項目,學校可以爭取將這一項目做大,為了激發學生興趣,以校級為單位進行獎項設置,頂尖的人才學校可重點培養,爭取在更大的比賽中進行建設。對于大眾來講,可以安排一些比較專業的教師進行評判,學生的想法應該得到充分的表達,這種做法不僅活躍了整個學校的創新氛圍,而且對于學生全面發展有著更大的幫助。
三、開設心理咨詢室,開展心理班會
青春期的學生叛逆心理比較明顯,這一階段的成長,學生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學校,所以,對于學生的心理引導是學校德育工作建設的重中之重,在正確的做事之前要先學會做人。由于青春期的年齡特點,學生改變也是最明顯的,如果這一階段能將學生的道德素質培養出一個高度,那學生日后的發展也將更上一層樓。
學校應該定期開展心理班會,以班級為單位,或者是兩個班級為單位,心理班會的主題、內容、形式都應該計劃好,在經班主任審核之后進行開展,每個學生都可以以個人或者全班進行演出,心理班會不同于心理咨詢,主要是以娛樂為主,學生要根據班會主題進行準備,多方搜集貼合主題的資料,為學生了解心理方面的事例提供契機。另外,學校應該開設心理咨詢室,每周開展一節心理課,對學生進行心理引導,預防和及時發現青春期的學生在學習、生活方面的問題,并及時解決。
中學德育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項目,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學校在這方面要注意以學生為主體,加強教師的道德素質發展,以此普及到學生,定期開展教職工的德育工作報告會議,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德育工作的改革以及確定后期的發展計劃。